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創新探索

時間:2022-07-10 02:48:14

導語: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創新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創新探索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企業在規模、運營模式等方面發生了重大變化,因此對會計信息的效率性、準確性、精細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和信息共享技術的快速推廣應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企業對會計信息的新需求。基于此,文章以互聯網為背景,探討了企業在新背景下實現財務管理模式創新的新思路,旨在改善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提升會計信息的質量。

關鍵詞:互聯網;財務管理模式;財務共享中心

一、引言

2015年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推動互聯網資源向生產領域拓展,充分發揮互聯網資源的優勢,釋放發展活力。基于互聯網背景,企業財務管理需要轉變發展模式,結合“互聯網+”的資源,將計算機技術和財務實務操作結合,建立財務管理的軟件系統,實現企業各部門和分支機構之間的會計聯系,提高企業管理效率?;ヂ摼W的發展為企業財務管理的信息化發展提供了空間,將網絡技術優勢轉變為財務管理優勢。企業將建立以收集處理大數據信息,交換共享信息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統,優化財務管理軟件,實現企業會計及財務集中核算,從而制定更為科學合理的企業決策。

二、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缺陷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企業經營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給企業管理模式帶來了很多挑戰。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也應該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變革舊有模式,主要是因為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具體分析如下幾點。

(一)會計核算的缺陷

20世紀80年代開始,計算機技術應用于會計領域,會計電算化以及自動控制體系也應用于會計核算流程,提高了會計核算準確性,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但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舊式會計模式,會計部門和其他部門仍然是獨立的,企業的業務協調程度比較低,企業內部和會計信息系統之間是存在信息孤島現象的。在目前復雜多變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更需要一個能夠融合業務和財務的高度集成的系統。

(二)管理控制的缺陷

規模比較大的企業需要從總體上控制成員內部的資金成本,考慮企業的集權和分權問題。在集權制下,母公司決定企業的重大事項,減少子公司參與決策的熱情;在分權制下,母公司只保留部分重大決策權,子公司擁有決策權,但總部領導能力會由于缺乏信息技術的支撐而受到限制,不能有效管控下屬企業。在整合集權制和分權制時,劃分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權限時,會存在很多沖突。在現階段,不管是集權制還是分權制,財務管理體系存在資金控制力度不足等問題。

(三)財務決策的缺陷

對于集團企業來說,許多決策信息需要綜合許多企業成員的分析,信息需要由下至上一層一層匯報,這使集團的組織框架更為復雜,決策信息的時效性和準確性會受到影響。同時,各部門之間信息沒有扶持,企業的決策會面臨信息不足的問題。基于當前的網絡環境,要充分依托信息技術,來建立健全一套網絡財務管理模式,使企業及時準確地掌握各種信息,掌控配置內部資源,使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

三、互聯網背景下財務管理模式的構建方式

互聯網技術的出現打破了時空限制,滿足了集團企業跨行業、跨地域和多元化的經營特點,這也為提高企業集中管理效率提供了條件。所以,從集團自身發展來看,要整合集團的自身屬性特征,科學合理調配軟件資源,使企業具有高質量信息。結合目前的網絡環境,其對應的財務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信息實時集中

各個單位可以借助總部財務搭建的財務管理平臺,利用相關的財務管理軟件,將數據及時傳送至總部,總部和各成員單位可以實現信息共享,方便總部對成員單位績效進行評估考核,除此之外,數據信息還可以在成員單位內部進行流轉。

(二)數據定期集中企業的成員

單位可以使用報表等方式定期傳送數據,有利于企業掌握其子公司資金運營發展等情況。企業內部的成員單位利用定期賬簿可以掌握整體信息,提高信息的真實性,減少企業手工層層報表工作,提高企業工作效率。

(三)數據混合集中

企業將所有的成員單位的數據和軟件存儲于本地進行管理,利用網絡來傳送數據,有利于企業把握整個企業集團的財務信息。不同的子公司的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企業要采用混合集中的管理模式來實時把控企業的信息,提升企業的信息質量。

四、互聯網背景下財務管理模式的實施

財務管理的新模式通過將管理方式與互聯網信息技術整合在一起,不但可以提高企業業務水準管理水平,還可以優化企業資源配置,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持,具體的模式框架包括財務業務一體化,全面預算管理,資金動態管理,全面成本管理,績效決策支持管理。

(一)財務業務一體化

財務一體化就是將經濟業務流程和財務會計流程結合起來。在確定業務產生后,相關人員核實完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后,將相關數據輸入到系統中,會計網絡平臺會生成相應的文件和憑證。基于此平臺,大大減少了會計錄入所需人力資源,提高了信息共享性。每個操作人員都可以利用信息系統,了解和掌握信息,以便各部門掌握決策依據,減少企業內部決策失誤,并及時地應對處理潛在風險,獲得市場主動權。企業依據互聯網技術,建立一個共享動態會計信息平臺,來獲得準確的信息,從而實現財務一體化的目標。一體化動態會計平臺如圖1所示。其中,事件接收器可以在業務發生時能快速處理各種信息,包括相關人員、事件發生時間、事件發生地點、存在的風險等。憑證模板包括根據企業內部規則設定的管理會計模板和根據財務會計的接待規則設立的財務會計模板。處理器是記錄相應的財務憑證,將相關信息記錄至會計模板中。實時憑證包括管理會計模板形成的臨時管理會計憑證和根據財務會計憑證形成的實時模板。通過信息平臺,采用集中核算的方式,提升企業使用信息的能力并根據自身的特點構建科學的評價系統,提升會計信息的質量,同時也降低自身的經營成本,擴大管理范圍。

