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探析

時間:2022-05-07 08:26:40

導語: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探析

【摘要】小學品德社會教育的創新改革,著力點在于創新教學方法,構建開放式多元化的品德課堂。翻轉課堂作為新的教育理念,在品德教學中的構建,是對品德課堂的優化與調整。本文從課前環節的自主學習、課堂環節的互動教學、課后環節的教學拓展三個方面,闡述了翻轉課堂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中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翻轉課堂;構建策略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是小學教育發展的“主旋律”,也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思想品德作為小學課程體系中的重要課程,是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行的重要途徑。在傳統思想品德教學中,僵化、枯燥的品德課堂,弱化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灌輸性教育引導難以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改革亟待推進。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強調“生本”理念的踐行,為學生搭建開放式多元化的課堂,促進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是有效品德教育實現的重要措施。在筆者看來,翻轉課堂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中的構建,應切實開展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課前環節:立足教材、制作視頻,展開自主學習

翻轉課堂的構建,著力于生本理念的踐行。通過課前環節的自主學習,為課堂互動環節的推進,創設良好的前提條件。在課前環節,教師要緊扣教學內容,契合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制作10分鐘左右的短視頻,用于學生的課前自主。短視頻內容包括了教材的主要內容,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對知識進行自我的認識與理解。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自學可能會遇到問題,對于知識內容的不理解、疑問等,都可以成為課堂互動的驅動因子,成為教與學互動開展的重要課堂資源。因此,視頻的制作十分重要,要求教師一是要把握教學重點內容,能夠以視頻自學的方式,實現學生有效自學;二是契合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以視頻自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三是課前自學是學生形成知識理解,并發現問題、產生疑問的過程,視頻中“問答”情境的創設,可以更好引導和激發學生自學欲望,為課堂互動教學的搭建,創造良好條件。

二、課堂環節:以生為本、課堂互動,促進有效學習

課堂互動式開放式課堂教學的體現,也是生本理念的具體踐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基于學生自學的情況,展開多樣化教學。通過情境教學、任務驅動式教學,實現教與學的互動性。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問題、疑問,可以成為課堂教學的驅動因子。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中,解決問題,進一步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對于小學生而言,互動式品德課堂的構建,應注重課堂的豐富性,通過游戲互動、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學生通過生活化的情景體驗,去更好的感知知識,將知識內化成為思想行為。例如,在“生命需要呵護”的課文教學中拓展出“我們的生命”的德育教學,學生們在自學中對于“生命的偉大”缺乏理解,在他們的生活視域中,“生命的偉大”沒有具象的體現。為此,教師在課堂互動中,為了更好闡述并強化學生的理解,教師組織開展了的情景教學,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扮演“孕媽媽”。孕媽媽在家庭生活中,為了孕育健康的小生命,付出了太多、太多。孕媽媽需要吃很多很多的飯,確保小生命的發育;出行需要小心翼翼;上下樓梯很吃力;晚上睡覺經常醒來……通過角色的扮演,讓學生們懂得“生命的偉大”,更加懂得父母的艱辛。因此,在課堂互動中,不僅強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讓學生懂得“感恩”,將感恩教育滲透其中,并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課后環節:歸納總結、拓展學習,鞏固學習成果

課后環節是翻轉課堂教學的重要部分,是提高教學質量、鞏固學習成果的重要環節。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形成自我的思想認識。思想品德教育在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并內化成為行為規范。因此,一是教師立足教學內容,對課堂知識進行全面梳理,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在歸納總結中,更好地體現品德教育中的思想價值元素;二是立足課堂互動的學習成效,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同時,也可以通過自我的生活實踐,去習得思想品德知識。如,在“珍惜我們的生命”的課文教學中,拓展出“家人的愛”的德育教學,教師將課堂延伸至學生的家庭生活中,讓學生帶著這一德育主題,去觀察生活中的點滴細節,并在課堂上進行交流總結;三是以學生為主體,展開課堂討論,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去更好理解知識,并培養發散思維的空間。對于小學生而言,對于思想品德中行為規范、思想品質的認識比較狹窄,但通過正確的引導,并逐漸的培養,可以在思想行為上內化成為一種不自覺的行為習慣,影響其一生。

總而言之,小學生處于個性發展的特殊階段,品德與社會教育的有效開展,是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行的重要途徑。在筆者看來,翻轉課堂在小學品德教學中的構建,是對傳統教學方法及理念的創新,為品德教學創建了開放式多元化的課堂環境。通過課前環節的自主學習,激發并促進學生的興趣;基于課堂環節的互動教學,盤活品德課堂,促進學生有效學習;依托課后環節的教學拓展,鞏固學習成果,實現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章欣.基于任務的漢語翻譯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5(04)

[2]劉曉艷.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教書育人(理論版),2017(06)

[3]宋巧玲.小學德育教學生活化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6(18)

作者:龍錦輝 單位:廣東省湛江農墾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