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質量分析論文
時間:2022-05-17 03:57:00
導語:德育教育質量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面對新形勢,我們對普通中學如何搞好德育工作、盡快提高教育質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逐步找到了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新路子。經過幾年的實踐,取得了一些成績。下面談談我們的具體做法和體會:
一、提高認識,確立德育為首的地位
中學階段是青少年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也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人生道路的基石能否在這個階段筑得牢固、扎實,關系到一個人一生今后幾個階段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德育是關系到辦什么學校、培養什么人的大事。
那種智育是硬指標,德育是軟任務、片面追求升學率,一俊遮百丑的做法只會與我們辦社會主義學校的指導思想背道而馳,是要不得的。我校黨支部及行政領導班子充分認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由政教主任、團委書記、政治課教師和級段長參加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研究學校德育開展情況并指導貫徹實施,多次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中共中央《關于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通知》和《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以及《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通過學習提高認識。大家一致認為:提高升學率是必要的,但如果不重視德育工作,就不會有良好的校風和學風,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提高教育質量。因此,必須堅持德育為首的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認識統一了,目標明確了,我校黨支部及行政領導班子明確指出:全校的教職員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各個部門都要做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時時想著育人,事事為著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學和一切活動之中。幾年來,我校積極探索德育工作的規律,把德育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從內容、形式、考核、評估等方面建立了一套較完整的體系。這都充分體現在我們制定的《德育大綱實施細則》和《信陽市九中實施“中學德育大綱”的整體規劃》之中。
二、建立德育系統工程,克服隨意性
1.德育內容系列化
我們堅持從學校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出發的原則,把德育工作的廣泛性和先進性、階段性和全程性結合起來,由低到高循序漸進,實行各年級全程系列教育。
各階段的德育任務是:對初一學生主要進行集體主義教育。通過召開“邁好中學第一步”、“我愛班集體”、“我為集體添光彩”等主題班會,把德育落到實處,教育學生從愛班集體、愛學校、愛同學、愛老師、愛父母、愛家鄉做起,從小就培養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祖國的思想意識。每年招收的初中一年級新生,剛進校就開始軍訓,增強他們的集體組織觀念和紀律性,教育學生好好學習解放軍的好思想、好作風,懂得珍惜集體榮譽。同時以《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準則,進行養成教育,由政教處組織檢查落實,開展爭創“文明班集體”和“先進班集體”競賽。以行為常規訓練為起點、以愛國主義教育為基儲以集體主義教育為核心,不斷強化德育工作。
對初二學生主要進行革命理想教育,并結合進行青春期教育和法制教育。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團委創辦了“中學生團校”,有組織有計劃地分期分批對學生進行入團前的輪訓,學習共青團基礎知識,熱愛共青團,爭取加入共青團。我校還實行了預備團員制,注重搞好團隊銜接。同時,政教處組織力量,對學生開展青春期教育,分男、女生進行青春期生理知識、生理衛生及心理衛生教育,對這一復雜年齡段的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讓學生懂得自尊、自愛、自強,用雷鋒等榜樣來激勵學生,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坐標,譜寫好青春的序曲。以身心發展和個性發展教育為基礎,以道德修養和理想教育為核心搞好德育工作。
