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德育體系

時間:2022-03-25 03:50:00

導語:網絡德育體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德育體系

(一)創設條件,搭建e時代平臺。

在校領導的絕對重視和傾力支持下,網絡德育在我校擁有了雄厚的技術支持平臺。

其一,建設設備先進的校園網。經過半年多的籌劃與實施,我們學校建成了在全市小學中最為先進、完善的多媒體網絡語音教室,這間教室于2002年9月被評為天津市聯想多媒體網絡教室樣板間。隨著它的建成使我校網絡教育的優勢更加突出。目前,學校已經配置奔4586計算機106臺,設計出了人性化的計算機專用桌椅,為最大限度的減少學生與輻射的接觸,為學生提供記錄的空間,創造了優越的學習條件。我校是和平區首批校園網建設試點校之一,兩個校區的光纖連接現已基本搭建完成,光纖速度達到百兆,我們的每間教室和辦公室均有信息接入點,師生可以通過服務器直接登陸到互聯網上。學校還投資3萬元,購進了先進的vod視頻點播系統,正在逐步向社會推出我們首創的“空中課堂”,它可以使學生在教室、家中和世界每一個地方直接和學校聯系在一起,觀看到學校的影像教育資料。

其二,我校現正在承擔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學校德育跟進社會網絡化趨勢的研究與實驗》,實驗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挑戰性。科研領路,使得我們的網絡德育工作如虎添翼。

經過不懈努力,學校的信息化建設已在區內小有影響,受到了社會各界和新聞單位的熱切關注。經過兩年來的軟硬件建設,我校已奠定了信息化教學的良好基礎,組成了一支在信息革命前沿敬業愛崗,勇于創新的教師隊伍,進入了信息化建設的快車道,他們不僅創作出優秀課件,還總結出了很有價值的利用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經驗。

(二)加強宣傳走近e時代

現代化、信息化是社會的必然趨勢,網絡教育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然。面對網絡時代的到來,我們應該主動指導孩子們如何去接受網絡的挑戰。

我校制定相應的周密且詳細的網絡教育計劃,為了使計劃切實可行,在全校范圍內進行了抽樣調查,了解到學校有近52%的學生具備上網條件,也了解到許多同學在上網的過程中常常遇到一些疑難問題,許多同學上網的目的只是為了玩玩游戲,更有一些學生訪問過不健康的網站……針對這些情況,我們更加感到網絡教育的重要:

開展“網絡離我們有多遠”的專題節目,讓全校的師生懂得網絡已然走進我們的生活,它可以跨越時空的限制,零距離的實現人們之間的交流等等,未來的少年應該走近e時代,應該進入e時代;利用壁報、小熒星電視臺、升旗儀式等宣傳形式,開展的“網絡知識全方位大搜索”,讓孩子們明確上網的目的,懂得網絡應為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服務……總之,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與網絡貼得更近。

(三)正確引導點擊e時代

1、開辟多種途徑,教會學生上網。

在激發隊員興趣的同時,我們充分發揮校本教研的作用,統一調整,利用信息技術課、活動課、科普課、思品課等讓學生走進網絡教室實際操作練習。特別是在校會課上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向全體學生現場直播點擊上網的常識,教會學生正確的上網方法。學生們在課間也經常圍攏在電腦旁,練習上網,“上網沖浪”成了孩子們課間休息的另類活動。

2、建設德育網站,發揮德育功能。

憑借著我校電教組、德育處自身的力量,我們在三個星期里建起了萬小德育網站。德育網站的建立,使學生多了一個廣闊的活動天地,更為學生上網導航。網站的設計貫徹了“以人為本”的原則,力圖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網站設計以形象化為本,網站的內容征求了隊員和輔導員的建議。打開網站首頁,學校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躍然眼前,首頁導航欄中“我們的家”介紹了學生大量的網絡作品和習作例文,優秀作品被展示在網上,發揮了資源共享的效能,提高了學生的創作激情和寫作欲望;“校園快訊”反映了學校的各項活動動態,加深了學生對活動的了解和記憶;“萬小之最”以照片的形式展示了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展示了校園小能人的亮麗風采;“教師心語”鏈接了老師們真切感人的心聲,使師生的心貼的更近;“家教之窗”為家長們提供了更多的教子經驗與方法,家校攜手成為眾多家長關注的話題;“推薦網站”向廣大隊員提供了優秀的兒童網站,例如:雛鷹網、中青網、童網、紅泥巴村等眾多有益的兒童網站……這些內容既豐富學生知識,凈化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又培養了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萌發了報效祖國的決心,充分發揮了德育的隱形功能。

