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示范作用研究
時間:2022-03-12 03:24:04
導語: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示范作用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在充分肯定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示范引領作用的同時,也分析了影響其充分發揮作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提出了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發揮師德示范引領作用提升的基本路徑:以鞏固與提升思政課教師師德示范引領作用為著力點來加強高校黨委對師德建設的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以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修養為重點來培育和宣傳思政課教師師德先進個人進一步凸顯示范引領作用;以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與鑄魂育人為使命來凝聚高校思政課教師與其他教師共筑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關鍵詞】新時代;思政課教師;師德;示范引領
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明確強調:“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1]就高校思政課教師而言,他們承擔著新時代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的關鍵職責。而是否能夠勝任這一關鍵職責,則前提在于思政課教師本身能否具有良好的師德,可否做到率先垂范。這是其一。其二,之所以將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稱之為思政課教師的“關鍵職責”,根本上在于高校思政課教師在所有高校教師中能夠起到師德示范引領作用。就是說,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狀況如何直接影響到整個高校教師隊伍的職業素質。
一、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示范引領作用分析
1、對整個高校教師隊伍師德水平的提升能夠起到關鍵性作用。強調教師是落實新時代立德樹人的關鍵,并進一步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六個要求”以及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八個統一”,這足以表明:新時代思政課教師的師德水平在整個教師隊伍中處于關鍵性地位。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中央圍繞新時代高校“培養什么樣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2]的根本問題,對新時代思政課教師的師德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一,強調新時代的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擔負起“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其二,要求新時代思政課教師必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其三,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教育目標。總之,新時代對高校立德樹人提出了新的任務要求,而作為擔任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思政課教師要在整個教師隊伍中充分發揮關鍵性作用,其師德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對于整個高校教師隊伍的職業素質有著新的推動和引領作用,具有示范引領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對大學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與全面而自由發展發揮基礎性功能。新時代對大學生在思想品德的塑造與自身全面而自由發展上,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特別是,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已經表明,進入強起來的新時代,大學生在物質生活不斷豐富和得以滿足的同時,更多需要的是精神世界或意義世界的富足,而實際上外界對于他們的精神觀照是較為有限和不足的。換句話說,大學生在普遍富裕起來后如何實現精神世界的進一步建構,確立起豐富和正確的價值觀則是新時代思政課教師必須回答和解決的問題。思政課教師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教學的第一人,可以最直接地接觸到大學生思想動態及快速地觸碰到他們的靈魂深處,從而以科學的價值觀對其原有的價值觀予以引導和糾正。盡管做好新時代鑄魂育人的工作是極為艱難的,但是思政課教師如果做到言傳與身教結合,能夠率先垂范,將以理服人與以情感人有機結合,那么這樣的艱巨使命同樣是能夠完成的。
二、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發揮師德示范引領作用面臨的問題及原因
1、一些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職業素養與使命意識有待進一步提升。新時代的思政課教師應當確立準確的職業定位,要深刻地認識到自身在立德樹人方面的關鍵性作用。擺正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職業定位,明確認識新時代思政課教師應當承擔的歷史使命。一些高校思政課教師沒有將新時代立德樹人的使命要求與自身職業素養的提升有機融合。一是,為了獲得課堂的“抬頭率”,一味地采取課件展示、影視播放和話劇表演,雖然課堂氣氛活潑生動,但在這個教學活動環節卻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政治性理論性,難以將內蘊的思想闡釋清楚,大學生依然難以確立起堅固的價值觀,不注重理論的學習與講授,對大學生的關心也沒有形成一定的機制體系,僅僅呈現在課堂的表演上。二是,習慣于抽象的理論說教,不注重理論與新時代大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需要予以結合,價值觀教育的課堂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變成了部分思政課教師高高在上進行說教的講座,并以大學生不識貨為借口來維護所謂的立場,并沒有意識到自身使命擔當的艱巨性和職業素養提升的緊迫性,所講授的知識脫離了實際。2、個別高校思政課教師在言傳與身教方面未能達到有效無縫對接。個別高校思政課教師注重知識講授,做到了以理服人,但是卻難以做到身教。缺乏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自身道德信仰的業務能力,對“言傳身教”、“身體力行”的認識不足。一是,一些高校思政課教師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常常能夠以縝密的邏輯分析和熱情的授課態度感染學生,讓學生信服,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的“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3]但是,有個別思政課教師卻沒有做到率先垂范,作風修養上欠缺,說到底是因為這些教師并沒有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自身的道德信仰,自律性不強。二是,一些思政課教師特別重視情感教育,對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很關心,本身也十分重視以情感人和以情動人,然而對待家庭及周圍人卻表現出另一面,甚至認為盡力愛學生就是合格的思政課教師,對于家庭與朋友可以舍棄,顯然是錯誤的情感教育觀念。
三、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發揮師德示范引領作用提升的基本路徑
1、以鞏固與提升思政課教師師德示范引領作用為著力點來加強高校黨委對師德建設的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高校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意味著提升新時代思政課教師師德示范引領作用是學校工作重要抓手之一,應當以加強高校黨委對師德建設的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其著力點在于,一是,校黨委領導班子在設立思政課教師及教學工作的專門負責人基礎上,圍繞新時代師德建設需要,形成以思政課教師師德為引領的高校師德建設氛圍,同時以制度性的要求對其予以保障,形成常態化規范化的機制體系。二是,由校黨委動員組織黨政領導、專家學者和學生代表為主要構成的聽證制度,專門制定思政課教師師德評價與考核機制,學習北京、上海等高校的師德建設及示范引領作用發揮的經驗,并制定相應的政策性、制度性、獎勵性的制度措施。2、以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修養為重點來培育和宣傳思政課教師師德先進個人進一步凸顯示范引領作用。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新使命對新時代思政課教師師德修養提出了新要求,思政課教師必須成為學習型教師,為此,需要從以下方面努力。一是,加強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宣傳工作,充分發揮思政課教師的先進典范和榜樣效應。高校要積極加強對思政課教師先進個人和集體的宣傳與獎勵,為其提供平臺展示師德示范引領作用。特別是,要尋找和樹立思政課教師典范,宣傳其先進事跡和個人魅力。二是,要進一步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師教育培訓活動。高校應當圍繞新時代師德建設的新需要,重點對高校思政課教師加強師德素養的培育與提升,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師德示范引領作用。3、以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與鑄魂育人為使命來凝聚高校思政課教師與其他教師共筑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強調新時代高校要肩負起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進而“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高校思政課教師與其他教師應當同時肩負起這一重大歷史使命,將立德樹人與鑄魂育人的新要求融入到教育教學全過程,與其他專業課及實踐教學共同融合,形成新時代的大思政格局,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鑄造強大的精神動力。一是,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以進一步加強自身師德素養。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和宣傳者,應當積極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內涵和精神實質,認真領會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以扎實的理論功底對理論的內在邏輯進行學理性闡釋。二是,高校需要進一步為思政課教師與其他教師提供教學、科研等方面交流互動的機會和平臺。高校應當以“共筑中國夢”為主題,將師德師風作為系統性工程進行建設。要營造良好的師德建設校園氛圍,充分地發揮思政課教師師德示范引領作用。思政課教師可以深入非思政課堂,了解新時代各專業學生的思想動態,從他們精神世界發展的新需要著手,對自身師德予以有效的提升,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率先垂范。
【參考文獻】
[1]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人民日報[N].2019-3-19.
[2]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9.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作者:黃婉薇 單位:西安科技大學
- 上一篇:班主任師德修煉情感支持問題分析
- 下一篇:提升青年教師師德魅力的途徑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