(二)全面預算管理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核心方法,同時它也是企業投資者的戰略目標落地實施的工具,對企業各部門和成員單位的運營管理具有導向作用。在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可按照以下思路來進行全面預算管理。預算編制委員會給企業制定經營計劃,細化戰略實施的各個環節,將目標分配給各相應部門,各部門再將工作分給基層單位。預算體系主要包括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專項起點型,適用于將企業承擔的總項目作為對象的企業,根據時間節點劃分,將總計劃劃分為各小組的分計劃。第二種是銷售起點型,適用于以利潤為計劃出發點的企業,比如服裝、電器行業。第三種是生產起點型,適用于對市場反應不靈敏但市場對其企業產品有剛性需求的企業。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經營產品、經營特點及發展階段,自主選擇預算的類型,展開自身的生產及銷售計劃,從而完成預定的盈利目標。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企業的各種預算計劃、預算數據記錄在系統內,如果有相應的業務發生,系統可以通過驅動系統來記錄和更新數據,并判斷分析實際與計劃之間的偏差,從而判斷控制程度。企業利用計算機可以采取多種控制方式,從控制層次來看,可以采取分項控制和總額控制,其中,分項控制是將每個項目都計算在內,控制每個子系統,在出現問題時,將報警信息自動傳送給相關負責人;總額控制是對多個項目同時控制,當總項目中有一個環節的項目出現問題,會停止運行整個運算系統。從控制方式來看,可以分為剛性控制和彈性控制,其中,剛性控制是指當實際指標超過計劃指標,系統將停止操作程序;彈性控制是指系統在獲得一定的權限后,允許存在一定的偏差,項目可以在偏差范圍內繼續運行。

(三)資金動態管理

充足的資金和合理的資金結構既是提高資金利用效率的基礎,同時也是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前提。企業應建立完整的資金動態管理平臺,財務人員通過該平臺管理資金,記錄應付賬款及應收賬款信息。此外,集團搭建的財務管理平臺還需與其他分公司進行信息共享。分公司在設立資金管理平臺后,要對各個模塊進行管理,核對企業的賬款信息。如果企業應收賬款超過客戶的信用額度,平臺則會將信息發給管理人員,協助管理人員的資金管理工作,對應收賬款實現智能催收,有利于降低企業風險,減少壞賬,資金的有效性將大大提高。如果企業發生應付業務,平臺將管控相應的資金,控制資金流出量,還會提供應付款的分析結果,確保資金核算在預期范圍內,提高公司對資金的使用能力。

(四)成本管理

管理軟件平臺可以建立一套健全的成本管理體制,根據一定標準進行內部核算,并促成落實成本計算,并通過分析減少成本開支費用。從企業經營來看,每個環節在獲得收益的同時都會有成本的投入,這需要對每個環節都進行投入產出分析。在核算過程中,首先要明晰成本對象,其次收集收入和成本數據,再次以收集的數據為依據來分配成本和結轉成本,最后進行收入和利潤的分析。財務管理系統的成本核算流程如果沒有信息技術的支撐只能是滯后的,在互聯網大背景下,只有應用技術手段,實現財務集中管理,才可以實現對企業項目的實時有效管理,提高企業管理效率。

(五)績效評價與決策支持管理

管理軟件平臺可以幫助企業嚴格實行財務集中管理模式,處理好各種會計相關問題,節省財務人員的時間與精力。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說如何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是必須考慮的問題。企業管理者基于網絡財務管理集中制度,采用恰當的績效評價方法,生成適用于企業發展的績效評價方案,判斷企業經營績效、經濟狀況、經營風險及盈利能力從而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有效的決策支持方案主要包括數據挖掘、評價指標體系等,這些可以使企業獲得更全面的信息,包括競爭對手的信息、合作伙伴的信息及互聯網信息等外部信息和企業自身的歷史資料等內部信息,這些信息存儲于評價系統內,幫助企業管理者制定出企業經營決策。

五、結語

本文結合互聯網背景,對比分析了傳統財務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弊端,結合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共享技術提出了企業互聯網背景下構建財務管理模式的三種類別,結合這些模式從五個方面提出具體的實施方式和途徑,希望能夠對企業在內部構建和實施新的財務管理模式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李剛.互聯網經濟環境下財務管理模式創新道路分析[J].當代財經,2012(11):162-163.

[2]陳宏慧.互聯網企業財務會計創新策略分析[J].經濟管理,2016(32):181.

[3]皮彭云.互聯網+推動著會計的變革與發展[J].財會學習,2016(15):107+109.

作者: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