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肥公司財務報表分析

時間:2022-07-21 10:13:06

導語:復合肥公司財務報表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復合肥公司財務報表分析

一、史丹利公司概況

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總部設在山東臨沭,是一家專業從事復合肥生產及銷售、糧食收儲等業務的公司,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高塔復合肥生產基地。史丹利公司于2011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002588),年生產能力達520萬噸。近幾年來,公司發展迅速,2015年,公司總資產達到63億元,實現年收入70.4億元,同比增長24.6%。2017年,公司獲國家技術發明獎。目前,公司已在全國范圍內建有10大生產基地,建立了以縣級為單位的2000多個銷售服務網點,實現了全國產供銷一體的總體布局。史丹利公司目前實行直線職能管理制,設立了供應、生產、營銷、物流、財務五大中心,公司為集中權力,對母子公司實行統一管理、監督和指導。本文對史丹利公司2011—2015年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對公司的發展提出建議。

二、財務報表綜合分析

史丹利公司的主要財務數據如表1所示。(一)資產負債變化情況分析。2011—2015年的數據顯示,史丹利公司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資產規模呈不斷上升趨勢,年平均增速達到45%左右,公司存在輕資產的特征,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平均達到65%以上,存貨占流動資產的比重維持在30%左右,預付賬款占流動資產平均達到14%,這與行業特點有關。復合肥行業對原材料的依賴性導致了史丹利公司存貨和預付賬款的比重較大。2011—2014年間,公司的貨幣資金平均占比達到35%以上,存在大量的貨幣資金,這是由于公司于2011年上市,獲得了大量的資金,并且放慢了投資。近幾年來公司發展速度較為緩慢,資金利用率降低。2015年貨幣資金占比降低至13%,這與公司擴建生產基地有關。公司的流動負債在2013年占總負債的80%,其余四年平均達到91%,這與公司的采購等制度有關。(二)利潤表結構分析。由下頁表2可以看出,由于行業的特點,復合肥公司的營業成本占營業總收入的比重都比較穩定。史丹利公司的營業成本由2011年的86.95%逐年下降到78.29%,這是由于公司采取了集中采購政策,同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得到提高,降低了原材料的成本,并且公司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10大生產基地,整體上降低了運輸成本,在這個差異化很小的行業,使得公司的產品價格競爭力增強,形成了價格優勢。公司在銷售費用上的投入較大,銷售費用2011—2013年不斷增長,由于公司為了提高知名度,擴大市場占有率,長期在電視等媒體上進行廣告宣傳,導致其銷售費用一路升高。另外,管理費用也在不斷增長,2015年公司的管理費用占營業收入達到5.67%,由于生產基地數量的不斷增加,一體化經營的模式導致了管理費用的上升。而在財務費用上,公司采取了OPM戰略,利息收入較多,近5年的財務費用一直為負數。2011—2015年公司的凈利潤一直在不斷增長,2015年環比增長26%,增長速度較快,說明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三)現金流量分析。從圖1可以看出,2011—2012年,公司的現金流量出現大幅上升,2013年下降了54%,2015年又下降了77%,說明公司的現金流量不穩定,公司需要加強對現金流的管控,防止出現重大問題導致資金鏈斷裂,影響公司的正常發展。

