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公民道德建設論文

時間:2022-01-26 09:58:46

導語:推進公民道德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推進公民道德建設論文

一、當前公民道德建設與社會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自新中國成立特別是實行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和社會建設領域都收獲頗多。全體社會公民的科學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質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更加和諧文明的社會道德氛圍正在形成。而社會建設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內容,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例如社會保障事業全面推進、就業規模日益擴大等。但是不能不看到在公民道德建設以及社會建設領域,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公民道德建設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首先,公民在思想上對道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社會公德意識淡薄。在社會生活中有部分人認為道德可有可無,對自己的生活沒有多大用處,所以更加看重和崇尚那些能夠帶來直接效用的生活價值。道德往往被人們看做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追求,普通人在現實的生活實踐中難以達到,所以只能在心理層面上表示認同和贊許。我們也總能看到一些人為了自己的一時利益而損害公眾利益的行為,如在公共場所吸煙、不給老弱病殘讓座等一些舉手之勞的小事。同時道德價值在社會公眾中的形象也被一些不正常的社會現象嚴重傷害,社會中出現了英雄流血又流淚的社會冷漠事件,這對全社會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以及良好道德氛圍極為不利。其次,公民把道德建設與自身相分離。當前,社會上存在一種矛盾的現象,一些人感慨人情淡漠,但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又缺乏應有的熱情,往往會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一些人抱怨城市環境衛生差,但自己又亂扔垃圾不注意環保,像這樣的事情在我們身邊經常都會發生。這種現象生動地體現出了在道德建設中的“說”與“做”的矛盾,人們表現的道德態度與自己實際的道德行為相脫節,最明顯的就是很多人非常容易地就某一個道德事實表明自己的立場和態度,并會對其做出善惡評價,但卻僅此而已,當自己處于道德與利益產生沖突的情境中時,道德態度與道德行為的矛盾就更為突出和尖銳。

(二)社會建設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新的起點上,這也意味著我們的社會處于矛盾凸顯期,時常會有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出現。社會管理領域的薄弱環節越來越突出,社會管理的任務將更為艱巨繁重。政府統管一切的社會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許多領域新的發展需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現實情況的變化,社會管理的理念思路、方法手段、體制機制等存在很多無法適應現實狀況的地方。例如社會管理的體制、格局與現在高度復雜化的利益結構、公民的多元化需求不相適應;在維護群眾利益、協調利益關系、群眾利益訴求表達的矛盾糾紛調節處理的機制上還存在較多缺陷;與社會管理相關的法制建設還相對滯后,有些領域甚至還存在著一些法律空白;公民參與社會管理的程度仍然不高,社會管理主體多元化程度不夠等。

二、同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與社會建設的現實路徑

(一)堅持尊重公民個人合法權益與承擔社會責任要求相統一尊重并保護每一個公民的合法權益是對現代社會的基本要求,在我國,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也是義務的主體。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群體性事件頻繁發生,社會矛盾異常尖銳,其背后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公民的合法權益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社會中每個成員的發展是關乎社會的發展問題的重點,也是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就要求在社會建設和發展的進程中,要不斷強化社會成員的公民意識和平等主體地位,切實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在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的平等權利。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也意味著還要引導每個公民自覺履行義務,承擔應盡的社會責任,樹立把科學的社會主義義利觀。總之,國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權利,提高公民的主人翁意識,把自己當作國家的主人,更加自覺地履行自己的義務;另一方面,每個公民自覺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必然促進社會事業的發展和社會建設的進步。

(二)堅持漸次提高公民道德的先進性與廣泛性的要求相統一道德建設并不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它是經濟基礎的反映,公民的受教育水平、覺悟程度、不同的利益群體以及制度等因素決定公民道德具有層次性的特點。在人們的思想活動日益多變的今天,公民道德建設要從客觀實際出發,既要鼓勵先進,又要考慮到大多數群體,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先進性與廣泛性要求落到實處,在著力于基本道德規范教育的同時倡導追求更高層次的道德目標,即確保“底線”,向往“頂線”。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我們要樹立相對崇高的道德目標,堅持用高層次的道德標準來引導社會成員;另一方面,又要科學分析差異性,向公眾普及相對大眾化的道德準則,引導公民在道德實踐中漸次提高道德要求。在遵循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應由低到高的遞進規律基礎,要大力倡導各級領導干部和黨員率先垂范,帶頭實踐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道德,為社會公民在遵守基本道德規范的基礎上不斷追求更高層次的道德目標樹立榜樣。總之,道德建設要區分層次的主要目的仍然是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真善美,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作者:李俞婷單位:兵團第四師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