對初三學生主要進行民主法制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初三是學生在初中階段的最后一年,這一學年的結束,也就意味著學生受九年義務教育的結束。面臨學生的分流,我們強化愛國主義和國情教育、近現代史教育,使學生明確自己所擔負的歷史重任,自覺地把個人的前途與國家的命運結合在一起,激發愛國之心,立報國之志,成建國之才。進行民主法制教育,使我們的中學生學法、知法、懂法、守法,成為遵紀守法、全面發展、學有專長、有理想有抱負的合格中學畢業生。總之,使學生走出校門之后,無論是升學還是就業,都要熱愛社會主義祖國。
通過三個階段的德育工作,形成了我校中學生由低到高的一條思想品德成長軌跡,實現了德育內容的系列化。
2、管理考核制度化
德育工作既然是一項系統工程,就必須建立健全與之相應的管理體制和考核辦法,使之逐步規范化、制度化。1991年我校根據《中學德育大綱》制定了“信陽市九中實施《中學德育大綱》的整體規劃”和一整套德育管理系列考核制度。
其中包括“德育領導小組工作條例”、“教務處德育工作考核條例”、“班主任德育工作考核條例”和“班級綜合考核條例”等。每個條例都有具體的要求和標準,100分,由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進行檢查考核。并把達標和評先結合起來,凡德育工作達標的個人,可優先評為先進工作者;達標的班級可優先評為“文明班集體”或“優秀班集體”。考核結果記錄存檔,作為今后各項工作考核的主要依據。
同時,我校還把《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納入學生德育行為量化考核之中,制定了學生德育量化考核辦法。把德育成績和操行等級納入評尋三好學生”、“文明學生”、“進步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共青團員”和發展團員的條件。學校做到了德育考核有章可循,評估有標準可依,克服了過去德育工作的隨意性。
三、開放搞活,形成網絡,全方位開展德育工作
當今世界上,爭奪接班人和新技術革命兩大挑戰,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和滲透到家庭、學校、社會各個方面,因此,德育工作就顯得要為重要。我校領導班子深刻認識到在新形勢下要抓好學生的德育工作,只靠學校單槍匹馬干是不行的,必須緊緊依靠社會和家庭的力量,齊抓共管才行。要打破從前封閉式的教育體制,開放搞活德育,建立德育工作網絡,把家庭和社會教育納入學校德育整體教育軌道,把校內教育延續到家庭和社會。
在學校德育工作主陣地上,德育領導小組,每月召開一次會議,研究德育工作。全校教職工人人做德育工作,尤其是班主任,更是要負責定期或不定期的召開由副班主任、科任教師參加的班級教導會,分析交流學生的學習、思想、紀律等各方面的情況,努力使學生的思想品德、紀律、學習都達到班級目標管理的要求,各年級由級段長負責定期召開級段教導會和工作會,結合學校德育實施細則中對各級段的目標要求,檢查落實情況,并及時向學校德育領導小組匯報。學校各處室都要結合各自的工作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形成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的格局。
我校于1988年建立了“家長學校”,各年級各班選擇關心教育事業,關心學校,關心孩子的家長成立了家長委員會,經常與班主任聯系,及時提供德育工作信息,并總結推廣家教經驗,讓所有家長,共同關心孩子健康地成長。我們還給每位家長訂了“家長學校”教材《家教之友》,深受學生家長的喜愛,也給家庭中開展德育工作提供了一個好幫手。在抓好“家長學校”的同時,我校又成立了有機關干部、部隊首長、勞動模范、居委會負責人參加的“校外教育委員會”,研究指導德育工作以及協調備方面的關系。充分發揮他們的宏觀指導和家長、教師的微觀教育作用,形成學校、家庭、社會齊抓共管的良好德育工作新局面。
我校還與解放軍154醫院和信陽陸軍學院與信陽市公安局結為“警民共建”單位,大大促進了學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和發展。同時,我們還專門建立了社會實踐基地。不定期地組織學生參加基地活動,使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為今后走上社會、報效祖國打下堅實的思想政治基矗通過學校、家庭、社會緊密配合,形成了全方位、立體化的德育工作網絡。
四、抓住主渠道、寓德育于各科教學和一切活動之中
幾年來,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形成了“四條線、三級段”的全方位管理體系。學校的德育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具體計劃,由政(政教處)、教(教務處)、總(總務處)、團(團委、少先隊)四條線貫徹下去,建立了以黨支部為核心,以級段為主與教研組并存的教育教學管理體制,加強了科任教師與班主任的聯系,有利于互通情況,及時得到信息反饋,有利于把教書和育人緊密結合起來,收到較好的效果。建立了課堂教學的“22231111制度”。即在堅持常規教學的基礎上,要求教師做到:備課備兩綱(教學大綱、德育大綱);備出兩點(知識點、育人點);兩反對(內容上反對單純傳授知識,不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反對滿堂灌);提倡三主教學(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
