價值鏈企業財務戰略論文

時間:2022-12-11 03:04:53

導語:價值鏈企業財務戰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價值鏈企業財務戰略論文

一、前言

企業財務戰略是企業總體發展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根據外部環境和總體戰略,對企業財務活動中長期目標和方向作出的系統描述。財務戰略是實現企業總體戰略的關鍵因素。進入21世紀以來,企業競爭日趨激烈,兼并、重組、收購等并購現象頻繁出現,企業的競爭更多表現為戰略層面的競爭,價值鏈理論作為企業戰略管理中的重要工具,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企業戰略制定過程中,正是這個原因,從屬于企業戰略的財務戰略也應從價值鏈管理角度進行重新分析和設計,構建基于價值鏈管理模式下的企業財務戰略,以適應企業總體戰略要求。

二、企業戰略、財務戰略和價值鏈理論三者關系研究

企業戰略是企業管理者為實現長期競爭優勢,在對外部環境綜合調研的基礎上,對企業中長期目標和方向作出的系統描述。它是企業各種職能部門戰略的統稱,涉及營銷部門、財務部門、技術開發部門、人才資源部門等。財務戰略是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企業財務部門根據總體戰略制訂,主要包括資金的來源與運用、企業并購和企業利潤分配等方面內容。價值鏈理論是美國學者波特于1985年提出,它的主要思想是:企業通過一系列運營行為實現企業價值的增值,這些企業運營行為分為基礎企業運營行為和輔助企業運營行為兩類,基礎企業運營行為包括輸入物流、生產作業、輸出物流、市場營銷和服務等,輔助企業運營行為包括基礎設施、人力資源、技術和采購等。波特的價值鏈理論被人稱為傳統價值鏈,后來有學者對其理論進行了創新和發展,形成了虛擬價值鏈、價值網理論、全球價值鏈、附加價值鏈、知識價值鏈等理論。虛擬價值鏈把信息引入傳統價值鏈理論中,是實物價值鏈以信息的形式反映在虛擬的信息世界所形成的信息價值鏈,虛擬價值鏈主要研究企業信息資源的增值活動,它是實物價值鏈的信息化反映。虛擬價值鏈理論更加注重顧客價值的創造,提高了企業競爭內涵,符合信息經濟時代企業的發展需要。價值網理論是把互聯網引入到價值鏈理論中,它是由顧客、供貨商、協作企業和它們之間的信息流構成的動態網絡。價值網理論突破了傳統價值鏈的范疇,它借助互聯網等工具,根據顧客需求觸發形成一個由各個協作企業組成的虛擬網絡體系。傳統價值鏈、虛擬價值鏈和價值網理論構成了全面系統的價值鏈理論體系,它的發展對企業戰略、財務戰略研究提供了新的理念和分析工具。

三、價值鏈管理模式下的企業財務戰略的內涵

傳統的企業財務戰略,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根據內外部環境分析和企業總體戰略部署,對企業所有財務活動進行的系統性謀劃。傳統財務戰略的特點是以資金運作為目標,關注企業個體的利潤高低,其出發點是自身企業的資產報酬率最大化,沒有考慮到整個企業價值鏈的價值增值,在這種企業個體利益至上的導向下,企業價值鏈關聯企業群的總價值不可能增加,也就無法保證單個企業的長期盈利和長期價值增值。價值鏈管理模式下的企業財務戰略,以企業整體價值鏈的價值創造和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制定對價值鏈企業群具有整體性、長期性、系統性影響的財務綱領、原則和計劃。這就要求企業必須重視整體價值鏈,以價值鏈企業群的價值管理為核心,認真分析價值鏈上所有關聯企業的價值創造活動,努力構建一條聯接供應商到顧客的物流鏈、信息鏈和資金鏈,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合理規劃和統籌實施,實現整個價值鏈企業群的價值增值。價值鏈管理模式下的財務戰略是一種以價值鏈企業群價值創造為目標的財務戰略,其關注的重點是整個價值鏈關聯企業的價值創造,不是單個企業的利潤率最大化,只有在這種戰略思想指導下,企業才能實現長期盈利和長期價值增值,實現最終的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

