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教師師德建設論文
時間:2022-01-26 03:45:02
導語:加強教師師德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教師應有“博愛之心”
“蘇赫姆林斯基”曾經明確指出:學生來到學校不僅僅是因為學習,也是來生活的,學生們要在學校里獲得文化知識,并且在這里尋找到真執的友誼,學會怎樣生活,并且形成自己的個性。教師應無私地把愛撒向每一個孩子,平等地對待每個孩子,了解他們特有的情感世界,懂得他們失敗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悅,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時時體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懷。使學生親近老師,親近課堂,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要想讓學生親近課堂,單單靠家長的督促,規則的約束是無法達到要求的。首先需要教師親近學生,讓學生樂于,喜于跟老師交流。這樣師生之間才有互動,才有進一步能上好課的可能。和諧的師生關系,主要表現在兩方面:第一是寬容的對待學生。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肯定會有這樣,那樣的錯誤。這些錯誤有長期性的,也有短期性的。有無意錯誤,也有有意錯誤。常常以學生在課堂中開小差,與同學聊天為代表。如果教師在面對這樣的錯誤時只是一味的“鎮壓”起的效果往往是適得其反的。親近課堂是在學生自愿參與,全身心投入情況下,而不是在教師高壓之下,所以我們要對學生寬容。第二是對學生一視同仁。在這里教師要清醒的認識,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都是課堂的一份子,既然他們參與了學習,那么教師就應對其一視同仁。而問題學生獲得進步或發展的可能性比一般學生要大的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其一視同仁,會激發其學習的動力。俗話說: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二)全面的了解學生以及于正確的評價自己的學生。在我們的校園里,經常會有這樣的事情:一名學生的學習成績優異,教師們就會認為他一切都會很好。但加強教師們特別要注意到捕捉到班級后進生身上的發光點,并且要用來點燃后進生求知以及上進的欲望。要堅持做到一分為二的教育觀點。特別要善于發現后進生本身的比較感興趣的積極的因素,要加以扶植和培養,使后進生健康向上。各個學生的素質、才能等都是有差異的。這就要求老師要深入到學生中間來,要與學生們交朋友,要熟悉到每一個學生的具體的情況。及時的了解到學生中間所存在的實質性的問題,區別于不同的對象,要求選擇不同的形式來進行學習,因人而異的做好學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做到“一把鑰匙打開一把鎖”。
(三)尊重并且信任自己的學生。學生們一般都是非常希望得到自己老師的重視,并且希望老師理解自己的心理上的需求。伴隨著學生們年齡的不斷增長,自身的獨立性以及于自主性都在逐步的加強。學生們的思維也比較靈敏,思想也比較活躍,學生們的上進心切,學生們的自尊心也比較強。加強教師們只有充分的尊重以及信任自己的學生,才能夠充分的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來,并且不斷的激發學生們上進的學習動力,只有充分的尊重以及信任自己的學生,才能夠使得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的融洽,才能夠使得自己更快的融入班集體中。
(四)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做好學生們的心理“醫生”。因為部分學生們心理素質方面比較脆弱,導致現在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的問題的存在:表現于學習生活上的緊張情緒、焦慮以及恐懼等心理;表現于人際關系上的出現懷疑和孤僻,甚至于嫉妒等;表現于社會關系上的自卑和失落,或者是冷漠等,甚至失去了生活樂趣等。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這就要求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二、教師應“為人師表、言傳身教”
教師教育學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除需要具備滿腔的熱情對待自己的工作以外,還需要自覺地,并且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并且塑造自身的良好的人格。對于學生而言,教師的一言一行就是自己模仿的榜樣,可能會對學生們產生比較大的甚至是終身的影響。所以,為人師表的教師在師德方面一定要重視,要起到良好的為人師表的作用。
(一)品德的修養。為人師表要做到“善為師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這幾句話是講,通過于教師的言傳身教應當讓學生們懂得,如何完善品德修養,是怎樣一個漫長、艱難、痛苦的全過程。所以,教師們本身而言是要求更加努力做到“品德、要高尚;處世,要坦率;舉止,要禮貌”。對于教師而言,要做到言談舉止文明健康、真誠和諧、親切得體。
(二)治學的態度。要求提倡加強教師工作者們應當成為“職業學習者”、“終身的學習者”,這樣才能夠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并且在課堂上給學生們打開一個新的知識天地。教師孜孜不倦地學習新知識、探索新問題,教學相長,從而為學生作出榜樣。總之,師德好的老師,才能培養出品學兼優的學生,造就國家需要的優秀人才。一代代名師都很注重自己的道德修養,歷代教育家提出“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的師德要求,這些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加強教師良好人格品德特征的體現。
作者:朱樹濤單位:山東省新泰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閱讀教學中學語文論文
- 下一篇:創新教育中學語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