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學校德育工作實踐與探索

時間:2022-12-26 09:12:07

導語:技工學校德育工作實踐與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技工學校德育工作實踐與探索

技工學校作為特殊的教育機構,其目的是培養技術型的人才。其教育理念、體制的特殊性也意味著在開展教育時,教育者應與傳統教育區分開,創新教育形式,這是推動技工學校教育的關鍵。本文就新形勢下技工學校德育教育的實踐與探索進行研究,從目前教育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問題原因的分析和對新形勢的技工學校德育教育的探索這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一、開展德育工作的現狀

(一)課程內容單一枯燥。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老師過分正式的上課方式沒有互動的教學,把學生當作沒有情感的學生,一味地“填鴨式”教學,使學生對課堂內容失去興趣,只注重知識點的闡釋的方式讓他們感覺課堂內容枯燥無味。這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學生并沒有去接受教師傳授的內容,從而無法實現教育的目的,這些是德育工作開展不順利的原因之一。(二)學校的重視程度不夠。在技術學校,教師過于看重技能的學習,旨在學生能學有所長,擁有一技之長方便就業。這種過分看重技能學習的理念是造成德育實施過程受到阻礙的原因之二。無論是高等學府教育還是技術型學校教育,教育的核心是讓學生德、智、美、體全面發展,只有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才能真正服務于社會,報效祖國。因此,學校應該重視德育,讓學生成為一個有高尚靈魂的人,而不是只為了生活奔波的人。

二、問題的分析

(一)社會因素。現在社會充斥著金錢至上、權利至上的壞的社會風氣,這類不好的影響也會傳播給學生。技工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注重實踐,尤其是社會實踐。因此,他們比更多地高等學校教育的學生更早地接觸社會。社會對他們的影響必定更多,在一些不好的社會風氣影響下,德育工作的開展必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二)教育環境。環境對于教育是必不可少和重中之重的,好的教育環境能大大降低教育的難度,有利于教育的實施和開展。技工類學校的德育在教育環境方面是十分欠缺的,技術學校的學生大多由于高考的失利而選擇了技術學校,他們容易給自己灌輸失敗者的思想,因此,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內心會較為抵觸。此種教育環境也不利于學生身心的成長。因此,學校在開展德育的過程中,首先要引導學生觀念上的轉變,營造好學習的氛圍,才能有效地實施教育。(三)家庭、學校與學生的聯系。技術學校的學生大多已經能在學校中獨立成長,因此,導致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家長、學生與家長三個方面的溝通不暢。教師只關注與傳輸知識,學生主要接受知識,而家長負責學生的生活起居。這種單方面的沒有溝通的教育方式使德育的實施性大大減弱,學生像學習知識點一樣去學習思想教育,并沒有真正理解德育的內容,造成了此類教育有時甚至是無效的情況。

三、對德育工作的探索

(一)創新德育工作實施的內容。德育的教育方式不能像學習教科書上的知識點一樣去學習,知識點可能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漸漸淡忘,但德育運用于學生的整個生命歷程,正確的道德標準是引導學生走向成功道路的關鍵,也是對社會的負責。因此,學校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要創新教育的方式。例如,校園實踐活動(無償獻血等),或者學校開展德育主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德育的內涵,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規范自己的行為,提高自己的道德。(二)健全評價體系。評價體系是教育實施過程中的檢察機關,健全教育評價體系有利于德育工作的推進。評價體系可以促進學生對德育的學習,有獎勵、有對比式的評價方式能讓德育工作開展得更加有效。健全評價體系也是對學生德育教育的記錄,有利于學生進行反思和總結,也有利于家長對自己孩子的了解。(三)提高教師的德育水平。教師的德育水平直接決定著教育的導向,是推行德育的關鍵,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社會與國家的發展。教師是德育工作的倡導者,教師德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老師應當以身作則,做學生德育的榜樣,對自己高要求、高標準。除此之外,學校要時常監督教師,開展德育檢查工作,提高教師的德育水平。因此,學校在進行德育的過程中,首先要注意到學生群體的特殊性,改變德育的方式,其次要創新德育工作的方法,讓學生主動學習德育方面的知識,成為有高尚道德的人才。切實落實好德育工作,為國家培養高道德的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項鎖.新形勢下技工學校德育工作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3(14).

[2]劉義務.中職學生素質教育讀本[M].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亓文諾 單位:昌樂縣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