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企業財務困境影響因素及應對措施
時間:2022-03-10 03:29:41
導語:制造業企業財務困境影響因素及應對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受疫情影響,大多數江蘇省制造業企業陷入財務困境,企業生產經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通過對江蘇省不同行業的制造業企業進行調查研究,掌握不同行業受疫情的影響程度和財務損失,分析由于企業的財務脆弱、融資難、危機意識差、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原因導致制造業企業財務困境,提出企業自身要積極轉型升級、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并且加強對現金流的管理;政府出臺精準幫扶政策使得制造業企業尤其是中小型制造業企業平穩渡過此次危機,并且要注重政策的執行力度。
[關鍵詞]疫情;江蘇省;制造業企業;財務困境;影響因素作
為制造業大省,江蘇制造業的總量占全國1/7左右,位居全國首位。在江蘇省制造業中,中小型民營制造業企業占有一個非常大的比例。在疫情期間,江蘇省整個制造業企業經濟都處于一個十分低迷的狀況,而中小型制造業更不容樂觀,有些企業甚至瀕臨破產的危機。
一、疫情對江蘇制造業企業的沖擊
本文選取了江蘇省不同行業的制造業企業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分析,調查對象多為職工人數1000人以下,銷售額30000萬元以下,資產總額為40000萬元以下的中小型制造業企業,包含了七個行業,其中紡織制造業占15%、化學纖維制造業13%、有色金屬制造業13%、儀器儀表制造業17%、運輸設備制造業12%、醫藥20%、裝備制造業10%。所有的企業家都認為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其中紡織、化學纖維、有色金屬、儀器儀表行業39.3%的企業都認為疫情對其“影響很大”,41%的企業認為“影響較大”,19.7%的企業認為疫情對其“影響較小”,而運輸設備行業中82.5%的企業認為“影響較大”,17.5%的企業認為“影響較小”,相反在醫藥制造業與裝備制造行業中有50.5%的企業認為“影響較大”,41.3%的企業認為“影響較小”,8.2%的企業認為沒有。疫情給大部分制造業帶來的都是負面影響,但也有一些企業因為疫情而帶來有利影響,有91.8%認為疫情對醫藥制造業有影響36%的企業認為“有利影響”。受疫情影響,很多制造業企業無法正常復工進行生產經營,而企業在停產過程中企業的設備折舊,房屋租金等支出是不變的,所以企業的經營更是困難。在調查過程中,提及疫情對企業的影響,幾乎每個企業都列舉了好幾條,其中幾條影響出現的頻率特別高,其中排行前三的影響中84.5%的企業都認為“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增加”、65%的企業都認為“企業生產所需原材料供應不足”、37.5%的企業認為“企業的嚴格防范措施影響生產效率”。在問及企業疫情期間的損失,18%的企業表示“損失巨大,無力承受”、56%的企業表示“損失很大,勉強可承受”、19%的企業表示“損失較小,可以承受”、7%的企業表示“沒有損失”。總之,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制造業企業的沖擊不容小視,很多制造業尤其是中小型制造業企業因此陷入財務困境從而導致企業無法運轉,甚至瀕臨破產邊緣。因為疫情原因制造業企業自身的不足也慢慢展現出來,所以企業無法運轉也不全是疫情的原因,也要分析企業自身的問題。
二、制造業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的原因
(一)企業財務狀況堪憂。缺乏現金流問題,疫情期間,企業的經營成本增加,無法正常生產經營卻還要正常支付員工工資、五險一金以及租金,對于規模較小的企業,租金的支出在企業經營成本中算是占比最大的成本。根據調查顯示,53.5%的企業表示現有的現金流僅僅能夠維持一到兩個月。如果疫情持續而企業無法恢復正常運轉的話,那么很多中小型制造業極有可能面臨倒閉。目前,大部分制造業企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現金流危機,這些中小型企業太過重視企業生產而不重視企業資金管理。企業受行業相關政策變化的影響、新舊技術交替不連續、產品周期步入衰弱期、訂購單下滑等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企業缺乏必要的現金流;當外界經濟環境發生巨大變化時,企業由于投資、籌資決策的不善,過分地追求產品多元化從而失去競爭優勢,更容易受到企業內外部多方的壓力,導致資金陷入困境。而對于中小型制造業企業來說,也存在不良資產管理不妥的問題,企業存在較多應收賬款,可能存在無法及時收款發生壞賬的風險,在面對突發情況時企業的弊端顯露無疑。(二)中小型制造業企業融資難。疫情背景下,規模越小的制造業企業所遭受的影響越大相反規模越大的制造業企業可能其應對突發情況能力強于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由于自身規模較小,現金流容易出現緊張甚至斷裂的情況。而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籌集資金的途徑相對而言比較少,從而導致資金不富足。其抗風險能力弱,信用等級低,監管成本高,金融機構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不愿意借貸給中小型制造企業,而民間直接借貸利率又太高,對于中小型制造企業來說成本過高難以承受,融資難的問題直接制約了中小型制造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再加上疫情的影響,造成了中小型制造業企業雪上加霜的局面。(三)企業缺乏危機意識。