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影響與對策
時間:2022-02-13 10:13:24
導語: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影響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財務內容報告在我國已經上市的一些企業,一直是財務從事者們眾多引人關注的課題之一,也被投資市場和資本界視為焦點。報告內容沒有較強說服力、對使用者的幫助不大、報告程序不先進以及其他某些問題還是在我國已經上市的企業財務報告中存在著,諸如此類的問題在某些范圍內已經影響了投資和資本環境的正常運行。本文在對我們國家已經上市的一些企業在財務披露方面有的某些問題以及其造成的惡劣影響進行了討論和分析,并建設性地提出相應的建議和對策,從而使得上市企業,檢查單位設立和健全財務審查制度,增強財務內容報告的良好性,才能更好地體現出報告內容在投資市場的重要性。
關鍵詞: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對策
一、披露財務內容時出現的問題
(一)信息披露主體存在的問題。日益嚴重的財務報告內容的不真實的情況,根本不能讓使用者信服。從根本上來講,我國針對披露財務信息已經制訂了相應的法律、法規。這些法律和法規都有著很好的約束力,并且都有要求上市單位在財務報告中做到真實可靠。但是目前我們國家已經上市的一些企業財務報告披露的內容的真實性依舊有問題,并且對使用者做出的判斷產生干擾,并且導致證券公司的不正常的運營問題,其大概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首先,在會計法規的使用方面沒有做到準確和嚴謹。企業為了滿足自身的利益,就在財務報告中披露不真實的銷售成績,欺騙公司的投資人,從而使他們加大投資。其次,公司為了能夠大幅度地在運營費用方面減少支出:一是對于待攤費用的處理不及時,二是目前重復地使用我國上市公司非常常見的某些有關系的交易來提高運營水平。很多上市企業利用這些手段在短時間內使運營水準迅速增強。(二)監管以及審計信息披露時出現的問題。證券行業在我國較發達國家相比有些差距,在監管方面也是缺乏連貫性。很多相關部門都應該對當前我國的財務信息披露問題引起足夠重視。上市公司應當保證所披露的信息的準確性,把財務信息披露當作一種自己的責任。并且財政門、工商管理部門、政府部門等都對上市公司進行簡單的實監督、監管財務信息披露問題。有關監督部門對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披露監管力度不足。我國目前出臺的法規并不能有效地監管上市公司披露信息,針對上市公司的監管體制不夠完善,受法律制約不嚴重。一些導致信息披露制度之間相互影響,缺乏統一性,從而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牽制和監督的力度還不夠的問題包括產生、執行和管理政策還不統一,政府監管的相關機構不能統一發揮作用。有關法律法規和制度不完善。財務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雖然存在對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進行制約的相關法規,然時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是目前,在我國的相關政府部門對披露財務信息時的一些問題的協調,劃分權責不明確,監督力度不夠、不具有監管能力。而且,直接引起會計信息的披露問題可能是我國不完善的會計制度,也造成某些上市公司利用會計準則中存在的一定的空間進行非法利潤操控,來滿足他們的個人利益。目前,在我國存在執法監督上市公司披露財務信息不嚴格,對不合規定的行為處理力度不足以起到懲罰的效果等問題。所以有關部門有必要對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進行健全和完善,防止上市企業財務報告披露的內容不具有真實性和完整性。
二、財務報告披露的內容的問題存在的影響
因為我國一些上市的企業在財務報告中披露的內容和公眾產品一樣都保持某種特點。所以,財務報告內容的優劣程度會使自己企業以及其他相關的人和企業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也間接地對別的一些上市企業和其共同利益者、證券交易都會具有一定的影響。以下是對這些問題存在影響的分析。(一)對決策者的正確判斷產生誤導。大多數證券交易行為根據證券產品的特殊性,把判斷依據定為交易主體掌握各種信息的程度。假若上市公司的虛假的財務信息,或者未能在當期披露完整的財務信息,便會給投資者造成錯誤的引導,造成了中小型投資者在投資時因信息錯誤產生錯誤的投資預期,進而擴大投資風險。但是那些能夠掌握準時可靠的內幕信息的人們就可以根據財務報告的時間差進行投資,從而可以取得理想的收入。這種情況對于那些沒有掌握內幕信息的人來說就是不平等的,并且還在某種意義上侵害了投資者的利益和權利。(二)對上市公司自身存在影響。我國的一些上市的企業為了企業自身的利益,在財務報告披露內容的時候人為作假,虛假信息,欺騙投資者,無視法紀法規,更甚者已經觸犯了法律。一旦被發現肯定會受到國家的嚴懲,而且企業的良好形象也會蕩然無存,這樣還會影響到公司在同行業的地位,在股票市場的價格會不增反減。如果上市公司違反情節非常嚴重的情況下,公司將會面臨的結果會不可估量,這樣會給公司帶來倒閉或重組的可能。(三)對金融領域的安全帶來影響。目前在我國的一些上市的企業中始終存在違規披露財務信息的行為,并且還處在相關的制度規則不完整和監管體系不全面的情況下,這樣的大環境造成了非法性行為例如內幕交易、不合理競爭等在金融市場中日益猖獗。這樣的行為一定會對國家的金融領域造成干擾,更甚者已經涉及安全問題。