四個“一”:一個結合(教書與育人相結合);一個聯系(理論與實際相聯系);一個中心(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為中心);一個反饋(教學效果要及時反饋)。
由于這項制度的落實,充分發揮了課堂教學這個德育主渠道的作用,使德育工作滲透到各科教學之中。
有計劃地開展各種教育活動。每學年我校都要開展文明禮貌月、“兩史一情”教育月、傳統教育月、法制教育月、交通安全教育月、行為規范教育月、科學創造活動月、軍訓周、社會實踐周。去年我校又制定了“3345”系統工程,具體說就是進行三個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樹立三個榜樣:雷鋒、徐洪剛、蔡建;做四好少年: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團隊組織里做個好成員,在社會上做個好公民;開展“五心”教育活動: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關心獻給他人,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這項系統工程的實施,對于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和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我們每年還舉行春游、運動會、藝術節等大型活動,努力為師生創造一種積極向上、發揮特長、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德育氛圍,使學生在良好的育人環境中學習、生活、健康成長。
五、依靠教師和群團組織,實現德育工作的最佳功能
教師是學生的組織者和教育者。學校主要是通過教師實現對學生的管理的。
在學校管理中,教師管理是學校人員管理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我校著重抓了教師崗位職責管理和工作考核管理、對教師晉遍加強了思想政治教育、業務素質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文明教育。對教師充分信任、大膽依靠、熱情關心、真心實意地為教師辦實事。大大調動了全校教職工的教書育人積極性。
學校提倡“敬業、愛生、求實、奉獻”精神,鼓勵教師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一流的成績。為此,我校特意邀請了幾位全國教育系統的勞動模范、省優秀教師給全體教師做報告,在教師中開展學勞模、見行動、講文明、獻愛心活動。
本學年,我校又推出“教師忌語50句”和“文明用語50句”,教師們在教育學生過程中,注意使用文明語言,不說“忌語”,掌握學生的心理,尊重學生的人格,做到以高尚的師德影響學生,以敬業的精神感染學生,以嚴謹的態度指導學生,以文明的言行對待學生,真正發揮了教師教書育人的主導作用。
我校還注重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少先隊和學生會等群眾組織的作用,積極爭取吝方面的有力支持和密切合作,創造條件,優化環境。除上好勞技課外,教師們還充分利用雙休日積極開辟第二課堂,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如開設培優班,請富有經驗的教師對學生進入輔導,使學生智力能夠得到超前的發展。舉辦文學寫作講座,中外名著欣賞會,輔導學生參加各類作文競賽,成立科技小組,美術小組。電子琴演奏隊,舞蹈隊,每學期開展一次書法、繪畫、演講比賽。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開發了學生的智力,陶冶了他們的情操,鍛煉了他們的動手動腦能力,為學生提供了大顯身手的機會和舞臺。真正做到了寓德育于各類活動之中,實現了德育工作的最佳功能。
近幾年來,一大批學生脫穎而出,僅榮獲國家級先進和獎勵的學生就有16名。
其中,學生會主席岑玉被選為全國少代會代表,受到了江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張帆獲全國萬名好兒童、好少年獎,近兩年的各科競賽,我校有22名學生在全國獲獎,李鵬輝同學獲全國物理競賽一等獎。有五項專利權的小發明家蔡建被評為全國十佳少年隊員和全國中學生實踐技能標兵,是全國唯一榮獲“雙十佳”的學生,為盛地、市爭了光。
現在,我校已形成了“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初步摸索出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辦法。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德育工作,把學生培養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還需要加倍努力。
- 上一篇:世紀德育價值觀分析論文
- 下一篇:小學品格教育困難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