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性擔保公司財務管理策略

時間:2022-10-25 03:23:12

導語:融資性擔保公司財務管理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融資性擔保公司財務管理策略

1融資擔保公司、經營范圍的相關概述

融資性擔保公司,即為遵循相關法律法規,負責經營融資性擔保業務的公司。融資性擔保,主要是指擔保人、銀行的債權約定,被擔保人不需履行債權責任,經擔保人對債權人責任負責。監管部門許可下,融資性擔保公司可承擔部分擔保業務/全保業務,涉及的內容包括:貿易融資、票據承兌、貸款,以及信用證和項目融資等擔保業務[2]。與此同時,還可承擔訴訟保全、建設工程貸款、履約責任、投標和付款如約償付等擔保業務。融資性擔保公司經營范圍比較廣泛,涉及業務較多,但是仍需要規范從事活動,禁止擔保公司直接發放貸款,在國家規定允許的范圍下,可以采取委托發放貸款的形式。目前,相關法律條款規定,委托發放貸款的額度不得超過凈資產的20%,而重慶市金融辦則規定,發放額度不得超過凈資產35%。此外,擔保公司在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的P2P時,必須向上級主管部門遞交報備審批手續,如果審批未通過,擔保公司應承擔相應的需要負法律責任。

2融資性擔保公司財務管理現狀研究

2.1財務監管問題。融資性擔保公司,特別為商業性質的擔保公司中存在非法經營活動、不合理經營的行為。主要表現:(1)部分融資性擔保公司為謀取自身利益,在沒有相關經營許可證的條件下,實行短期資金融通、票據貼現、流動資金借款,以及對外投資等工作;(2)超比例發放委托貸款;(3)發放存單質押擔保貸款,存單質押貸款實質是委托貸款;(4)未經過許可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5)日常發放貸款超比例,但在年終或上級檢查時突擊減額,以滿足監管要求。這些業務活動均需在持有經營許可證的條件下才可進行,因此會對融資性擔保公司財務管理工作,構成嚴重的影響,這和財務預算監管機制不完善有直接的聯系,會使融資性擔保公司處于危機中。2.2專業型財務管理人才問題。融資性擔事業在2011-2016年的發展形勢較好,到了2017-2018年,由于受到國內宏觀經濟下行的影響,其數量與規模也呈現出下滑趨勢。融資擔保公司對于財務管理人才的要求是必須掌握法律知識、金融知識、財務相關知識等。但是,結合實際情況來看,融資擔保單位并沒有正確看待財務管理工作,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較低,因此,也無法培養出專業復合型的財務管理人才。與此同時,融資性擔保公司沒有樹立財務風險意識、金融風險意識,不能吸引財務管理人才,沒有財務管理人才培養工作,這些因素均為財務管理人員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2.3被擔保企業信息審計問題。部分小型民營企業為籌集資金,會于融資性擔保公司尋求幫助。為取得融資性擔保公司的信任,獲得融資擔保的資格,企業方面會對會計信息數據進行修飾、篡改,進而發生擔保公司被騙保騙貸的情況,由于缺乏風險防范意識[3]。因此,會提高融資性擔保公司的財務風險。

