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道德建設規律研究
時間:2022-12-14 10:26:06
導語:高校思想道德建設規律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高等教育管理科學為指導,根據我國高等院校大學生的實際,研究了其保障機制的內涵和構建原則,分析了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機制的現狀,并論述了構建適應新形勢下師范院校理科思想道德建設保障機制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總結新形勢下師范院校理科生成長發展的特點,全面系統地論述了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思想保障、組織保障、隊伍保障、制度保障、物質保障和環境保障等方方面面,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成為更適合師范院校理科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機制方面的保證。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具體化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保障,為師范院校理科生思想道德建設提供組織保障;加強隊伍建設,完善工作制度,增加經費投入,營造良好育人環境,通過構建學校、家庭和社會和諧互動運行的教育機制,為師范院校理科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環境和制度保障設計具體實施步驟。
關鍵詞:理科生;思想道德;機制成長
一、研究背景
2016年,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回答了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具有很強的戰略性、思想性和針對性,是指導做好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綱領性文獻。新形勢下,結合本課題組的優質資源和時展機遇,展開在新形勢下高校師范類理科生成長發展特點和思想道德建設規律的探索。
二、國內外大學生的思想教育現狀
高校對于思想教育理論的研究普遍深度不足,有些高校關于思想教育還停留在表面的階段,從2007年的“彭宇案”到網絡輿論的“道德綁架”行為,高校在結合時事的教學中只有引用,沒有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只是淺顯地告訴學生如何正確對待此類事件,對此事的發生原因和社會現實沒有進一步的探討,使得學生只知道事件的錯誤性而沒有認識到事件的社會性。目前高校在進行思想理論教育時,以班級授課為主體,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教學方法的單調和乏味導致了教學的僵化,使得學生對思想教育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惡和排斥心理。目前雖然有些教育學者提出了新型教育方法,但是學生對于思想教育的看法仍然沒有較大改觀。高校對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層次性缺失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思想道德教育應該是每一個教師在課上都應該開展的,但是現在的教師在授課時只教專業課程,不涉及和專業無關的課程內容。鄒太龍在《高校德育層次性研究》一文中指出,中小學德育“成人化”傾向和高校德育“幼兒化”傾向,“越俎代庖”現象時有發生。高校的思想教育內容對于18歲以后的學齡段的學生來說略顯淺顯,中小學思想教育內容對于18歲以前的年齡段的學生來說略顯深奧。所以就造成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錯位。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整個國家的思想教育的成果。(1)美國式思想教育。美國高校采用間接式思想教育,即充分利用通識課程的教育方式。所謂通識教育,功能類似于我國高校的公共課程設置。通過講授國家歷史、人文、自然及社會科學等相關學科及專題,并在其中加入思想教育的有關內容。在授課過程中,尤為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筆者認為,這是美國之所以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和強國的重要基石之一。但是,美國思想教育也存在問題和弊端,如種族主義問題,這也和美國現行的教育體制和政治機制脫離不了關系。(2)英國的思想教育。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打造的是“三有公民”,即民主,文明和平等。英國樹立了英國皇室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政治統治角色,結合紳士風范,要向民眾傳遞一種表率作用,進而推動國家整體向前發展??梢哉f,這一做法,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收到顯著效果,和美國存在共性的一點是,他們都推崇在高等教育過程中樹立科學精神,這也是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但是,我們同樣可以看到,其思政教育的弊端也同樣明顯,比如存在過于追求楷模的自律性,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敢或不想去尋求突破與創新,因循守舊、吃老本等問題,因此,目前的發展已明顯落后于歐美其他國家。(3)日本的思想教育。日本的思想教育,簡單概括來說,即“共性教育”。但在共性教育過程中也結合武士道精神教育。在年輕人群體中,提倡熱血、奉獻、集體觀念等概念。日本政府重視通過社會組織、社會機構和社會活動對社區成員進行有組織的教育實踐活動。同時,日本政府也極其重視家庭教育,通過父母對孩子的言傳身教進行思想教育。
三、研究意義
通過研究師范院校的理科生成長發展特點,有利于發現現有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論的不足。目前提出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論還不夠完備,有些理論并不能適用于所有的高校學生。在理論探索中將研究對象細化,找出理論共同點,完成思想道德教育理論體系的建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加強對高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一方面,提升高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標;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倡導的內容,涵括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和任務指向。無論是在內容層面上,還是在目標層面上,提高高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都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需要。了解了高校師范類理科生成長發展特點和思想道德建設規律,有利于為高校學生制定更加符合實際的思想教育課程,可有效地把大學生的夢想與全社會的思想共識緊密聯系起來,促成大學生把個人夢想融入偉大的中國夢想之中。以往對于師范院校理科生思想道德建設規律的研究,主要是在調查研究基礎之上進行的理論分析。而本課題從實踐出發詳細論述了在新形勢下,當代師范院校理科生成長發展的特點,致力于提高和改善思想道德教育水平,開創師范院校思想道德教育新局面,選題獨特。本課題的創新之處主要為:(1)立足新形勢影響下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設和探索,結合師范類理科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在觀念、內容、機制、方法等方面的現狀,選擇優秀學生,為眾多學生樹立先進榜樣,通過思想道德修養的再教育,來譜寫師范院校理科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新篇章。(2)選擇研究對象為“當代的”X師范大學理科生,研究對象比較新穎,同時也為以后的思想道德建設的探索分析提供了可參考的根據。在提升師范類理科生思想道德素質有效途徑的基礎之上,大力宣揚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其融入學生管理工作、公寓管理工作等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引領其進入新形勢下的第二課堂。
本課題參加人員均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均有做師范類高校學生干部的經歷,其中幾位本科生也都是長春師范大學物理學院學生組織中部長級精英,具有豐富的學生工作經驗,他們既是研究者,也是研究對象,這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保證。
參考文獻:
[1]田歧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基本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7.
[2]萬春香.論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5(1).
[3]李雪章.當代中國大學生精神動力培育研究[D].云南大學,2016.
[4]黃海.通識教育背景下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
[5]張悅.新形勢下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
[6]樊敏.論新形勢下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引導與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41):84.
[7]鄒太龍.高校德育層次性研究[D].西南大學,2015.
作者:張超 單位:長春師范大學
- 上一篇: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綜述
- 下一篇: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執法探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