四、價值鏈管理模式下的企業財務戰略目標分析

企業財務戰略是為企業總體戰略服務的,財務戰略目標是企業總體戰略目標在財務職能部門的體現,它確定了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指導思想,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行動大綱。同時,財務戰略目標是企業總體戰略目標的一部分,它是企業進行財務活動所要達到的根本目的,也是企業經營目標在財務上的集中和概括。企業財務戰略目標具有穩定性、可操作性和層次性的特征,企業應根據外部環境和自身資源的SWOT分析,合理制定企業財務戰略目標。傳統的企業財務戰略目標主要有四類:企業長期盈利目標、企業長期NPV目標、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目標和企業EVA最大化目標,其中EVA最大化目標得到廣泛認可。進入21世紀以來,價值創造、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逐漸被企業管理者所接受,財務戰略目標的選擇應當以價值鏈理論為基礎,分析整個企業價值鏈體系中的增值環節和增值因素,設計衡量企業價值增值效率的評價體系和具體指標。從長期看,在整個價值鏈企業群價值體系中,單個企業的價值最大化必須通過整個價值鏈企業群價值增值來實現,在現代競爭環境中,沒有企業能夠獨自生存和長期盈利,而在整個價值鏈企業群價值體系中,最核心的是顧客價值,為顧客創造價值是整個價值鏈企業群生存的根本。現代營銷理論認為,為顧客創造價值是通過增加顧客讓渡價值來實現的,顧客讓渡價值是指企業轉移的、顧客感受得到的實際價值,它表現為顧客購買總價值與顧客購買總成本之間的差額。因此,價值鏈管理模式下的企業財務戰略目標應該是在顧客讓渡價值增值前提下的企業價值最大化。

五、價值鏈管理模式下的企業財務戰略分析與選擇

企業財務戰略的內容主要包括籌資戰略、投資戰略、收益分配戰略和并購戰略,企業價值鏈分析的方法有縱向價值鏈分析、橫向價值鏈分析和內部價值鏈分析,如果用這三種價值鏈分析方法對企業財務戰略的四個部分進行研究,情況比較復雜,文章重點選取縱向價值鏈下和橫向價值鏈下的并購戰略、內部價值鏈下的財務戰略進行分析。