3融資性擔保公司財務管理的改進對策探析

3.1外部監督的改進對策。融資性擔保公司借助財務管理監督外部的作用,如:銀行、地方監管部門,可提高擔保公司財務管理工作的整體效率。銀行可避免擔保公司、擔保業務不相關的資金往來,從根本上加強擔保公司資金運行監督、管理,所以不會發生擔保公司違規套取銀行信貸的問題。進行地方監管能發揮出地方財政部門的作用,對擔保公司營運狀況、財務風險進行監督、管理。由此能夠看出,融資性擔保公司合理運用外部作用,利于規范內部財務管理工作,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整體效率。3.2高素質復合型財會人才的改進對策。近年來,融資性擔保公司對復合型財務管理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多,為構建一支財務管理人才隊伍,融資性擔保公司應有效的提高財務管理人才薪資待遇。然后,定期組織財務管理人員參與到業務流程培訓、法律支持培訓,以及金融知識培訓和業務技巧培訓等活動中,不斷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4]。此外,為保證培訓的效果,可以采取定期考核的方式,了解財會人員的學習情況,通過考核后方可上崗,從而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3.3融資性擔保公司成本控制的改進對策。成本管理的優、劣,會直接影響到擔保公司的經濟效益、權益。需要注意的是,融資性擔保公司處于危機中,為提高業務量和經濟效益,擔保公司方面應重視成本控制工作、成本管理工作,對企業戰略目標予以調整,以便做好風險防范工作,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融資性擔保公司,實行預算編制、預算分析、預算考核、預算實施等管理非常關鍵,將未授權批準成本費用項目廢除。針對違反會計的科目、財務監控管理等問題,需要予以相應的處方,禁止發生非法謀取利益的行為。建議制定完善的成本控制機制,對成本預算執行情況實行檢查、考核處理。嚴格控制擔保公司日常的資金開支,規定具體的開支標準、報銷審批標準,以此實現控制企業成本的目的。3.4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機制的改進對策。融資性擔保公司實行財務管理工作前,需根據企業自身情況,構建內部財務管理機制,如:財務管理機制、會計核算機制,以及內部控制機制等。然后,在實行內部財務管理期間,做好企業外部審計工作,嚴格控制企業財務風險,將財務風險控制在最小的范圍。企業資產質量、資本、受托業務及分支機構和委托業務等風險,均應進行嚴格控制。融資性擔保企業業務規模、資本規模保持統一,并制定可行的資本完善機制,以此加強擔保公司的風險防控能力。與此同時,為嚴格控制集中性風險,實行相關業務時需對擔保客戶、時間、區域、產業、單戶擔保額度等,加以限額管控[5]。同時,加大與銀行的溝通協作和溝通力度,盡量杜絕某些銀行對擔保客戶進行“一刀切”式的抽貸或提前還貸等。進行自有資金投資的過程,為保證公司資產、負債流動保持協調的狀態,需要在滿足相關要求條件下,對債務狀況加以全面評估。如果加大自用固定資產投資,應結合以往的成本項目,調整當前的賬目情況。3.5財務管理工作的改進對策。由于融資性擔保公司的行業風險性較大,因此,在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擔保公司方面需要正確看待財務管理工作實施的必要性,在財務管理機制條件下,認真落實各項工作,明確經營業務中財務管理工作內容、存在的風險、儲備資金等標準。擔保公司可儲備足夠的風險資金,旨在發生風險時采用風險資金處理,做好相關的風險防范工作,杜絕存入保證金的挪用現象發生,嚴格履行保證金的專戶管理,根據國家監管部門要求,足額計提各項準備金,將風險降到最低點。同時,擔保公司還應極大對流動資金的管理力度,在經濟指導下,實行結果分析、不良率預測等工作,保證擔保公司獲得貨幣資產、貨幣資金的支持。此外,融資性擔保公司需對資產予以集中管理。3.6評價指標的改進對策。融資性擔保公司應結合自身具體情況,對財務管理工作予以分析,準確掌握公司運營狀況[6]。制定合理的評價指標,主要對負債經營、資產負債、固定資產等加以評價。經營結果的評價指標包括:利潤、凈資產利潤、成本投入等。風險控制評價指標涉及投資風險、擔保支出、擔保放大倍數等。

4結束語

財務管理工作是融資性擔保公司經營和發展的重要一環,因此,應正視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和進一步完善公司內部的財務管理機制,提升財務管理的整體效率,增強融資性擔保公司在市場中的競爭實力。

參考文獻

[1]林麗娜.融資性擔保公司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7(49):32-32.

[2]賴興君.融資擔保公司財務管理優化探討[J].現代國企研究,2017(12):189-190.

[3]孫春青.淺析融資擔保公司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商論,2017(30):72-73.

[4]李昕潔.規范財務管理提高中小企業融資能力[J].現代企業,2017(5):16-17.

[5]王政.對農業融資擔保客戶財務管理和財務咨詢服務的探討[J].財會學習,2017(23):81.

[6]王倩,施喜容.論中小企業發展現狀與融資困境[J].對外經貿,2017(6):105-107.

作者:劉紹益 單位:重慶兩江新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