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道德建設論文
時間:2022-01-27 05:14:50
導語:領導干部道德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目標體系的確定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對此主要有兩種不同的價值取向。一是社會文化取向,即關注社會對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的客觀需求。一是人本取向,即關注領導干部道德發展的主觀需求。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目標體系構建必須兼顧這兩種價值取向,在剖析社會要求和領導干部道德發展規律的基礎之上,從歸類、分解和定位三個流程對既有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目標進行系統梳理。其一,歸類。根據領導干部職業發展要求和道德發展規律,從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系統中理順序列化目標,把具有相同功能或近似性質的道德建設目標按照道德理想、道德原則、道德規范三個層面;政治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四大單元進行歸納與總結。
其二,分解。按照道德發展規律,將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總體目標在縱向、橫向或時序上分解為若干層次的小目標。目標的橫向分解,即將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總目標(或上層目標)按其要素逐項在同一層級進行分解,設定各子目標。目標的縱向分解,就是將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總目標(或上層目標)按照隸屬關系逐級向下分解,設定各層級的子目標。各子目標按照領導干部道德發展規律一一排列,系統梳理從大到小、從復雜到簡單、從抽象到具體的有序目標和要點,形成具體明確、排列有序的目標和要點集,構筑全面、系統和科學的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網結點。其三,定位。遵循領導干部職業發展規律,按照時間之“序”(即年齡、級別、本職崗位工作時間等)把分解的一個個目標和要點串聯起來,構筑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目標體系,保證目標體系的全面性和徹底性。通過這三個流程,將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目標進行歸類、分解,并按年齡、級別等進行逐一定格,形成由科級向部級依次遞進、螺旋上升、相互銜接的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目標體系,以更好地體現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的層次性、科學性。
二、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目標體系的主體內容
具體而言,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目標體系的主體內容包含道德理想、道德原則、道德規范三個層面;政治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四個單元;忠誠、為民、務實、清廉、誠信、公正、修己七個要點;科級、處級、局級、部級四個級別。
1.不同層面視角下的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目標體系。領導干部道德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從領導干部道德發展的層次看,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目標體系包含道德理想、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三個層面。道德理想是對領導干部的最高要求,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核心,側重于領導個體的自我道德約束,體現領導干部應該努力的方向。道德原則是領導干部道德準則和中級要求,是成為稱職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具體體現為領導干部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等要素。道德規范屬于領導干部道德的最低要求或者是領導干部個人必須達到的基本要求。道德規范側重于外在社會對領導干部的道德約束,表述上多采用限制性語言(不準、不得之類),簡潔、具體、明了,直接影響與限定著領導干部工作生活的表現與行為。譬如,道德理想中的“執政為民”,體現在道德原則中,就是“樂于為民、愿意為民、能夠為民”等子目標,體現在道德規范中,則是“不準損害群眾利益和黨群干群關系”等子目標。道德理想是核心,道德原則是主體,道德規范是保證,三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相互銜接,遵循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規律,體現著領導干部道德建設階段性、科學化。
2.不同單元視角下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目標體系。領導干部道德,是領導干部在工作、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理想信念、道德操守和行為準則,其主要單元包括政治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政治品德是核心,職業道德是重點,社會公德是基礎,家庭美德是搖籃,四者構成辨證統一的道德整體。一是政治品德。政治品德位居“四德”之首,是領導干部道德的靈魂。政治品德理想是:忠誠、為民。政治品德原則是: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忠于黨和國家、牢固樹立宗旨意識。