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道德教育對策分析
時間:2022-11-09 10:25:05
導語:大學生道德教育對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作了一場震撼人心的演講,科學與藝術就是理性與感性,理性是物質上的滿足,而感性則是心靈的滿足。喬治.秀拉說:藝術是和諧的,是色調、色彩和線條之間的對比反差和相同元素之間的結合。高校的藝術教育專業是為順應時代的發展,而加強藝術類大學生道德教育則是社會進步的要求,是人類文明與進步的象征。
關鍵詞:藝術;藝術教育;道德教育
從原始社會的巫族文化一直到今天的各種現代派藝術,從達芬奇、畢加索到杜尚。藝術發展,是人類思維方式的轉變,是創造力的表現。因此,藝術教育的價值不僅體現在能提高個體的審美素質,更重要的是通過藝術學習可以提高人們的自身修養,高尚的藝術情操激發著個體的創造沖動。加強藝術類大學生道德教育在培養大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和激勵作用。
一、為何需要加強藝術類大學生道德教育
藝術是人類情感的寄托,是人類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表達方式,藝術家通過自己的思維模式,運用扭曲、變形、加工、拼貼、重組等創作手法來反映客觀世界。它不但是一種創造藝術形象的表現活動,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表達,更是是個體生命在意志實現過程中與情感體驗相伴隨的自由想象的認識活動。通過藝術,我們看到了另外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藝術教育從古代一直延續至今,不斷地在向前發展。藝術類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未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重要力量。我國藝術專業教育呈繁榮發展的勢頭,但又存在高度專業化、工具化的功利主義傾向,因此藝術類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備受社會各界學者、專家以及家長們的高度關注。所以,對藝術類大學生進行系統地、全面地道德教育意義重大。
二、我國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校的藝術類專業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并且隨著高校的擴展,藝術類專業的的大學生越來越多。我國藝術類大學生的藝術教育主要存在著四個問題。第一,藝術教育過于注重學生的專業技能的訓練,而忽視道德教育。第二,高校藝術類大學生的教育培養無法更好的與企業所需的人才培養銜接。第三,藝術類大學生一般都比較獨立自主、特立獨行,不能夠這是藝術類大學生的自身特點。第四,藝術類大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與集體榮譽感較差。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源:一是我國的教育體制;二是高校在藝術類大學生培養方案上過于注重專業技能教育而忽視道德教育。解決我國高校藝術教育的這四個主要問題,需要加強高校藝術類專業的藝術教育的規范和管理,完善計劃、精心組織;加強藝術教育的方向和根本;用發展的思路加強高校藝術類專業學生的培養,調整高校藝術類課程的設置,在注重專業技能教育的同時更不能把忽視道德教育,要把道德教育牢牢抓起來;在大一時可以開設思想品德教育課、大二開設馬克思理論課、大三開設思想課、大四開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藝術教育、用創新的手法去培養藝術人才。
三、對策及建議
藝術類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思想道德教育、文化道德教育以及職業道德教育去貫徹落實。(一)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是一個人的靈魂,沒有思想的人,就如航行在大海中的船沒有帆一樣,容易迷失方向,加強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我們要不僅僅要學習馬克思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我們大學的思想道德老師和專業課老師還應給我們大學生傳授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周末的時候高校可以組織學生去敬老院、福利院以及殘疾人救助中心等這些地方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特殊人群,暑假的時候高校的教師可以帶大學生們去偏遠地區支教,讓大家用歌聲去給他們帶來歡樂、用畫筆去給他們帶去不一樣的世界,用攝影去記錄下每一個感人的精彩的瞬間。并且多鼓勵藝術類大學生多去參加一些公益類的活動,用自己的專業與特長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二)加強文化道德教育。文化是衡量一個人能力的重要表現形式,當今藝術類大學生不僅要學習通識文化還要學習藝術教育,不僅要學習必備的生活常識、更要學習專業技能。