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競爭力內外兼修思考
時間:2022-03-05 04:13:17
導語:企業財務競爭力內外兼修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財務競爭力是一種以知識、創新為基本內核的,公司理財專有扎根于企業財務能力體系中有利于實現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的整合性能力。它是企業各項財務能力高效整合后作用于企業財務可控資源的一種競爭力,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如何內練修為,打造獨具企業自身“氣質”的財務競爭力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視。本文從“服務保障、財務管理、決策支持、人才建設”四個方面,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提出了企業打造自身財務競爭力的具體方案。
關鍵詞:財務競爭力;服務保障;財務管理
企業在市場中取勝的關鍵點是要攻擊競爭對手的要害,破壞其核心競爭力,然后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很多的企業正在開展“二次創業”,其本質就是從借外力到練內功的轉型,“二次創業”成功的標志也正是成功打造了別人學不會、偷不走的企業核心競爭力。財務競爭力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成為企業在激烈變化的競爭環境中獲得長期和持續財務優勢的決定因素,打造內外兼修的財務競爭力是企業財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縱觀目前的市場環境,打造與企業發展戰略高度契合的財務競爭力需要完成四個工作,即建立“一個安全高效的財務服務保障體系、一個市場化的全覆蓋財務管理中樞、一個業財融合的經營決策支持平臺、一個復合型的財務人才隊伍”。
1安全高效的財務服務保障體系是企業合法經營的關鍵
在傳統的定義中,核算與監督是財務工作的兩大基礎職能,需要在確保所有財務數據的真實、準確、完整和及時的同時,做好貫穿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財務監督。在整個過程中,其實就是建立制度、執行制度、捍衛制度的過程,否則從源頭控制風險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企業的穩定發展也就成為了無稽之談。因此,處在拒腐防變陣地前沿的財務部門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不斷的夯實財務基礎工作,樹立“守紀律、講規矩”的財務氛圍。財務工作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工作,因此作為財務人員首先要加強專業技術知識的學習、理解與運用,把制度學活、把政策吃透,讓所堅持的原則真正“原則”起來,用高水平的技能服務于企業經營。其次,要結合工作實際,不斷磨練自身解決棘手問題的能力和水平。通過苦練“內功”,熟悉掌握各項財經法規制度,做到政策要點清清楚楚,經費標準明明白白,使自己成為“經費管家、業務行家、理財專家”,不斷提高業務理論素養。同時,還要加強財務人員的自身修養,養成嚴謹的工作和生活作風,能夠結合財務專業知識做好專業研究,善借“外力”和“監督力”,獨立開展工作。最后,要能夠準確把握工作中的“靈活性”,在一些具體問題處理上,講究防范、注重效果,把原則性和靈活恰當的結合起來。當然,財務工作還要“事不避難,勇于擔當”,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說“不”,樹立并保持財務工作中的清風正氣。
2市場化的全覆蓋財務管理中樞是企業開拓創新的關鍵
如果說核算與監督是企業經營活動的有效制約和檢查,那么涵蓋預算、考核、資金運作的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的一種價值管理,則滲透和貫穿于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之中,反映和調控著經營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企業推進“二次創業”,各項業務更新迭出,預算的資源配置、考核指標的匹配、資金的有效支撐等,這些都是業務發展缺一不可的“先行糧草”。財務管理的市場化、科學化、精細化、專業化水平直接影響了企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全覆蓋的財務管理中樞是在企業戰略統籌下,以促進企業價值最大化為基礎,促進財務資源長期、均衡、有效地流轉和配置為衡量標準,以維持企業長期盈利能力為目的的管理方式。“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算管理工作理所當然的應該成為財務管理中樞建設中的先鋒軍。科學化、精細化的預算管理能夠結合企業組織架構的變化以及業務發展面臨的新形勢,不斷轉變、創新預算管理思路,完善預算管理機制。合理確定預算目標,優化財務資源配置,突出對業務條線和重要產品的統籌規劃,促進資源投向與企業戰略、經營計劃的緊密結合,有效保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完善的市場化考核激勵機制則能夠在保持企業考核體系相對穩定的基礎上,積極適應經營形勢變化,結合市場發展動態,進一步明確考核導向,優化激勵約束機制,促進經營計劃順利完成,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資金,被經濟學家稱作為一個企業的“血液”,資金周轉、循環的是否通暢、有序和有效,是影響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條件,同時資金管理工作也是近年來外部巡視、審計的重點目標,其重要性不可小覷。