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時間:2022-05-18 11:02:37
導語:簡述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師職業是為國家培養人才的職業,現代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三大職能,這說明高校教師不僅要承擔教書育人的任務,還要承擔相關的科學研究,服務于社會,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發展的任務。“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知識越來越成為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人才資源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中國的未來發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歸根結底靠人才,人才`培養的基礎在教育。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基本途徑,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工程。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是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主體,從事教育活動作為社會的代言人,必須加強自身的責任感,提高自身修養,以身立教,為人師表,不斷豐富自身的學問,做到知深淺出,擔負起傳播文化和培養人才的重任。大學作為培養高級人才的機構,高校教師面對思想活躍、精力充沛、情感豐富的學生,更應加強職業道德,不僅傳授給學生專業的知識、技能,更應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高校教師擔任科學研究的責任,其立足于科學研究的前沿為科技的創新提供理論和實踐基礎,可推動科技的創新和社會的發展,這要求高校教師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淡泊名利,踏踏實實做研究,不在學術上弄虛作假,以嚴格的職業道德要求自己,端正師德師風,擁有嚴謹的治學精神和務實、創新精神,若高校教師追名求利,在學術上弄虛作假,不僅浪費國家給予的資源、財政支持,更會給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3條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著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這說明了教師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高等學校的教師在大眾眼里代表的是有知識、有文化的高級知識分子,其一言一行都具有更大影響力,不僅要承擔教書育人的任務,還要承擔相關的科學研究,服務于社會,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發展的任務,這要求高校教師必須積極向上,全面提高自身發展,注重職業道德的加強。
二、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對學生成長十分重要
高校教師相對中小學及高中教師面對的是和中小學生在身體、心理、知識接受能力等方面有很大差異的青年。據統計大學生年齡一般在18-25歲,屬于青年的中期和晚期,這一時期學生的身體發育逐漸成熟,情感認知逐漸加強,具有精力旺盛、思想活躍、情感豐富等特點,這要求高校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成長,不偏頗不歧視,一視同仁,努力開發學生的潛能,為學生做出正確的榜樣,另在中小學學習的基礎上,大學生有自己的思維和判斷,對新信息和新知識的需求渴望增加,這要高校教師必須堅持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滿足學生的求知心,此外大學生在這一階段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定型時期,但由于年齡和認知的限制,大學生的認知和辨別能力有限這需要高校教師正確的加以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思維和判斷能力,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如若高校教師沒有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他將靜不下心來教書,潛不下心來育人,無法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無法為人師表,無法給予學生以正確的指引,教師與學生朝夕其身不正相處也將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處世觀,學生無法學到所需知識,無法發揮其潛能,無法學會如何做人,所以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對學生成長十分重要。
三、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對教師自身十分重要
2007年9月9日總理在與北京師范大學師范生座談時指出:教育事業是人類最崇高的事業,教師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但由于培養人才所需時間長,教師的工作不能馬上見效,也就是說教師的付出需要若干年后才能有結果,才能收獲,另教師在八小時工作后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基本是無償的,加之教師收入不高并固定,很多教師在這種長期重復的工作中逐漸感到疲倦、迷茫或者麻木,他們將自己視作知識的搬運工,照本宣科的灌輸給學生,對學生提的問題不感興趣,失去上課的樂趣,將上課視作是煎熬,面對繁重瑣碎的教學任務和激烈的競爭時無法靜下心,無法緩解自身的壓力,造成惡性循環造成教學越來越枯燥,滿腹牢騷,無法獲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無法和同事友好相處,無法獲得領導的欣賞,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我們加強自身職業道德建設,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為從事教育活動提供內在動力,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把自己當作學生的引路人,當學生取得成績時我們將獲得巨大的喜悅和成就感;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提升教育能力、教學能力和研究能力,把教師平凡的工作看作自己人生最大的樂趣,這樣面對學生、在教室我們才能感受自己存在的價值,才能感受教學的情懷,激發教學熱情,同時把自己看作教育活動的研究者,在教學中不斷反思和總結,這樣自己才能不斷進步,不斷完善;注意職業倫理的加強,教師的做事與做人、教書與育人緊密聯系在一起,在工作中正確處理與學生、與同事、與家長等之間的關系,緊守行為準則和道德底線的要求,我們才能在職業道路和人生道路上走的更遠;加強人格的提升,我們需要時刻謹記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有不斷提升自身修養,擁有高尚的人格,才能感染學生和正確的引導學生,贏得學生的欣賞和尊重。
高等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不僅與教師自身及其職業發展息息相關,更關系著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及學生未來的成長,選擇作為一名教師就要以崇高的職業理想為動力,不斷地鞭策自己勇往直前,切莫懈怠;不斷地激勵自己提高完善,莫忘初心;不斷地提醒自己謹記職責,莫忘師德。
參考文獻:
[1]韋冬雪.高校師德修養實用教程[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
[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M].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作者:趙帥 單位:三亞學院健康產業管理學院
- 上一篇:鄉土資源在學校德育的應用
- 下一篇:淺談記者的職業理念與要求
精品范文
10簡述教學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