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高校師德建設研究
時間:2022-09-05 11:11:52
導語:藝術類高校師德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絕大多數教師都能夠遵守基本的職業道德,愛崗敬業,教書育人,服務社會。教師這個職業受到社會的好評和贊美,受到學生的尊敬和愛戴。這說明高校在師德師風建設方面的整體態勢是積極、健康的,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一)藝術類高校的特殊性對師德建設的影響。與普通高等學校相比,藝術類高校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在專業教學方面,首先,一般以師徒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小課教學為主,不是所有學生上大課,專業教師對學生有著更為直接和深入的影響;其次,藝術類高校的教師除了教學以外,從事著大量的藝術生產和藝術創作的工作,藝術的市場需求和創作方向會對教師產生影響并對師德建設帶來一些沖擊;最后,藝術類高校的學生也存在著較為普遍的特點,如思維活躍,富有創造性和浪漫色彩,能夠很好地接受新鮮事物,但同時受到藝術市場化的影響,較為看重經濟利益,思想深度不夠等。由此可見,藝術類高校教師對于學生專業課堂外的引導顯得格外重要。教師的道德品質、言談舉止、價值觀、藝術觀等都對學生的成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傮w而言,藝術類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面臨著復雜的局面。(二)教師本身存在的問題。第一,教師工作態度積極,但是奉獻精神相對缺乏。藝術類高校教師非常注重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特殊的課程設置及授課方式使得師徒關系親密,相互間的信任度很高。很多教師都傾注了很多課余時間去培養學生。但是,藝術圈子得名得利相對容易,對教師誘惑很大,受藝術市場化的負面影響和“藝考熱”等社會大環境因素的推動,很多人都認為報考藝術類高校是快速成功、成名的捷徑,學生考上藝術類高??梢噪x實現“明星夢”更近一步,教師也偏重于追求個人成功和眼前利益,看重金錢和名譽。除上課外,教師大多數時間投身于社會活動,忙于兼職賺外快。不少教師把教育工作只當做職業和謀生的手段,而不是將其看為崇高理想的一項事業,對所從事的工作缺少應有的感情和社會責任。第二,藝術類學校的教師普遍存在重業務學習、輕思想教育的現象。教師主觀上認為自己的責任就是給學生教授專業知識和技能,幫助學生掌握一技之長以應對將來的就業需求,往往忽視了對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認為思想教育不重要或是思想教育由文化課教師培養。在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上不做正確引導,對上課遲到、曠課等違紀行為坐視不管,對學生校外的社交活動不做約束等教書不育人的現象普遍存在。第三,教師存在著教學水平和專業水平不平衡的現象。當前,高校師資水平在不斷提升,有很多科研水平和教學水平突出的教師,但需要關注的是,有些教師自身專業水平和教學水平不成正比,水平參差不齊[3]。有些教師自身專業能力非常突出,但教學能力平平,教學過程缺乏創新思維和靈活性,教學內容把握不準,教學方式單一,導致學生業務能力不強。也有一些教師雖然在科研、重大課題等學術成果方面成績不突出,但對教學精益求精,注重教學過程的創新和引導,因材施教,教學課堂活躍,教學效果非常好。(三)學校存在的問題。第一,隨著藝術類高校的快速發展和藝術市場化的推2018年8月動,造成學校疲于應對紛繁復雜的新問題,無暇顧及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不得不承認的是,藝術類高校有著重專業輕文化、重業績輕政治的特點,加之藝術類教師的社會實踐活動多,組織教師集體學習存在客觀困難,導致學校在復雜局面下難以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第二,大多數藝術類高校在組織架構的設置上,各項行政部門大多緊密圍繞教學、科研、藝術生產創作等專業領域展開服務,對于師德建設工作很少專門設置部門或配備相關工作人員,從而忽視了對教師的培養。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機制不完善,校方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形成有效的師德師風評估制度,更沒有激勵制度做保障,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流于表面,教育形式一成不變,師德師風工作起不到應有的效果,提不起教師的興趣,且越來越成為教師的“負擔”。第三,高校目前的職稱評審、職務晉升、年度考核等工作,重視教師科研、論文、藝術創作、社會獎項等學術成果,忽視教師本身“教書育人”的職責,這一現象導致教師群體為了評上職稱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科研、論文、課題等關乎自身發展的事務上,從而忽視了教學工作。有的教師甚至偽造論文、篡改數據、找人,嚴重違背了高校應有的嚴謹的學術氛圍和創新精神。第四,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重視理論忽視行動落實和監管。據了解,很多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主要內容和組織形式都是以座談、討論等理論學習為主,各高校有關師德師風的理論研究成果不斷涌現,但有悖于師德師風的現象仍然層出不窮。有些教師可以把理論知識說得天花亂墜,但行為舉止、道德修養卻不能和其成正比。教師的道德修養應該貫穿于日常言行舉止及整個教學過程中,因此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不能僅流于表面?!皩W高為師,德高為范”,在如今各高校狠抓師德師風的大形勢下,師德師風建設逐漸成為師資隊伍建設乃至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的重要一環,也對教師本身的德與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所謂“為人師表”,教師要堅守高尚情操,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在各個方面率先垂范,要做學生的榜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來教育、引導和影響學生。因此,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是一個需要不斷改進和提高的系統工程。