政治品德規范是:不準不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決定;不準組織、參加反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或者重大方針政策的集會、游行、示威等活動;不準傳播謠言丑化黨和國家形象;不準泄露黨和國家秘密;不準信奉封建迷信;不準拉幫結派、搞“小團體”影響團結;不準以任何形式與民爭利;不準損害黨群干群關系。二是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領導干部道德的核心內容,體現在領導干部的日常工作之中。職業道德理想是:務實、清廉。職業道德原則是:實事求是、勤勉盡責、廉潔奉公。職業道德規范是:不準好大喜功、搞形象工程;不準脫離實際,弄虛作假;不準懈怠懶散、得過且過;不準爭功諉過,拈輕怕重;不準揮霍公款、鋪張浪費;不準利用職權影響謀取不正當利益。三是社會公德。社會公德是領導干部社會形象的集中體現,是領導干部作為國家公職人員在社會上立身處世的形象支撐。社會公德理想是:誠信、公正。社會公德原則是:誠實守信、公平正直、遵紀守法。社會公德規范是:不準表里不一,陽奉陰違;不準不履行社會義務;不準違法亂紀;不準漠視公共秩序和規則;不準打牌賭博、情趣低俗。四是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是領導干部道德在家庭生活中的具體表現,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系與行為準則。家庭美德理想是:修己。家庭美德原則是:尊老愛幼、家庭和睦、鄰里和睦。家庭美德規范是:不得不孝順父母;不得不忠于配偶;不得不嚴格管教家人;不得與鄰里相處不和睦。
3.不同要素視角下的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目標體系。領導干部道德要素包含忠誠、為民、務實、清廉、誠信、公正、修己幾方面,以始終保持共產黨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其中,忠誠、為民是領導干部道德之魂,務實、清廉是領導干部道德之本,誠信、公正是領導干部道德之要,修己是領導干部道德之基。一是忠誠。忠于黨,要求領導干部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忠于人民,要求領導干部對人民群眾懷有深厚情感。忠于祖國,要求領導干部以祖國利益為重,必要時不惜犧牲個人利益。二是為民。處理領導干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是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的重要范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理所當然應成為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的追求目標。領導干部要滿懷愛民之心,深入基層,真切了解群眾所思、所愿,同群眾一道分析矛盾、解決問題,樹立良好形象。三是務實。領導干部要發揚求真務實、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好作風,把握和尊重事物本質規律,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感情貼在民心上,不圖虛名,不務虛功,扎扎實實把黨和國家的各項決策和工作落到實處,做出經得起群眾、實踐和歷史檢驗的實績。
四是清廉。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對領導干部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領導干部要嚴格遵守黨紀國法,不為金錢所誘,不為美色所迷,不為享受所惑,自覺接受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的監督,固守清廉的道德底線。五是誠信。誠信,是為政之樞要,主要體現為無欺與守諾。領導干部要言必信,行必果,達至言與行的統一,表與里的統一,虛與實的統一,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實實做事。六是公正。領導干部權威并不完全來自于權力和地位,很大程度來自于領導者大公無私的高尚品質和人格魅力。領導干部要公平不護短,正直不藏私,不行私人權術,不計私仇私怨,帶頭遵紀守法,尊重公共規則,履行社會義務,面對社會不公敢于直言,遇到恃強凌弱勇于挺身而出。七是修己。修己是中國古代官德養成的重要手段,其本身亦成為領導干部道德的重要內容。領導干部保持如履薄冰的心態,不居功、不自驕,虛懷若谷,慎思明辨,不斷反省自己的得失、善惡、對錯,籍著堅強的意志控制自己的情感、掌握自己的心境、約束自己的言行,在自明謹慎中不斷自我完善。
4.不同級別視角下的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目標體系。上述道德理想、道德原則、道德規范三個層面,政治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四個單元,忠誠、為民、務實、清廉、誠信、公正、律己七個要點,是各級各類領導干部道德建設所必須關注的共性目標。在注重共性目標的同時,還要注重從不同級別領導干部的實際出發,建立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的個性目標。譬如:科處級干部的道德建設目標更為側重道德行為規范,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局級干部的道德建設目標更側重道德原則,注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改造,幫助其站在新的高度去理解領導干部道德價值觀念。而部級干部的道德建設目標則更注重政治信念與立場,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和信心。如此,尊重領導干部的道德發展實際,體現出目標的層次性、操作性,有利于提高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的實效性,促進領導干部在道德理想、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方面的全面進步。
作者:李娟何麗君單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中國浦東干部學院
- 上一篇:人保局人才工作總結
- 下一篇: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論文
精品范文
10領導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