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思想道德論文
時間:2022-09-11 04:31:25
導語:留守兒童思想道德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在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梳理中,捋出留守兒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
然而細細分析,首先我們會發現,這二十四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為三個維度:一是國家形象,即要求我們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二是社會氛圍,即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三是公民素養,即養成“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品質。在這三個維度中,“國家形象”“社會氛圍”是需要政策制度、強制手段去維護的,而“公民素養”卻多以教育來實現。其次我們還會發現“公民素養”的八個字,代表著四種訴求“:愛國”是公民對國家的認同,是國家凝聚力的一個體現,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家的行為;“敬業”是一種職業操守,一種盡心盡職的體現;“誠信”是公民與人相處的根本,是公民品行的外顯,也是社會穩定的基石,“誠”即誠實誠懇,主要指主體真誠的內在道德品質;“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體“內誠”的外化。“誠”更多地指“內誠于心”,“信”則側重于“外信于人”,誠信被中華民族視為自身的行為規范和道德修養,形具有豐富內涵的誠信觀。“友善”則是倡導朋友之間要親近和睦。從“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梳理中,我們就可提煉出當下留守兒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內容———“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在這基本內容中“,誠信、友善”則成為核心。
二、在價值觀與教育網的整合中,搭建留守兒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框架
當下,關于留守兒童思想道德的教育主要存在于學校,而針對留守兒童思想道德的教育方式,則多以“說教”的方式。此時,我們迫切需要一個留守兒童思想道德的教育整體框架,需要一個長效路徑。
首先,從渠道角度來說,我們要形成一個立體的教育網絡。針對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一我們要利用或設置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的課程體系,將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教育變成常態化與常規化。二我們要開展專題教育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于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讓留守兒童在潛移默化之中習得寶貴的思想營養。三強化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日常養成。日常生活實踐是留守兒童思想價值觀形成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充分挖掘留守兒童日常生活中的積極因素,引導他們探究生活的意義、思考人生的價值,從而自覺轉化成人生指南。
其次,從教育方式來說,我們要形成一個完備的教育過程。在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實踐中,我們教師常常以“說教”的方式進行,這種方式的收效是微不足道的,要知道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的形成不是一蹶而就的,它的形成需要經歷“理解、認同、踐行、反思、納入”五個過程,在這五個過程中,既需要我們的解讀引領,又需要留守兒童的踐行反思,更需要留守兒童的納入自己思想體系,為此我們要形成一個完備的教育路徑。用社會主義價值觀引領留守兒童思想道德成長,既是一個時代的需求,又是一個教育的突破,更是一個價值的認同,我們只有秉承科學發展觀,基于國家社會的需求,基于留守兒童成長的規律,才能幫助留守兒童實現思想道德的成長。
作者:呂大洪單位:江蘇省洪澤縣東雙溝中心小學
- 上一篇:高校思想道德論文
- 下一篇:青少年同輩群體思想道德論文
精品范文
10留守兒童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