“惟變所出,萬變不從”,僅僅把以上這些財務管理的日常工作“做好、做實、做透”還是遠遠不夠的,為適應企業二次創業的要求,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還要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變革,尤其是財務管理目標、管理流程、風險控制、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創新。這些創新能夠有效推動企業財務管理在實現了量的漸進積累之后,實現質的突變飛躍。推動財務部門運用戰略性思維方式參與到企業的生產經營中去,促進各項業務快速形成合力,凝聚成企業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增加企業價值,保持企業長期盈利能力,確保企業最終實現總體戰略。
3業財融合的經營決策支持平臺是企業快速發展的關鍵
實施財務監督,加大風險控制,并不等于阻礙業務的發展與創新,相反,隨著信息現代化的不斷加劇,信息孤島逐漸被消滅,財務數據能夠很好地引領企業業務的發展,財務更多的功能體現在了分析、預測、籌劃、運作以及決策支持上。管理學上著名的“木桶效應”告訴我們任何一個組織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需要其組織架構內部每一因子的密切配合和齊頭并進,因此,財務與業務之間以及財務內部之間的支持、協作與融合,正是這樣一個消除彼此“短板”,打造彼此“長板”的過程。財務工作與業務發展之間只有“審大小而圖之,酌緩急而布之,連上下而通之,衡內外而施之”,企業方能有條不紊、高效運作。財務工作中不僅要“堵”,還要善于“疏”。財務人員不僅要善于說“不”,還要能夠說出如何能“行”。在履行財務監督義務的同時,更要有戰略思維和全局意識,密切結合國家法律、法規,從財務專業的角度客觀、公正的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判斷行事,指導業務如何合理、合情、合法、合規的落實和實踐。財務部門作為業務發展的服務保障部門,其職能不僅僅是出具“三張表”,而是一定要發出自己的聲音,要讓財務語言轉化為業務語言,全力支撐企業的戰略發展。能夠綜合運用數據分析、過程管控、流程優化、財務信息共享等手段與方法,在業務規劃、經營決策、風險控制、投資評價等方面給予支撐和支持,促進部門間協同,提升企業的價值創造能力。
4高端復合型的財務人才隊伍是確保企業財務工作穩定的關鍵
財務工作雖然貫穿了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過程,肩負著服務于企業核心業務的重要職責,但其在企業內部的地位卻不高,往往被看作企業經營過程的“配角”。同時因為財務崗位的特殊性和專業性,企業財務人員的數量一般只占企業員工的2%~3%,屬于企業中的“少數民族”,在一定程度上與核心業務也有所脫節,所以工作面狹窄、職業上升通道不寬。因此財務會計人才隊伍建設,特別是打造一批具有卓越專業能力、優良綜合素質、高尚品德的復合型財務人才,不僅是推動企業財務工作的關鍵環節,更是戰略實施的內在需求和保障。因為此類高端復合型財務人才不但具備良好的法律法規意識,更能夠自覺遵守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守住思想道德品質底線,按照國家法律法規來處理會計事務,全力為企業提供最真實、可信的會計信息。同時,高端復合型財務人才具備扎實、牢固的專業技能,能快速、靈活的處理各項經濟活動,并具備較強的分析、判斷和決策能力,能夠在企業營運資本管理、戰略投資決策、長遠規劃等方面出謀劃策,指導領導層客觀的看待經營業績。當然,高端復合型財務人才的培養并非一蹴而就。首先,需要對有潛力的財務人員采取“培養—任用—再培養—再任用”的循環、優化培養機制,積極采取職業技能培訓、多崗位輪訓等多種形式和途徑開展不同層次的培訓。其次,應盡快制定合理的財務人才制度,建立完善財務人員職業發展通道,樹立“唯才是舉,用人所長”的理念,克服論資排輩的思想,保證復合型財務人才在工作考核中能夠通過層層篩選不斷脫穎而出。
總之,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企業注重打造自身“財務競爭力”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一個發展趨勢。“財務競爭力”的打造需要企業管理者和財務工作者轉變傳統的思維定式,主動開展變革和創新,豐滿自身羽翼,運用科學的方法,從“服務保障、財務管理、決策支持、人才隊伍”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立體式建設,并使其融會貫通成為一個有機協調的整體,如此才能更好的應對市場,達到企業高效經營、持續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常銀平,聶會肖,馬旭陽,等.論新形勢下會計專業復合型人才的培養[J].企業導報,2013(9).
[2]焦素紅.論加強企業內部財會控制[J].商場現代化,2017(19).
[3]厲士兵.堅持推行以資金管理為核心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J].商場現代化,2014(16).
作者:劉冬梅 單位: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
- 上一篇:淺談投資組合及財務風險防范
- 下一篇:企業財務團隊建設論文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