(一)縱向價值鏈下的企業并購戰略

縱向價值鏈是指企業從最早的物料采購到最終渠道商銷售產品之間的價值變化環節所構成的連鎖鏈條。企業主要通過調整分配企業與上游供應商、下游營銷商的利益關系來優化整體價值鏈。主要的戰略是縱向并購,分為下游并購和上游并購,下游并購是將企業經營范圍向價值鏈的下游延伸,企業通過并購部分零售企業,也可以控股和參股其渠道終端系統,實現自產自銷,這通常是制造商企業采用的戰略;上游并購是將企業經營范圍向價值鏈的上游延伸,企業通過并購部分原材料供應商,或者控股和參股部分供應商企業,保障原材料的穩定供應。通過縱向價值鏈的企業并購,能夠使企業完成供應、生產、銷售構成的整條價值鏈所需要素的合理匹配,切實提高生產效率和資產利用率,實現企業價值增值。中糧集團通過企業縱向價值鏈下的并購戰略,使企業成為一家全球布局的國際化糧油企業,居中國食品工業百強之首。中糧集團是由計劃經濟時代的中國糧食局改制而成,剛成立時集團業務只有糧油食品的生產加工和貿易,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中糧沿著企業價值鏈的上游、下游拓展業務范圍,業務逐漸發展到種植養殖、交通物流、原材料生產、生物質能源、品牌食品生產、酒類生產、商業地產開發、百貨超市等領域,通過價值鏈上游、下游并購戰略,完成了價值鏈各個環節資源的科學分配,打造了中糧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全產業鏈是指以消費者為導向,從產業鏈源頭做起,包括種植與采購、貿易(物流)、食品原料(飼料原料)及生化、養殖與屠宰、食品加工、分銷(物流)、品牌推廣、食品銷售等多個環節構成的完整的產業鏈系統。中糧同時深化“全產業鏈”商業模式的內涵成長,一方面加強對種植養殖源頭、倉儲物流、加工、“出口”端的構建;一方面加強對各個鏈條與環節的管理與創新,產業布局更加完善,產業鏈協同與匹配度不斷提高,產業效率明顯提升。為實現企業的全產業鏈戰略,中糧集團采用縱向價值鏈下并購戰略,先后并購的企業有:中國土畜、新疆屯河、豐原生化、五谷道場、蒙牛乳業、萬威客等。2012年中糧集團總資產2668億元,實現利潤總額72億元,納稅總額95億元,成功晉級世界500強企業,擁有中糧包裝、中糧地產、中糧生化、蒙牛乳業等7家上市公司。1.縱向價值鏈下的企業并購戰略實施步驟第一步,確定和剖析企業所在行業的縱向價值鏈,分析價值鏈上的每個環節和節點企業,擬定可供選擇方案;第二步,計算整條縱向價值鏈的各環節應分攤成本和資產,包括兩部分,一是縱向價值鏈環節中企業自身所占的部分,二是縱向價值鏈環節中企業自身以外環節的部分;第三步,估計和確定縱向價值鏈中各環節的中間產品轉移價格;第四步,計算出縱向價值鏈上每個環節的資產回報率和價值增長率;第五步,根據前面的計算結果,結合非財務信息做出并購決策,一般情況下,選擇資產回報率和價值增長率高的環節或企業。2.縱向價值鏈下的企業并購戰略適用范圍縱向價值鏈下的下游并購戰略,適用以下條件:企業現有經銷商的利潤較高而企業銷售成本過高;企業可利用的高質量經銷商數量有限或現有銷售商不可靠,不能滿足企業銷售需要;企業具備掌控銷售渠道所需要的人力資源和資金。縱向價值鏈下的上游并購戰略,適用以下條件:企業現有供應商的利潤較高而企業供貨成本過高;企業供應商數量少而需方競爭者數量多;企業生產規模迅速擴張,對原材料需求將不斷加強;企業現有供應商不可靠,價格不穩定,不能滿足企業長期生產需要。3.縱向價值鏈下的企業并購戰略優勢(1)降低企業的成本、交易費用。縱向價值鏈下的并購戰略擴大了企業成本下降空間,特別是銷售和原材料環節的成本降低。交易費用是企業正常經營過程發生的必不可少的成本支出,主要體現在產品招商、價格談判、合同簽訂、合同執行等環節,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交易費用占企業收入的比例越來越高,很多企業深受困擾。由于縱向價值鏈的并購戰略打通了企業供、產、銷環節,大大降低了企業中間產品交易次數,減少了相關交易費用。2012年,中糧集團消費品業務的資產、營收、利潤總額在糧油食品業務中的占比分別達33.0%、33.9%、42.0%,其中,利潤占比同比提升了13.1個百分點。(2)為企業提供一個較穩定的經營環境,保障企業正常的生產和銷售。縱向價值鏈下的并購戰略使企業掌控了價值鏈的上游、下游環節,特別是全價值鏈環節的貫通,能夠使企業實現自供、自產、自銷,大大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縱向價值鏈下的并購戰略打造的全產業鏈使中糧集團成為中國食品工業百強之首。(3)在技術經濟方面可以節約成本。通過縱向價值鏈下的并購戰略,企業可以達到規模效應,同時,在企業所處行業形成價值鏈環節全貫通,可以大大節約技術成本,形成技術上的經濟性。2012年,中糧集團進口農產品1,548萬噸,綜合市場份額達19%,居國內首位;國內糧食貿易流通總量超過1,800萬噸,占我國糧食跨省流通量的30%以上;糧油商品年經營量穩定在2,000萬噸以上,占全國流通總量的8%左右。