二、加強藝術類高校師德建設的策略
(一)貫徹好、落實好關于“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提升教師隊伍質量和水平指出:“廣大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倳浀闹v話點明了教師的角色與作用,為提高教師培養、培訓指明了方向。教師的視野有多寬,學生的視野就有多寬;教師的思想有多深,學生能夠達到的思想深度就有多深。要以師德師風建設為主要抓手,以學習講話精神為契機,進一步深化教師培養、培訓的改革力度,使教師道德培養能夠落到實處,拓寬教師培養的平臺,在重視學科專業教育的同時加強對教師思想政治、道德修養的提升,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4]。(二)高度重視,積極探索,建立良好的教師培養機制和有效的評價機制。師德是教師自我提升和完善的重要內容,師德建設是教師發展的內在動力。要把師德師風建設的外在需求與教師加強自身道德修養的內在需求結合起來,激發教師群體作為師德建設主體的積極性和良性動機。一是在組織架構設置上進行補充,派專人負責全院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規范工作流程,細化工作目標,為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提供標準和規范。二是建立良好的培訓機制,提升整體師資水平。一方面,高校要積極創造條件,鼓勵青年教師繼續深造學習,開展在職培訓、脫產進修及出國深造等多種形式的培訓,激發青年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以滿足青年教師的職業上升空間,優化教師學歷結構。另一方面,要創新培訓模式,定期組織教師學習,更新知識和觀念,明確師德要求,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三是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通過合理的評價體系,有效激勵教師將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重視起來,并參與進來。師德師風評價要注重學生評價、同事評價,還要注重教學和育人效果評價。同時,將師德師風考核作為教師年終考核、職稱評審、職務晉升的重要指標,獎優罰劣。另外,通過量化的、具體的評價指標來掌握教師的師德師風狀況,并及時反饋,促進教師不斷自我完善。(三)加強對師德師風建設的監管力度。師德是社會和人民對于教師的期待和需求,師德師風建設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現狀和它作為一項長期工作的復雜性,決定了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必須要有監督機制。一是成立由各個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師德師風建設小組,主要負責對師德師風工作進行調研、評估、檢查等,了解教師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況,將師德師風建設與教師的實際相結合,發揮制度上監督、情感上溫暖的作用。二是建立多層次的監督體系,形成領導評價教師、教師評價教師、學生評價教師的監管機制。這樣既讓師德監管體系更為多元,又能督促教師在教學和日常生活中不斷提升自我修養,注重培養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優雅的風度,更新思想觀念,完善道德修養。
三、結語
師德是衡量教師是否稱職的標尺,師德水平的高低關系到師資隊伍建設的水平和教學工作的質量,關系到學生的素質。加強藝術類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是高素質藝術人才培養的需要,更是國家藝術事業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童啟富.對加強高等藝術院校師德建設的思考[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0(6):98-101.
[2]張秋月.加強藝術院校師德建設培養德藝雙馨優秀人才[J].中國高等教育,2015(13):50-51.
[3]傅之平,吳明永.新時期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機制探析[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09,25(1):88-91.
[4]徐曉華.藝術院校師德建設的科學途徑[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3(6):171-173.
作者:方圓 單位:中國戲曲學院
- 上一篇: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探討
- 下一篇:初中教師師德建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