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改革若干問題探討
時間:2022-12-03 10:06:45
導語:個人所得稅改革若干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個人所得稅是指個人在全年取得的各項應納稅所得征收的稅,其目的是調節貧困差距,實現稅負公平。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實踐,從年起,我國開始施行新個人所得稅,其較之前的個人所得稅而言更全面、謹慎,且更加貼近群眾的切身利益。但個人所得稅改革后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就目前新個人所得稅現狀進行了分析、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以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減免優惠;稅制改革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開始征收個人所得稅已有40余年,隨著經濟的增長,個稅起征點從800元到現在的00元人民幣,并且經過多次改革,個稅日益增長,相應的配套措施也得到了完善。最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是在8年8月審議通過,并于次年1月開始實施。這次修改也是從根本上進行了改革,向低收入者靠近,在調整了起征點的同時,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讓不少低收入的工薪階層減少了一定的賦稅壓力,提升了個人實際收入,縮小了社會的貧困差距,讓人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幸福指數也隨之提升。但是,在修改后增加了實施的難度,并且長期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未得到妥善地解決。
一、新個人所得稅的現狀
1.居民對于納稅的意識還較為薄弱,不利于有關部門工作的開展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收入來源也跟著提升,但由于目前個稅的申報方式大多是以代繳的形式進行,人們和稅務機關接觸的時間較少,導致對納稅并沒有特別深刻的認識,也沒有自覺納稅的意識,因此有部分人員在多處取得收入,且有可能是來源于不同地區,居民對于這部分收入并未及時的納稅,導致漏稅現象的出現。再則由于信息化共享在我國還不夠完善,信息跨地區傳遞存在著信息差,導致稅務機關在信息獲取及個稅征管上還有待提高,另外,由于稅務機關工作較為繁雜,稅收信息難以進行驗證,導致征管漏洞的增大,這就需要加強企業之間的監管,增加與工商、社會保障等部門之間的溝通,以縮小不對稱的信息差,保障個稅能夠更好地執行,從而起到其調解收入分配的作用[1]。2.新個人所得稅的修改更多是考慮社會、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納稅的整體情況,而忽視了部分創業、再就業人員我國大力倡導全民創業,并鼓勵畢業生及下崗人員進行創業或再就業,以緩解當下的就業壓力,但在政策上卻沒有給予合理的調整及支持,使得這部分人的積極性不高。并且就當前調整的征稅點來說,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納稅人的壓力,使得納稅金額減少,但就經濟發展的大趨勢而言,00元作為征稅點依舊沒能達到納稅人內心的標準,使得收入差距、社會公平并未真正體現出來,對于個稅的減免政策來說,涵蓋的范圍還有待調整。3.專項附加扣除的標準還有待調整,并且在這些扣除項中還存在著舉證難現象8年第七次修改的新個人所得稅中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其中涵蓋了醫療、住房、養老、教育等問題,讓居民享受到了一定的福利,但附加扣除項目也是日常生活中給大部分人群帶去壓力的主要部分,對此,新個稅的減稅力度還有待提高。當然,專項扣除還存在著其他問題,如:地區之間發展情況、不同家庭與地區之間的差異問題等,地區收入不同,但扣除標準相同是否合理,并且不同家庭結構、消費支出等差異,產生一系列的問題是否能夠針對性地調整專項扣除標準等。除此之外,目前個稅是通過代繳、個人線上申報,根據納稅人自身家庭情況進行填報,并要求其對信息的準確性負責,但對于項目的扣除問題卻存在著舉證難的現象。例如:在家庭子女教育問題上,夫妻雙方在分配上的比例問題該如何界定,多子女贍養父母的分配問題,每個家庭中會存在著收入差異,有的收入低,未達到起征點,有的收入高并超過了起征點的,通過運用政策指定分攤享受了政策優惠,這類現象是普遍存在的,讓不少人打著法律的擦邊球享受著福利。
二、解決個人所得稅存在問題的對策
