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勵措施探討
時間:2022-06-10 04:51:17
導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勵措施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班主任的工作不僅包括對學生的日常管理,也涉及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在新課改持續推進的背景下,社會各界越來越關注小學德育教育,加上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人生觀和意識的重要時期,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關鍵性影響。
隨著基礎教育體制的深化改革,教育界越來越關注小學教育,強調小學教育的目的在于學生修養內涵和基本學習能力的培養。
一、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措施的意義
小學生不僅有著敏感且脆弱的心理,也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和好勝心,情緒波動大,若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活動時忽視這些特征,只一味批評學生的錯誤和缺點,極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所以小學班主任在德育教育過程中要實施激勵措施,減少對學生的指責與批評,從而保護學生的心靈,規范學生的言行,切實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通常激勵措施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的實施具有如下意義:①激勵措施能引導學生自主調節心理,幫助學生及時消除負面情緒,強化學生內心的正能量,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和心理素質的提升,讓學生始終保持健康與積極的生活態度[1]。②激勵措施能將正面引導的作用加以充分發揮,使學生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同時激勵措施能使學生的天性得以釋放,避免強硬語言帶來的傷害,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總之,激勵措施能將積極心理學的作用加以發揮,確保小學德育教育的有序實施。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勵措施的實施路徑
(一)遵循因人而異的原則。小學班主任應該對學生個體差異性有深刻認知,在德育教育過程中立足學生個體,制定差異化和針對性的德育方法;或者是以學生的發展規律、實際情況、年齡特征、認知能力為依據,實施分層激勵措施,為德育教育的順利開展提供助力。例如:針對日常學習中表現不好的學生,班主任要準確抓住其閃光點,為其提供自我展示的機會,使其能意識到自身的不足,體驗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心;針對成績優異、日常表現好的學生,班主任可以采用口頭表揚、鼓勵等激勵方式,使其朝著更高層次發展[2]。同時班主任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德育教育活動中,讓學生通過教育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正確的思想觀念,獲得健康成長及綜合發展。總之,激勵措施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能讓每位學生都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肯定和關愛,推動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便于德育教育的正常進行。(二)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良好德育教育氛圍的營造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不僅能有效落實激勵措施,將其應用的作用加以充分發揮,還能完成既定的德育教育目標。為此,小學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措施時,必須要營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圍,積極探索營造氛圍的有效策略,并對德育教育環境落實激勵措施的重要性以及激勵措施對德育教育水平提高的意義加以準確認識。同時小學班主任要打破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注重角色的轉變,從教育的決策者變為引導者,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真實想法,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予以發揮;或者是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溝通,對學生的德育實情加以掌握,鼓勵與肯定學生的優點,讓學生樹立自信心,進而發揮出激勵措施的作用,促進德育教育水平的提高。(三)善于聯系生活實際。對于小學德育教育而言,班主任要善于聯系生活實際,這是因為德育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德育教育中利用生活小事正確引導學生,能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行為觀念,增強德育教育效果。在日常的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中,小學班主任應該從小事出發,鼓勵學生積極表現,及時肯定和獎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習慣。例如:教育學生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并將其放到垃圾桶,養成愛護環境、不亂扔垃圾的良好習慣;要求學生文明坐車,禮讓老弱病殘,形成尊老愛幼的品質;鼓勵學生在家中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當然在德育教育過程中,班主任也要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以身作則,從而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言行舉止加以規范。可以說,結合實際生活的激勵措施,能有效實現德育教育與實際生活相互滲透的目的,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及道德品質。
總而言之,小學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措施時,應該遵循因人而異的原則,營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圍,善于聯系生活實際,準確抓住時機,注重學生德育自律的提升。這樣才能有效落實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保障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和質量,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品質和行為習慣,獲得身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魏春梅.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考試周刊,2018(26):187.
[2]林麗華.小學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中外交流,2018(20):85.
作者:王小平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會館巷小學
- 上一篇:工匠精神時代內涵與德育價值分析
- 下一篇: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創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