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學生思想道德論文

時間:2022-02-04 04:45:05

導語:職校學生思想道德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校學生思想道德論文

1職校學生道德缺失的直接原因是學校有效教育缺失

學校有效教育缺失是造成職校學生思想道德的缺失的重要原因。近十年來,我國應試教育模式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期,學生每日生活在書山題海中,學校和老師只看見學生的考試成績,甚至用考試成績來衡量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忽略了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心理教育。結合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習上,高中時期學習成績屬于中下等,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扎實的知識基礎;思想上,不追求上進、以自我為中心;心理上,有輕微的自卑傾向,自信心缺失;行為上自由散漫;家庭環境方面,三分之一以上的學生家庭情況一般都比較復雜,父母離異、單親等情況較多。面對這樣一群情況比較復雜的學生,高職院校的教育責任中育人要重于教書,學校和老師要先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對學生實行正確的思想道德教育導向以及適當的心理教育輔導,加大學校在思想道德和心理教育等軟環境上的投入。

2職校學生道德缺失的根本原因是評價標準滯后于道德水平的發展

如何判斷當今時代職校學生的道德是提高了,還是降低了,首先就必須弄清楚評價標準是什么,評價標準不同,判斷的結果也就不同。現在看來,目前我們不自覺使用的兩個評價標準可能已經不適合現如今的職校學生了。其一是已經過時的評價標準,即用舊時代的標準來衡量現如今職校的學生。隨著國家的進步,社會的發展,道德的評價標準也在不斷的變革,道德標準也要與時俱進。其二就是用高標準嚴要求的評價標準去衡量。

3職校學生道德缺失的主觀原因是個人基本素養降低

現如今的職校里,遵紀守法、孝敬父母、文明禮貌仍然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工作,但是少數學生的道德敗壞行為影響職校學生的整體形象。近年來的高校擴招以及激烈的招生大戰,使許多職校都降低了入學的招生分數標準,學生的道德水平也參差不齊,甚至一部分學生在人格和道德上存在缺陷——集體主義觀念淡薄,自我約束能力差,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不顧集體、國家利益,把個人利益放在首位,沒有集體榮譽感,認為學習是為了個人“前途”或為“家長爭面子”,很少有人會將自己的命運前途與國家的未來聯系起來,學校又沒有給予這方面足夠的重視,時間長了,各種問題就逐漸暴露出來了,于是出現了一些“品質敗壞”的學生。

4職校學生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是市場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道德水平的發展和經濟水平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已經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但是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和西方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滲透下,我國社會的整體道德水平都呈現出下降的現象,從國內屢見不鮮的“不敢扶老人過馬路”現象,到國外媒體報道的中國游客素質低下等一系列事件,都反映出我們社會道德的現狀。在市場經濟追求利益最大化、利潤最大化的情況下,極端利己主義的現象已經大大增加,因為市場經濟社會本身是一個物質化的社會,沒有人能脫離這個物質社會。

5職校學生道德缺失的間接原因是社會大環境的影響

社會上存在相當大的一部分人一味地指責當今的大學生道德素質低下,不尊老愛幼、不文明禮讓、嫌貧愛富、拜金主義、性行為開放等等,殊不知當今大學生的行為就是我們當今社會行為的縮影。當今社會上不講誠信的人、鋪張浪費的人、耍小聰明的人比比皆是,很多人缺乏理想信念、缺乏責任感、缺乏誠信。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職校學生,多多少少都會受影響。培養職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社會、學校及家庭個人等各個方面的因素形成合力,協同努力、配合育人,形成人人關心、人人參與高職院校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局面。我們要認真了解高職院校學生思想道德缺失的原因,不斷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精神生活水平和綜合素質,共同筑起道德的銅墻鐵壁,從而喚起當代高職院校學生的時代使命感、榮譽感,使之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優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者:姜濱單位:北華大學師范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