加強文化道德教育,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加強藝術類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專業課老師不僅僅要在課堂上傳授專業知識,課下更需要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讓學生們更好的去消化上堂課所講的內容。第二:學校應該多組織一些藝術類專業的知識競賽或者是設計大賽,讓同學們從競賽中,去自主學習。第三:鼓勵藝術類大學生多去北京設計周、上海設計周等這些設計理念先進的地方看展,因為高校不僅僅要培養藝術類大學生專業技能,更要培養他們的設計思維、設計理念。只有看多了當代比較先進的藝術類作品,我們才能設計出更好的藝術作品。第四:定期更新藝術類書籍、期刊與雜志,讓更多的藝術類學生能夠學習到藝術類的新知識。(三)加強職業道德教育。(1)開放思想教育。傳統的主要以“知識”為考察學生能力高低的教育已經不能適應社會需要,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企業不單單需要的專業方面能力強的人才,更需要的是高素質的人人才。而高校培養的優秀人才,最終的目的也是就業,因此高校應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結合藝術類大學生的自身的個性特點和以后的實際需要,著重加強學生培養藝術類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愛崗敬業精神、團結合作精神等。將職業道德要求與專業能力結合起來,把藝術類大學生培養成為德才兼備、德藝雙全的高素質人才。(2)開拓教育的內容,多角度、全方位。第一、高校應安排輔導員、專業老師、心理老師或者是就業指導老師深入實踐去調研,去考察。了解各個公司以及崗位的職業道德規范,在思想品德教育課及專業課教學中教授職業道德教育內容。如,建筑專業專業,應結合國家建筑規范建筑行業的基本職業道德規范,引導學生樹立“誠實守信、尊重行規、公平競爭、注重責任、保護環境”的道德信念。第二、高校在加強藝術類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可以與校企合作,將一些企業的真實案例,編寫教材,從而來教育學生要規范自己的言行,實現職業道德教育。第三、開展道德教育專題講座。(3)注重互動,優化教育方式。第一、打造具有藝術特色的校園文化。比如繪畫、攝影、廣告、動畫短片等這些自身很好的藝術感染力,可以發揮巨大的教育作用。學校還可以組織多樣化的校園活動,例如校園歌手大賽、公益攝影大賽、手工模型制作等等,選取與道德素質相關的主題,如“愛國”、“敬業”、“誠信”、“責任”、“合作”等等,有意識地將道德要求滲透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第二、將大學生道德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踐中去學習道德教育。第三,高校因為當地的美術館、博物館以及藝術文化創意園合作,鼓勵學生去這些地方去當志愿者,為公眾講解這些藝術類的專業知識,這樣不僅能讓大學生得到很好的鍛煉,同時也培養了他們那種為無私奉獻的高尚道德情操。(4)重視教育反饋,強化和鞏固教育效果。我們需要把高校的道德教育的培養,做好統計與歸納,從具體的數據與案例中,進行反思,從而更好的制定出藝術類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培養方案。
四、結語
正如誠品書店的經營理念:“賣一個美好生活的想象”一樣,藝術是人們情感寄托最好的表達方式。藝術是最能夠陶冶人們情操、培養良好品德。每一個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加強高校藝術類大學生道德教育,是我國教育體制的進步,能夠更好的激發藝術類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藝術類大學生的自身素養。
作者:楊博光 單位: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朱利安.斯托拉布拉斯.走進當代藝術.[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08
[2]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用書編寫委員會.建筑工程管理與實務.[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4
[3]李建軍.試論大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途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道德教育.2009,(6):56.
[4]薛曉君.提高藝術類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對策[J]華章,2011,(12):26-28.
[5]齊文生,王猛.提高藝術類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對策研究[J]才智,2012,(8):96.
[6]張春.藝術類大學生思想特點及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對策探究[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2,(5):98.
- 上一篇:高校道德教育人性化分析
- 下一篇:家庭德育環境對道德教育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