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學生教育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15 06:05:00
導語:新時期學生教育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學生管理規定》的制定,是指導新時期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因此,作為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要有創新意識展開理解,以教育為主要手段,達到貫徹落實《學生管理規定》之目的。
關鍵詞:貫徹;教育;管理;思考
國家教育部重新制定了《學生管理規定》,正在全國各個高等院校認真貫徹之,這對于新時期研究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劃時代意義和指導意義。作為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第一線,特別是輔導員(班主任)應當加強學習,重點的部位還要加深理解。通過學習,使我感受到新的《學生管理規定》體現了法制化、規范化、數據化、人性化,操作起來比較方便。有了依據和“尚方寶劍”,輔導員對學生教育管理就有了方向,腰桿就硬實多了。那么怎樣才能更好的貫徹新《學生管理規定》呢?我認為不要單純的就事論事,要與展開理解和廣泛教育相結合;要有階段性、分學期,有針對性的開展政治思想教育,把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融化到學生管理工作中去;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品賞到執行《學生管理規定》的重要意義和違反《學生管理規定》的危害性。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提高到《學生管理規定》就是學校法規的高度來認識。
一般說來,在普通高校學生中,要防止多數學生存在著三種傾向,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即第一階段,大一“迷”,所謂迷,就是高考來的學生,在高中的時候,學校是封閉式的管理辦法,學習方法是靠“填鴨”式的教育模式,自覺意識較差;到了大學后,學校不再是封閉管理了,提倡學習和能力鍛煉相結合。因此,環境變了、教育方法變了、要學習的內容多了、五花八門的學習形式也多了,在這個時候,沒人“填食”了,父母親也不在跟前了,自己以為長大成人了,有自己的“主見”了,別人的幫教不容易聽得進去了,這時候很容易迷失方向。第二階段,大二“浮”,所謂浮,就是浮燥,這是因為他們在大一的時候,已經對學校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他們所知道的信息,思想上麻痹了,不易接受正面教育,表現出“浮燥”、虛偽、不夠扎實;在學習上不思進取;在生活上“攀高、講闊”;在享受上貪圖安逸,談情說愛、上網聊天、游戲打斗等,因此消磨時光。不能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搞好復習,曠課、遲到、早退時有發生,學習成績下降;他們心理空虛,思想矛盾,個別學生以遇到心情不愉快的事,他們就會以喝酒消愁,以打架發泄,看見對方不順眼就設法尋機鬧事,由此等等。這些現象雖然表現在極少數人身上,但是正氣上不來,“歪氣”得不到有效控制,嚴重影響了學校正常管理。使學生行成了違紀的事實;使班主任不得不申報給予危紀處分;學校也不得不批準處分的被動局面。第三階段,大三“忙”,由于前兩個階段,方向找的不準,思路調整的不好,應該完成的學習任務還在“欠”帳,到了大三需要重新補考。還要到人才市場參與應聘找工作或打短工,這時候才想到父母親為了培養自己,家中還欠了帳、盡快走出去打工掙錢,“禰補”家中資金不足。在愛情的道路上是否需要重新選擇、未來的小家庭、房子等等都展現在自己面前,又想急于求成,因此而“忙”起來。
說過:“對于任何東西都要用鼻子嗅一嗅,鑒別其好壞,然后才決定歡迎它,或者抵制它。”為了防止普通高校大學生新時期存在的這些表面現象,要解決學生中存在的思想問題,作為輔導員(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學生工作中,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管理規定》為準繩,以事實為依據,思想教育為先導,以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品學兼優,成為社會有用人才為目的,具有科學發展觀的思想、改革創新意識,為校園、為班級打造成和諧環境,充分發揮靈魂工程師的魅力,不斷探討新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筆者經過多年對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體會,結合黨中央正在開展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教育的精神,在學習貫徹《學生管理規定》實施中,采取如下教育管理思路。
第一階段的主要教育思路是指明方向。在上級領導機關布置教育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法制觀念、遵守紀律意識、思想道德品質教育、周圍環境等情況介紹,以“三不缺、一積極”為教育管理工作的突破口(即不缺每一節課、不缺每一次早操、不缺每一次衛生值日機會、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愛因斯坦這樣說過,“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會顯得特別美好。”這里重點強調的是搞好學習,開展這項活動,就是把學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學習上,在保證搞好學習的基礎上,提倡個人能力得到展示和鍛煉,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學生的生活就會顯得更加充實和美好。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求知、學會共處,這就告訴學生們,青年人要學的知識很多,要分清楚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非正確的,不要滿足于現狀。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服務,是要求學生有自知之明,要謙虛謹慎,不要盲目自大,要善于發現自己缺點和改正缺點的勇氣。要在全班大張旗鼓的開展討論、組織學生寫稿,演講怎樣《做一名合格大學生》,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具體內容和標準。作品學兼優大學生是在校學生的高標準,應當提倡和鼓勵。
第二階段就是深化研究、責任對比。馬克思說過,“研究必須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式,探尋這些形式的內在聯系。只有這項工作完成以后,現實地運動才能適當的敘述出來。”踏踏實實學習,認認真真做事。為了克服作風浮燥、學習馬虎,開展深化研究、責任對比研討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其主要研究專業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如何,研究自己所擔負的工作完成情況怎樣;自己的學習成績上去了沒有,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的水平怎樣。責任對比就是要分析相互之間所負的責任成分,換位思考。例如:父母親對自己兒女從小學到大學所負的心血,精力和資金的投入、同學們的幫助、班干部的幫助、任課老師和班主任的教育等等,都負到了哪些責任,那么作為學生你自己對自己,又負到了哪些責任。發動學生自己來查找原因,分析問題根源,從中找到答案,以利推動班級學生提高對學習的自覺性。
第三階段主要教育內容就是“顆粒歸倉、播撒智慧”。學生到了即將畢業的時候,他們所思考的問題更加復雜,需要我們對學生進行穩定思想教育,幫助他們分析主要問題,要求他們抓住主要矛盾,采取亡羊補牢措施。所謂顆粒歸倉就是要總結所學的課程都順利完成了沒有,取得了收獲沒有。沒有完成的任務要求抓住復習,迎接補考,要堅持完成最后的課程,確保畢業證書收入囊中。給他們當參謀,怎樣面對人才市場應聘工作。播撒智慧就是要通過在校老師的培養和教育,學到了專業知識和為社會服務的本領,走向社會要正確運用這些知識和本領,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三個階段的教育思路,主要是從不同的側面,找出教育方向。在實際操作中,應當是相互交替,互為互補。把教育與管理有機的結合,以達到普遍提高學生素質為主發點。
總之,教育管理學生要統攬全局,要以抓學習促管理為主要手段,培養“紅專結合”復合型人才為目的,就是要從多方面、多角度的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有針對性的加強教育,便在管理方面得到有效的成果。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第23頁.
[2]選集[M].第3卷,第785頁.
[3]愛因斯坦[M].第297頁.
- 上一篇:師范教育現代探討論文
- 下一篇:體育舞蹈課德育體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