1.增強居民納稅意識,逐步完善現有制度及信息化征管機制,有序開展稅務機關工作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以年為單位,通過公司代繳代扣為主要方式,個人自主申報為輔進行開展,隨著互聯網的快速普及,自主申報人數在逐年增加,但由于多樣化的資本投入,貧富差距也逐年明顯,對此完善現有的納稅體系,提升居民的納稅意識,成了當下最主要的任務之一,因此,我國可以通過借鑒他國先進的管理制度來促進我國稅務制度的發展。例如。我們可以借鑒馬來西亞稅務制度中的匯算清繳制度,這不僅可以解決稅收規避的問題,還能夠實現納稅收入的平衡、稅負平衡問題[2]。當然,還可以針對信息差問題,建立第三方信息提供的稅收機制。一方面可以避免居民從多處取得收入未及時進行納稅的情況;另一方面讓征稅管理機構能夠透明化,讓居民能夠更多地接觸到納稅方面的知識,從而提升居民納稅的意識及主動納稅的覺悟。為了完善征稅信息系統,可以將其與信用體系掛鉤。征管信息是為了加強個人所得稅的信息收集和管理,并促進各相關部門之間的溝通及資源共享,提升信息處理分析的效率。為了更好地約束納稅人完善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可以加強稅務機關同公安部門、銀行等進行資源共享,以獲取更完善的財務信息及信用信息,使得稅收能夠更好地執行,讓稅務工作能夠順利地開展。2.調整國家相應政策,處理好目前人口老齡化問題與個稅之間的問題根據世界各地征稅的經驗可以看出,當優惠政策減少時,在稅收管理方面就會趨于簡單化,并且更加的方便,因此我國可以在稅收方面減少一定的優惠政策,針對免稅、減稅方面可以一視同仁,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管理成本,同時也可以讓偷稅漏稅方面得到改善,特別是對于外籍人員而言,取得的補貼、紅利實行免稅,這對于我國居民來說缺失公平[3]。另外,我國面臨著人口老年化問題,這是不可逆現象,對此,在該問題的高峰期來臨前,我們需要根據社會未來發展的趨勢進行個稅調整,針對該問題提出的延遲退休年齡是單方面影響個稅,能讓勞動力下降對于稅收的增長呈消減作用,但為了更好促進兩者之間的關系,就需要迎合老年化的發展趨勢不斷地調整個稅政策。當然,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執行離不開稅務機關的宣傳工作,為了個稅工作能夠更好地進行,稅務機關應該通過靈活的方式將稅法深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通過短視頻、進社區、進課堂、發表趣文等,讓稅法從小抓起,讓全民了解稅法,從而讓大家能夠樹立主動納稅的意識。除了宣傳工作外,稅務機關還需要加強自身監督及大眾監管,通過大數據進行信息收集、整理,讓漏稅現象逐漸減少,從而調解貧富之間的差距。3.根據國內實際情況逐步增加專項附加扣除,并且按照地區經濟進行分別劃定起征點,調整區域之間的差異性目前,個人所得稅主要是工資、獎金等綜合所得,但對于另一部分靠房屋租賃、股息等為主要收益來源的人群來說,個人所得并沒有得到合理劃分,因此,他們可以打稅法的擦邊球。并且我國居民家庭存在著差異性,例如,子女教育費用的扣除每年的標準為1.2萬,針對獨生子女家庭來說相對較好,但是目前國家鼓勵二胎,部分家庭有兩個子女,但是抵扣費用不變,無形中還是給予這些家庭一定的壓力,因此建議在抵扣費用時,能適當根據家庭孩子的數量及年齡進行考慮,擴大抵扣的范圍,減少納稅人的經濟壓力。當然,我國國土面積較大,每個地區的經濟狀況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例如,北上廣深的人均收入和消費大多比西南地區的高,且壓力也較大,個稅實行“一刀砍”,實行同樣的起征點,對于經濟發達地區的人員來說,當地的消費水平也較高,可能當地日常基本開銷都超過了00這個數字,給當地的居民帶去了巨大的賦稅壓力。因此,在起征點、抵扣標準等應該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及近幾年的經濟情況進行劃分,杜絕“一刀砍”的現象,適當地調整地區之間的差異。
三、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民綜合素質和收入大幅度提升,推動了個人所得稅制度的不斷完善。互聯網及大數據的快速發展,使信息的收集更加容易,同時也使個稅得到發展,個稅制度的完善可以減少大部分居民的生活壓力,并讓稅收逐漸走入大眾的生活。當然,在居民享受到國家政策帶來的實惠時,也需要將稅法進行普及,讓納稅人能夠更加了解稅法,并擁有自覺遵守稅法的意識,從而促進稅法的執行,使社會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
參考文獻
[1]鄧春艷.對個人所得稅新政策的思考[J].納稅,1,15(6):-14.
[2]肖俊斌,孟雅楓.深化個人所得稅制度改革探討[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35(1):117-120.
[3]胡紹雨.現階段我國稅費制度改革的難點及對策探討[J].財會研究,1(1):22-31.
作者:竺燕妃 單位:浙江嵊州剡穗稅務師事務所
- 上一篇:城市軌道交通建筑物安全施工技術研究
- 下一篇:房建工程預算與成本控制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