在建設網站的同時,我們力求做到“四個上網”,以優化德育手段、德育過程和德育環境,豐富道德生活。

(1)德育內容上網,積極對抗消極文化的影響。教育者要對德育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及時將一些鮮活的德育信息傳輸上網,特別是運用多媒體技術使傳統的德育素材變得形象生動,為學生們自主學習提供喜聞樂見的素材以及精辟的導讀評析等多種幫助,積極對抗負面的文化影響。例如:在我們的首頁中設有“楷模人物”專欄,儲備了像、、雷鋒等離學生生活年代比較遙遠卻又具有極高影響力的國家領導人和榜樣人物的豐富介紹,平時講起來枯燥的故事,通過學生手指間的流動,則可達到理解知曉、記憶深刻的目的。(2)德育活動上網,豐富網絡道德生活的內容。我們將學校開展的各項特色活動發表在首頁中,充分發揮網絡的互動功能,并做到隨時更換內容。如“百年校慶”活動,我們將活動照片反饋在網上,培養學生樹立校榮我榮的觀念,激發爭做優秀萬全人的決心。再如古詩文誦讀活動;學校剛剛榮獲全國古詩文誦讀經典工程優秀學校的稱號并參加了全國展演載譽歸來,我們將演出的劇照以及與著名電影演員濮存昕、著名兒童節目主持人董浩叔叔的合影放在網上,讓每一名學生為之驕傲與自豪,推動我校誦讀活動更深入持久的開展下去……德育活動的滲透性、情趣性、互動性和生活化等特征在網絡中得以充分融合。

(3)德育服務上網,提供深入細致的輔導服務。網絡環境下的德育工作,作為學校傳統德育的延伸和補充,發揮了巨大的效用。通過網絡促進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學生與社會、教師與社會之間的交往,使口頭說教轉化為精神溝通,增強德育的情境性、情感性。網上互動更容易突破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障礙,實現深度交流。我們倡導教師將個人信箱向家長和學生進行公布,一些家長和高年級學生非常喜歡這種交流的方式,他們把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對老師的看法等郵寄到校長、老師的信箱當中;老師們則在網上提供各種熱線服務,為學生答疑解惑、實施心理輔導,為家長找尋適合的教育方法。這里,成了溝通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學生心靈的一座橋梁,成了開展民主治校的一條通暢的渠道。

(4)德育管理上網,以現代技術提高管理效能。我們充分發揮網絡在德育動態和管理信息、德育科研、德育交流、宣傳表彰和輿論導向等方面的功能,讓這些資源達到共享,切實提高德育管理的效能。

3、構筑防火網絡,鋪設綠色通道。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面對精彩的讓人眼花繚亂的網絡,我們加大網絡道德教育的力度,積極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上網意識,培養健康的網上人格,給學生的思想武裝上一道堅實的“防火墻”。因為,防患于未然,是教育的目的之一。

學校以《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為主要內容開展網絡道德教育,教育和引導學生學會辨別是非,懂得分清網上善惡,增強網上文明和安全意識,自覺構筑抵制不良沖擊的“防火墻”。校園網站還在專家的指導下,安裝了節點過濾器和一些軟件,以此來屏蔽不健康的內容。同時選擇一些網站,讓孩子在指定的網頁上"沖浪",這樣避免減少學生接觸到不良網站的機會。教師還可以隨時調控學生瀏覽的內容,既可以做到有效控制,還能不斷讓孩子感受網上最新的信息。為了讓學生對網吧大聲說“不”,學校亮起了“綠燈”,將先進的網絡教室對學生開放,為學生提供自主發展地空間。學生可以按照學校課表以及網絡教室使用計劃來到網絡教室,在老師的輔導之下,暢游網絡。

與此同時,我校還大力強化法制教育,積極開展身心健康指導,加大指導力度,著力建設一個規范、開放、理智的校園網絡氛圍。

(四)活動育人沖浪e時代

網絡教育的超強吸引力來自于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我們先后開展了“網上清明祭掃”(被《今晚報》作為專題新聞給以報道)、“網絡征文超鏈接”、“電子郵件滿天飛”、“網絡探秘小論題”、“網絡知心朋友多”、“網絡作業開心做”、“網頁制作小博士”“教師信箱收獲多”等活動,我們鼓勵學生在網絡的天空中展現自我,發表自己的文章、繪畫作品等等,讓隊員們在e時代擁有更為廣泛的、自主發展的空間,個性健康多姿多彩的成長!

網絡,讓我們的教育搭上了時代的快車,讓今天的德育工作更富有時代氣息。應該承認的是,在社會的大環境下,網絡德育更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參與。我們欣喜的看到國家對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網吧的治理和整頓,看到我們的孩子將會在這樣一個純凈的沃土里成長,這更堅定了我們開展網絡德育的信心。在信息化和創新教育的今天,如何推進學校網絡德育工作,我們只是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嘗試,與其他兄弟學校相比,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下一階段我們將把安裝校園電子觸摸屏、完善空中課堂、建立校園論壇、作為工作的重點。總之,學校網絡德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更艱巨的挑戰等著我們,我們堅信,隨著我們對網絡的不斷學習、了解、認識,它終將成為德育工作的大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