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德育教育研討
時間:2022-04-11 10:10:00
導語:大學德育教育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1998年起我國高校開始“擴招”.這一重大舉措改變了我國高等教育的格局。從此,我國高等教育開始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而高職院校就是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教育的發展而產生的。“大眾教育”給高職院校的快速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但同時挑戰也是前所未有。這當中又以德育教育工作所面臨的挑戰最為突出。
1高職院校德育教育的現實狀況
從整體上看.我國高職院校德育教育在改革開放3O多年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培養造就了近千萬的職業技術人才。他們在品德方面能夠適應社會需要。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杰出貢獻.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存在著心理脆弱、品行不端、思想政治傾向令人擔憂等問題,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會原因也有家庭原因,既有學校教育原因也有學生個人認知原因。此處.我們僅從高職院校德育教育方面做一下簡要分析。
1.1高職院校自身對德育教育認識不到位
部分高職院校對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在教育的過程中存在“急功近利”、“重技輕德”的傾向.把高職教育等同于謀職教育、技術教育、崗前教育等.把高職教育的功能也僅僅理解為服務經濟社會和行業企業的發展.而忽略了教育對象本身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忽視了教育的本質是“樹人”。在這種偏激的理念影響下,高職院校在教育實施過程中也就過多地強調職業教育的專業性.忽視德育教育的基礎性.從而影響了對人才的全方位的培養.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1.2高職院校德育教育隊伍建設滯后
隨著高校的大規模擴招.我國德育教育師資隊伍和現有的學生規模嚴重脫節。一方面由于歷史因素影響.部分中專學校升為高職院校后,招收學生由中專變為大專.但教師大部分仍未變.管理上仍采用原來的中專生管理模式.導致所開展的德育教育不適應現有的群體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德育教師配備嚴重不足高職院校以一切以培養學生的技能為目標,所以聘請專業技能教師時門檻較高、待遇較好.也愿意花較高的代價。而相反.聘請德育教育教師時則門檻較低、待遇不高,導致好的德育教師留不住,而留下的很多想改行。因此.很大一部分高職院校沒有專業的德育教育教師.相應的工作也是由輔導員和班主任臨時負責。
1.3學生思想更新快高職院校德育教育難度大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國的經濟和社會進入了快速轉軌時期.這期間各種思潮相互碰撞.融匯交織。而現在的高職學生,自其懂事以來.所成長的環境就是在各種思潮的激烈碰撞之中特別是互聯網日益普及以后。網絡如同一把雙刃劍,通過網絡廣大青少年可以拓展視野、加強人際交流、學習新知識.但同時網絡的負面效應也不容忽視網絡上的不良信息特別是淫穢、色情、暴力、兇殺、恐怖等內容.容易誤導未成年人的思想、行為。這無疑給高職院校加強德育教育增加了不少難度
2加強高職院校德育教育的具體對策
2.1正確認識高職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意識是行動的先導.正確的認識是行動成功的前提。高職院校只有充分認識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才能開展好德育教育工作。明確確立德育教育在高職教育中的地位.將德育教育同技能考核相結合,指導好高職院校制定德育教育的目標、措施和方案等。院校領導要加強領導.督促學工部門、團委以及各院系學生工作黨支部書記、團支部書記以及各班班主任(輔導員)要具體貫徹落實好德育教育工作,將德育工作提升到直接關系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學生成長成才的高度。
2.2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提升德育工作者整體素質
德育教育隊伍是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保障,為此必須加強高職院校德育教育隊伍的建設。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班主3l6任(輔導員)隊伍建設。班主任(輔導員)是學生課外生活的直接指導者,他們和學生直接打交道的機會最多、時間最長.對學生的思想動態應在第一時間有所了解.并對出現的問題予以解決。作為班主任(輔導員)必須重視業務學習和科學研究.尤其是對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特點和現階段學生最新的思想動態要進行深入的研究二是加強德育教育隊伍建設.還要提高一線課堂德育教師的素質。教師是高校的主體.高職院校德育教育的順利開展與德育教師自身的素養也有很大的關系為此,德育教師應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學科的最新科研方法和理論.不僅要把課上好.同時還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德育教育工作能日見成效
2.3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營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圍
德育教育是對人的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不是~教就會、一學就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學活動德育教育需要課堂主渠道,但更需要不問斷的環境熏陶德育環境是指影響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質形成、發展和人的德育活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總和f哄包含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整體環境.這當中學校又是德育教育的主體。和諧的校園文化能夠陶冶學生情操.純潔學生心靈.不良的校園文化會使人情緒消沉.精神不振.影響德育效果。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可以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從而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和積極、自信、樂觀的個性。
2.4拓寬德育教育渠道.開辟德育教育新陣地
德育教育是一項基礎性、長期性教育,同時也是一項不間斷的隨機性教育除課堂主渠道這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外,我們還要根據新時期高職院校的學生特點、愛好需求、生活娛樂圈等,做好針對性教育,拓寬德育教育渠道,占領新的德育教育陣地。首先,要想搞好高職院校德育教育就必須搶抓德育教育的網絡陣地現階段網絡在我國得到普及.特別是在大中專院校學生群體中,網絡可謂無處不在。但網絡有利有弊。利用得好.網絡可以豐富校園思想文化,開辟高校德育教育的途徑反之,如果只沉湎于網絡.輕則荒廢學業,貽誤工作,重則成為社會的害蟲因此.高職院校有必要抓好網絡這塊德育教育的新陣地。其次.大學生社團、高校同學錄、高校老鄉會、同學會等也都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場所這些社團和組織是學生豐富業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的重要場所.也是學生情趣培養的重要陣地。第三。在學生的日常生活方面.寢室文化的培養、熏陶也是德育教育不可忽視的地方。
3總結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這個時代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素質的競爭.而人才素質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知識技能素質,二是思想道德素質目二者相輔相成.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只有具有較好思想道德素質的人.所掌握的知識技能才能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做出貢獻:同樣掌握了較多的知識和較好技能的人,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才愿意為社會主義大廈的蓬勃發展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可見加強德育工作.培養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的優秀職業技能人才是新時期我國對高職教育的要求.只有從這個角度去認識、對待高職教育中的德育工作.高職教育德育工作才能真正地被重視起來,才能做出好的成績,從而全方位地提高高等職業教育質量。
- 上一篇:談論高校德育工作
- 下一篇:鄉鎮廠房建設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