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以人為本,做好班主任工作
時間:2022-03-09 04:51:00
導語:小議以人為本,做好班主任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班主任是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最直接和基礎的實施者,是高職院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教育教學計劃的重要力量。班主任要想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以學生為出發點和歸宿點,做到了解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和引導學生。
關鍵詞:高職院校班主任以人為本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高職院校的班主任工作的好壞又直接影響高職教育的發展,因為班主任肩負著管理和教育好高職大學生的重擔。班主任要做好本職工作,必須貫徹和執行好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筆者結合自己幾年從事班主任工作的實踐,針對就如何以人為本,做好高職院校班主任工作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強調以人為本的實質是以學生為本,其內涵就是發現個人的自身價值,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并予以積極引導。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激發高職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真正形成主人翁意識。首先,高職院校領導要把學生管理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校上下保持高度統一,統籌安排,統一規劃,步調一致,齊心協力形成合力,努力將服務學生的思想貫穿全程,以服務學生為己任,使服務意識滲透到學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其次,學校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尊重學生的關鍵是學生教育工作者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獨立的人格,在與學生的人際交往活動中,形成良師益友型的新型關系。關心學生就是要求學生工作者要主動關心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及時為學生提供指導與幫助。
二、幫助、引導學生角色轉變
每一個剛跨入大學校門的新生都會發現,大學生活和中學生活有很大不同,無論學習、課余生活還是人際關系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些變化,引起大學新生思想和心理上的一系列反應。能否正確認識這些變化,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對于每個大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作為班主任,應抓住這一時機,從軍訓開始,充分認識到新生入學后產生的適應性問題,幫助學生完成由中學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變。尤其是在軍訓期間,要注重學生生活自理能力、與人相處能力,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等能力的培養。概括地說,新生入學后產生的不適應,主要集中在學業和社交方面。在學業方面,與中學基礎教育相比,大學是專業教育,用較多學時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培養德才兼備的專業人才。因而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方面都有很大增加,同時課堂講授信息量大、節奏快,學習要求自主性強。所以,新生入學后程度不同地在學習方法、課堂適應等方面產生一些不夠適應的問題。在社交方面,大學存在復雜的群體關系,同時學生以住讀為主,這就要求他們不僅有獨立的生活能力,還要與同學和諧相處。有部分學生在中學階段相當程度地依賴父母,獨立生活及人際交往的能力較差,所以在大學的集體生活中會感到不適應。針對以上兩種情況,我們在班集體建立之初,就組織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班級活動。通過主題班會、座談會、聯歡會,同學們增進了了解,展示了才華,鍛煉了工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班級里同學們互幫互學、互助友愛,呈現出一種團結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
三、班級管理中做到尊重學生、關愛學生
冰心說“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而育人應該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職。如何育人?我認為,愛學生是根本。愛學生,就需要我們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了解學生習慣以及為人處世的態度、方式等,然后對癥下藥,幫助學生樹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人格尊嚴是平等的。作為班主任,我努力做到能像一個真正的朋友一樣,欣賞學生,學會傾聽學生意見,接納他們的感受,包容他們的缺點,分享他們的喜悅。被尊重是學生內心的需要,是學生進步的內在動力。教育專家常說“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參照自己的親身經歷,我發現:當一個孩子在被你認同、尊重后,他可能會有驚人的潛力和爆發力。“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的戰爭策略,也適用于班級管理,我們惟有讓學生心服口服,才能讓他們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潛力,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班主任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就得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貼近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與他們促膝談心,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讓他們感到班主任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從而消除他們對你的戒備心理,解除心理上的隔閡。這樣,他們才會向你講真話、訴衷情。遇到問題時才會及時的向你匯報。
四、加強學生的自信教育
自信,是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前提,一個合格的大學生,永遠不應該失去自信。高職院校的入校生,往往經歷了高考這一人生道路的重要轉折點的挫折,由于這一特殊的人生經歷,對于其自信心的呵護與建立,需要我們班主任花費更多的精力與耐性,同時面對現實的就業態勢,如何通過大學時期的學習生活,建立良好的自信,迎接社會的考驗,更是我們應該精心打理的一門重要“課程”,現代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激勵與肯定,永遠是建立自信的良策,一次好的作業,一次有獨立見解的課堂發言,一次有創意的實驗方法,等等,都是我們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自信的良好契機,“打造”充滿自信的靈魂,是“工程師”們應盡的職責。
五、班主任是學生就業的指導者
近幾年來,高校學生就業工作形勢十分嚴峻,每年五百萬大中專畢業生給高校就業工作帶來了比較大的壓力。高職院校學生由于學歷上的不足,在就業市場上和本科院校學生相比處于相對弱勢,因此競爭壓力更大,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如果就業工作無法做好,大量學生不能順利就業,勢必對學生心理產生一定影響,導致學生產生自卑、焦慮、失望、無助等消極情緒,甚至對學校和社會產生不滿心理,產生一些嚴重影響校園穩定的事件。班主任對學生就業應該進行全程的指導,從入學伊始即可以開始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進行職業規劃,鼓勵學生學好專業知識,刻苦鍛煉、培養職業能力,不斷完善自我。班主任在就業工作中是就業政策的宣傳者,積極組織學生學習國家就業法律法規、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的相關就業政策,使學生了解相關政策信息和服務措施,熟悉相應的辦法和程序;班主任是學生求職擇業的信息員,一方面及時向學生傳遞學校收集到的就業信息,一方面了解學生具體的求職進展和求職意向,進行信息反饋,提高就業信息的有效度和利用率;班主任是學生求職的心理咨詢師,作為學生最熟悉和信賴的人,傾聽他們的心聲,通過談心鼓勵等方式疏導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出現的心理障礙,調節學生心理;班主任還是學生求職擇業的推薦者,班主任能夠向用人單位提供全面、準確的人才信息,甚至利用社會資源向學生介紹工作崗位,成為權威有效的就業推薦者。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班主任應站在時代的高度,以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各類專業人才為目標,樹立“以人為本”的育人思想,做到知情行意的完善統一,改進育人的方法與手段,發揮德育的導向性,提高德育的實效性,促進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韓明榮.對職業學校年輕班主任角色扮演的幾點思考[J].職教通訊,2006,(8).
[2]彭國存.新形勢下高校新生班主任工作思路初探[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2):570
[3]朱林軍.對搞好高職生班主任工作的若干思考[J].職教論壇,2006,(10).
- 上一篇:分析農村“后進生”的心理及改變辦法
- 下一篇:簡論對班級管理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