據調查95%的制造業企業在平時生產經營中沒有制定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應對機制,從而導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手足無措,中小型制造業企業長期處于一個相對安逸的狀態,沒有對未來突發情況進行預測與準備。所以在疫情的突襲下,沒有半點抵抗能力,導致企業陷入了財務困境之中。加上現在時展速度如此之快的情形之下,更新換代的速度也越來越快,許多企業慢慢被時代所淘汰,卻還在強撐經營。沒有順應時展腳步,也沒有挑戰的勇氣,更沒有抓住時代的機遇。(四)政府政策落實不到位在疫情期間,國家出臺多項費用減免、減稅免稅等優惠政策。而蘇州作為江蘇省第一個出臺十項優惠政策的城市,說明確實是有企業享受到了國家的優惠政策。但在調查的中小型制造業企業中有65.3%的企業表示尚未享受這些優惠政策,國家出臺此項政策,實則就是為了拯救那些面臨財務危機無法運轉的企業,所以能否及時享受這些優惠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能否安全度過此次疫情。
三、中小型制造業企業財務困境應對措施
(一)企業層面。1.加強現金流管理。(1)企業設置專業財務人員,進行精確的資金預算。大部分制造業企業都是重視企業生產而不重視企業資金管理,而制造業企業又是生產供應鏈較長,資金周轉周期較長。所以企業應提前對企業資金進行預算,以免在有特殊情況時能夠進行更好地調控。在調查中有31.46%的企業“平時幾乎沒有預算資金的習慣”、58.24%的企業表示“粗略估計企業的現金流”、10.3%的企業表示“會有較為精確的資金預算”。通過數據對比分析我們發現,在53.5%表示現有的現金流僅僅能夠維持一到兩個月企業中,近乎一半多的企業都是平時幾乎沒有精確的資金預算習慣。可見,我們中小型制造業企業做好資金預算是非常有必要的。(2)減少企業不良資產。所謂不良資產就是企業應收賬款較多,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為了企業能夠獲得更多的利潤,常常會選擇賒銷的方式銷售產品。雖然說企業賬面上的資產利潤很多,可是企業真正的現金流卻很少,而大量的賒銷款發生壞賬損失的風險非常大。在調查的中小型制造業企業中62.4%的企業都有相似的問題,企業存在較多的應收賬款。所以企業在以后經營活動中應該盡量減少賒銷,可以利用商業折扣,現金折扣等銷售方式來銷售產品使得貨款及時或者提早收到,以及在發生應收賬款時經常性的進行催款。同時,也可以根據購買企業進行信用評級,從而決定可以進行賒銷交易的單位。(3)壓縮成本,減少非必要開支。制造業企業的成本核算對于整個企業來說最為關鍵,所以為了減少企業現金流出,節約成本,企業應該盡可能的制定出一套最節約成本的生產方式,這也是中小型制造業企業最容易忽視的,所以應加以重視,嚴格監督企業生產流程,規范生產。2.企業升級轉型。如今是大數據時代,而企業的發展也需要跟上時展的腳步,對這些經營狀況不佳傳統的制造業企業,可以考慮加大線上業務和數字化改造,從而改變企業現有發展狀況的。甚至企業可以增加或者換個方向,嘗試開發新的產業模式,比如一些夕陽紅產業養老產業、環保產業、現代物流產業等,這些都是當下非常熱門的話題,也符合國情、時展需求。3.健全風險應對機制。此次疫情可以說是繼非典后涉及面最廣、影響程度最大的公共衛生事件,也是對全國乃至全球企業巨大的挑戰。所以中小型制造業企業在日后的生產經營中要做好對突發事件預防,可以提高企業利潤中提取盈余公積比例,增加企業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從而降低中小型制造業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的風險。可以在企業日常經營中模擬突發事件發生情形,分析企業會遇到哪些生產經營中的阻礙,從而制定一套企業內部規范的風險應對機制。(二)政府層面。1.打通中小企業融資通道。對于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提供貸款,要降低擔保費用;建立貸款風險補償基金,貸款出現壞賬風險時由政府利用風險補償基金給予金融機構補償;對受到疫情沖擊嚴重的行業,鼓勵金融機構主動進行貸款展期和續貸。2.精準施策,加大執行力度。在調查中得知一部分中小型制造業企業暫時尚未享受到稅收優惠政策,說明政策不精準落實不到位。建議政府出臺幫扶政策時盡量避免普惠制,力爭精準幫扶,提高政策的執行效果。另外政府出臺一項政策需要審批落實層層傳遞,程序較為繁瑣復雜,政策制定和執行存在滯后性。建議政府可以根據企業復工進度來為企業提供防疫物資,促進企業盡早恢復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同時根據企業復工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專項提供幫助,簡化審批程序,從而能讓更多中小型企業享受到降低費用、稅收減免等政策。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給江蘇省和全國的制造業企業帶來了重大的影響,對于制造業企業來講,這既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機遇,要勇于接受挑戰,把握好機遇;對于政府來講,必須與制造業企業共同努力,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企業家系統課題組.“肺炎”疫情對企業的影響與對策建議快速問卷調查報告[R].
[2]于敏,楊波,李丹青,晏江,蔡萬里.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財會月刊,2020(12):128-133.
[3]朱武祥,張平,李鵬飛,王子陽.疫情沖擊下中小微企業困境與政策效率提升[J].管理世界月刊,2020(4):13-25.
[4]方潔,潘海英,顧超超.不同生命周期中小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研究[J].財會月刊,2017(14):39-43.
作者:陸宇杰 史龍梅 邢俊霞 單位:宿遷學院
- 上一篇: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思路與策略分析
- 下一篇:淺談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