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高校師德建設論文

時間:2022-06-11 08:40:58

導語:新媒體時代高校師德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媒體時代高校師德建設論文

1加強農村中小學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重要性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的總和。“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師德是教師的立業之本、立身之基。加強師德建設,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不僅是實現“科教興國”戰略目標的需要,更是實現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中青年教師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由于他們學歷較高、業務較強、思想活躍,已成為農村中小學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的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軍。但是,由于受社會環境、自身素養和學校管理等因素的影響,當前農村中小學青年教師師德狀況不容樂觀,出現了一些令人堪憂的問題,青年教師作為教育事業的未來,因此,如何加強農村中小學青年教師的師德建設已勢在必行。

2當前農村中小學青年教師師德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政治思想和道德修養存在缺陷:青年教師雖然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著比較突出的問題,在政治思想上要求不高、思想松懈,致使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看法上有失偏頗;自身缺乏師德修養,為人師表意識淡薄,甚至將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帶進課堂,不注意自己言論的導向性,教師表率作用欠缺,給學生造成了極壞的影響。青年教師中普遍存在著重提高業務能力,輕視思想道德修養提高的現象。對國家大事不關心,對學校工作不熱心,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奉獻意識。

2.2職業責任感和職業精神存在缺陷:青年教師絕大多數是剛畢業就走上教師工作崗位。許多人只是把當教師看作是一種普通工作,是解決目前就業難的一種選擇,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只看到教師職業地位高,收入穩定,受人尊重,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職業性質、職業道德等還認識不足,缺乏敬業精神和高度的事業心。在工作實踐中,有的青年教師滿足于課堂教學,只顧完成教學任務,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聞不問。

2.3人生價值觀取向存在扭曲:有的青年教師對教師職業的修養和人格魅力認識片面,覺得自己已是大學教師,不需再加強修養和提高。自尊感和責任感逐漸淡化,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滋長,價值觀念發生扭曲,追求實惠意識增強,集體主義觀淡薄。對自身要求不嚴,缺乏自我約束和自我提高意識,自身素質也有待提高。

2.4與其他教師相互間缺乏交流與合作:由于沒有教師相互學習、交流、提高的機制和平臺,許多青年教師備課在家,下課回家,教研活動開展很少,與其他教師相互學習交流不夠,業務水平提高慢,缺少整體協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不強,缺乏團結互助的精神觀念。

3加強當前農村中小學青年教師的師德建設的對策

3.1努力完善自我,不斷加強自身師德修養:(1)樹立正確的師德理念,踐行師德規范,加強自身師德修養。作為教師應該具有不斷進取、樂于奉獻的精神和淡薄名利,超然物外的大氣風范;當前農村中小學青年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師德理念,努力踐行師德規范,努力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2)不斷強化自身的職業精神和責任感,提高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意識。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教師應該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用自己博大的關懷去溫暖每一位學生;應該認真、耐心、細心地教育學生,用高尚的師德和無私的奉獻去感染每一個莘莘學子,這些正是教師的師德、師風和師魂之所在。(3)不斷加強與其他教師同行之間的合作、交流與研討。在知識經濟時代,品德高尚、博學多才者,方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因此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和道德情操,力求知識面更寬一些,本領更強一些。要善于在平時工作和生活中,主動加強和其他教師同行之間的交流、合作與研討,更要注意向優秀的同行和前輩學習,學習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處理實際問題的方式方法,只有這樣教學水平才能不斷提高。

3.2學校要建立操作性和實效性強的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機制:(1)建立青年教師師德培訓機制。建立青年教師入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和理想教育、崗前業務培訓、師德專題培訓等以人為本的師德教育制度,幫助他們走好正式踏向工作歷程的第一步,使他們愛崗敬業,視校如家,愛生如子。(2)建立老教師傳幫帶領的機制。青年教師入校后,選擇指定一批知識淵博、教藝精湛、德高望重的老教師做為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導師。青年教師要虛心向老教師學習,學習他們嚴謹的治學態度、精深的業務知識和優良的人格品質。老教師的言行,對他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也是極其深刻的。(3)建立青年教師師德考核評價機制。結合年度考核、職稱評聘、進修培訓、資格認定、評選先進等進行青年教師師德考核,也可以通過領導、教師、學生共同參與問卷調查、考核打分的等方法,建立真實、客觀、公平、公正的青年教師師德考評體系。

3.3學校要營造師德為先的校園環境,建立濃厚的師德氛圍:(1)大力宣傳和弘揚優良師德,使青年教師從思想深處認識到加強師德建設的重要性。以教育和鼓勵為主,激勵他們以德修身,以德育人,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切實提高師德建設的自覺性,在學校形成師德為先的校園環境和濃厚的優良師德氛圍。(2)領導要重視加強,進行正確循序引導。領導要重視加強青年教師的師德建設,要關心愛護青年教師,努力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通過召開青年教師和學生座談會等形式,傾聽他們的意見,有針對性的對青年教師的師德進行再教育。幫助他們循序漸進地領會和踐行師德規范的內涵,指導他們的教師人格不斷升華和完善。

作者:常煥霞 馬勝利 單位:馬村鎮李樓小學

參考文獻:

[1]滕金生,周敏.農村中小學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研究[J].山大學學報論叢,2007,(4).

[2]溫雙文,關麗.新時期加強農村中小學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思考[J].工會論壇,2010,(5).

[3]鄭其婷.農村中小學青年教師師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