(二)橫向價值鏈下的企業并購戰略

橫向價值鏈是從橫向角度分析企業,每個企業都有屬于自己的一條縱向價值鏈,這些縱向價值鏈互相平行,這些平行縱向價值鏈中處于同一水平層次的不同企業之間所構成的鏈條就是橫向價值鏈。橫向價值鏈的企業都是處于縱向價值鏈的同一水平層次,也就是同一價值鏈環節,比如:原材料環節、生產環節、銷售終端環節等,橫向價值鏈的企業都是業務類型相同的企業,也是競爭程度最高的企業,每個企業都有相對的差異化優勢,有的企業盈利高,有的企業盈利低。通過橫向并購戰略,企業可以取長補短,實現協同效應,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1.橫向價值鏈下的企業并購戰略方向選擇

根據企業在價值鏈中所處位置的層次不同,橫向價值鏈下的企業并購對象可考慮以下不同價值鏈層次的企業群,分別是:產品層面可協同的企業群、技術開發層面可協同的企業群、采購層面可協同的企業群、銷售層面可協同的企業群、服務層面可協同的企業群。

2.橫向價值鏈下的企業并購戰略優勢分析

橫向價值鏈下的企業并購戰略能夠使企業發揮經營管理上的協同效應,主要體現在效率的改進上,表現為管理協同效應和營運協同效應的提高。具體表現為:通過并購同等地位的競爭對手,能夠獲得現成的生產線,迅速擴大企業產能,提高市場份額,增強企業競爭力;加大企業生產規模,提高行業集中度,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基于內部價值鏈分析的企業財務戰略

企業內部價值鏈是企業內部為顧客創造價值的主要活動及相關支持活動。企業的內部價值鏈分析包括基礎企業運營行為分析和輔助企業運營行為分析。內部價值鏈分析從原材料采購開始,結束于消費者購買產品—顧客價值的實現,目標是找出最關鍵的價值鏈環節,通過產品生產各環節成本分析及企業與競爭對手的成本差異分析,識別增值與非增值的環節和作業,探索降低成本、提高增值作業效率的途徑。內部價值鏈分析涉及計劃、領導、組織和控制各個方面,基于內部價值鏈分析的企業財務戰略是指企業為了提高核心競爭力,采取內部價值鏈分析的方法和思路,合理布局本企業的財務資源和財務能力的策略。主要包括:

1.基于內部價值鏈分析的籌資戰略

籌資戰略主要解決企業資金來源問題,是企業在內外環境分析基礎上,對企業整體運營所需資金的統籌和規劃。企業籌集資金時要考慮做到資金成本低、資金來源穩定、資金容易獲得。在內部價值鏈分析方法下,企業應在籌資上實施資本結構優化戰略,分析內部價值鏈各環節對整體的依存度,然后確定融資戰略。

2.基于內部價值鏈分析的投資戰略

投資戰略主要解決企業資金投向問題,是對企業資金投放和相關投資活動的系統籌劃。企業投資項目時要做到:項目選擇相對集中,投資規模適度,投資進度與外部環境變化相適應,投資項目具有協同效應。在內部價值鏈分析方法下,企業應實施價值增值投資戰略,通過剖析整體價值鏈,識別出關鍵環節和價值增值大的環節,然后進行重點投資。

3.基于內部價值鏈分析的收益分配戰略

收益分配戰略主要解決企業收益在其利益相關者之間分配的問題。在內部價值鏈分析方法下,應認真剖析各環節、要素對價值鏈價值增值的貢獻,貢獻大者多分配,實施基于經濟增加值(EVA)的股票期權分配戰略。

作者:郭銳單位:齊魯師范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