三、解決財務報告披露內容存在的問題的建議和方法
(一)提高鞏固上市企業的內部控制。企業的內、外部環境與其內部控制聯系密切,外部環境對其起到了約束和規范的作用,而內部環境則是其內容與形式直接原因的差異。如何調和與化解權利主體之間的經濟利益矛盾取決于一個企業是否擁有合理的治理結構,而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組成元素正恰恰是公司的治理結構,它的內容不止于此,它同樣可以高效的控制監督企業的正常運作。由此可見內部控制的作用十分重要,通過合理的內部控制,可以加強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財務管理活動,使企業對外的財務信息更加真實可信,使一個企業更具生命力。同時,完善的產權制度可以保證正常的日常活動和其他市場的股東,不僅能提高財務信息報告的精度,保障股東獲得最大程度的經濟收益,而且更能加強投資者與企業之間形成的基于財務報告公布信息信賴關系。(二)完善財務報告的內容,做到披露內容完整。關于上市企業的財務報告披露內容不全面的這一方面,我們可以使用各種能夠增多財務報告披露內容相關的方法,在報告之前規定的披露內容以外還可以包含別的方面。(1)關于財務政策的信息。投資者應該獲取足夠多的信息從而可以從不同的決策中做出相應的判斷,一些信息包括管理人員之間的調整以及股份的持有、公司內部的調整等會在信息使用者做出判斷時發揮重要作用的信息都應披露。因此,我們可以感覺到對于投資者來說財務政策信息是非常關鍵的,是否能夠完整的披露財務政策信息對投資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2)管理當局討論分析書。管理當局討論分析書的內容關于解釋流動性,資本來源波動的可知信息,主要包括收入、費用等事項,并且關于大概會造成影響的關鍵的異常項目和不把握的事情。它能夠加大決策者關于公司財務信息、財務波動、運營狀況的了解,從而加強決策者預測的可能性。并且,它在某種程度上能夠保證風險投資市場的有序營運。(三)提高檢察強度和健全檢察體系。第一,為了適應當今的證券市場管理體制和國家規定上市公司應披露的有關財務信息的制度,需要做出適應性的轉變。一是從宏觀角度上,最高級的證券監管部門,制定統一的準則和行業標準,對證券市場進行監督管理;二是從微觀角度,證券交易所基于最高級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所指定的統一準則和行業標準,對上市公司進行具體的監督管理。第二,為了使外部利益群體不干擾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披露,應該由中國證監會的有關權力機關對上市公司出具的相關財務信息進行審計。;第三,證券監督管理部門應從法律層面上杜絕上市公司披露虛假信息的可能性,并定義哪些行為屬于違法行為,我們應該堅決杜絕違法行為,嚴格按照該行業已頒布的法律和法規進行監督和管理,加強執法力度。
參考文獻
[1]楊承靜.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J].經濟師,2013(3).
[2]劉暾.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財經界,2013(12).
[3]孫慰.關于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思考.[J].經濟論壇,2012(6).
[4]修新魯.我國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的問題及其改革措施探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3(16).
[5]黃杰.我國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現狀及對策.[J].時代金融,2014(5).
作者:李健 單位:哈爾濱商業大
- 上一篇:A公司財務人員流失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探討醫院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
精品范文
10上市公司盈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