三、史丹利公司主要財務指標分析

(一)償債能力分析。如表3所示。1.長期償債能力分析。長期償債能力由資產負債率體現,負債占比越高,表明長期償債能力越低。由于權益資本的增加,2011—2015年間,史丹利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呈下降趨勢,由2011年的42%下降到2015年的39%,說明公司的長期償債能力有所提升。2.短期償債能力分析。史丹利公司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除在2013年上升外,整體呈下降趨勢,2015年流動比率降為1.52、速動比率降為0.77。一般情況下,公司的流動比率保持在2左右屬于正常水平,速動比率為1較為合理,說明史丹利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變差。2011—2014年公司的現金比率比較穩定,保持在1左右,而2015年急劇下降到了0.36,說明公司的現金減少,公司應加快資金的回收速度,防止發生壞賬,以保持資金的充足。(二)盈利能力分析。如圖2所示,由于近幾年來農業的迅速發展,對復合肥的需求增加,史丹利公司近幾年的銷售收入不斷上漲,同時銷售凈利率由2011年的5.37%上漲到了2015年的8.83%。公司統一負責原材料的采購和管理,通過與供應商之間的戰略合作來保障原材料供應及時充足,同時降低了原材料的價格。此外公司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基地生產,降低了運輸成本,加強了價格的競爭力。公司總資產凈利率由6.99%上升到9.85%,權益凈利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說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自上市以來不斷提高,2015年公司的營業收入為70.4億元,同比增長25%。但銷售凈利率平均僅為7.23%,說明行業競爭壓力較大,公司應繼續通過技術創新,生產新型復合肥產品,以增強產品的差異化程度。(三)營運能力分析。如下頁表4所示,從史丹利公司2011—2015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來看,變化起伏較大,2013年為112464次,而2015年跳水式下降到17.24次,2015年應收賬款跳躍式增長到40830萬元,公司的收賬模式發生變化。公司不能為了銷售收入的增長,無限度地放松對應收賬款的管理,收回資金速度變慢,不利于資金的有效使用。2015年公司的貨幣資金環比下降52%,說明公司的壞賬風險變大,應改變銷售收賬模式,及時收回貨款。2011—2013年間,公司的存貨周轉率逐年提升,說明公司加強了存貨管理,提高了使用效率。2013—2015年間略有下降,說明公司存貨使用效率降低,應增強公司的銷售能力,結合公司的生產效能,適時生產。公司的流動資產周轉率除2014年略有下降外,整體呈上升趨勢,原因是2014年流動資產環比增長了26%,而收入增長了10%。公司的固定資產周轉率2011—2015年連續下降,說明公司為發展業務,不斷增加固定資產,收入增長相對遲緩,固定資產利用率較低。公司應盡快做出調整,合理安排,增強生產力和銷售力,擴大市場份額。公司的總資產周轉率5年間略有下降,整體較為穩定,主要是由總資產上升引起的。

四、綜合評價及展望

通過上述對史丹利公司財務報表的綜合分析發現,公司的整體規模和影響力在不斷擴大,公司采取了成本領先戰略,集中采購策略和全國范圍內的基地生產使得其營業成本較同行業較低。償債能力方面,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逐年下降,相對其他行業來說,公司的長期償債能力較強,而短期償債能力由于流動資產的增長較慢而逐年降低,公司應增強對流動資產的有效控制,增強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公司的盈利能力在逐年提高,由于公司擁有集中采購的優勢,并且有自己的生產基地,營業成本繼續降低,實現了規模效應,獲得了價格優勢。營運能力方面,主要體現在公司的管理費用偏高,資金管理能力較差,凈經營現金流量不穩定,營運能力較弱,公司為提高銷售收入,放寬了信用水平,公司的應收賬款迅速增加,應對收賬政策進行及時把控,減少壞賬損失的發生,提高應收賬款周轉率。由于復合肥行業進入門檻低,生產技術較為成熟,進入者的威脅較大,要保持行業領先應具有很大的競爭力。由于史丹利公司目前的主營業務仍以復合肥為主,很難開拓更多空間,再加上公司資金充足,應引進專業技術人才,通過開發創新,生產出具有優勢的差異化產品,同時增強公司的銷售能力,以提高銷售收入和利潤,提高各生產基地的管理水平,運用低成本戰略,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擴大市場份額。

作者:鄭曉 單位:青島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熊靜靜.貴州茅臺何去何從———基于2009—2013年財務報表的分析[J].財會通訊,2016,(11).

[2]趙丹丹.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財務報表分析[J].商業會計,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