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德育工作發展論文
時間:2022-01-14 08:58:00
導語:學校德育工作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突出德育工作的層次性,實現德育目標由籠統劃一向分層遞進轉變
長期以來,我們重視德育工作但效果不佳,這與德育目標提得過高和過于劃一大有關系。從小學到中學甚至是大學,都是一個標準、一種模式,那就是培養有共產主義理想和共產主義道德的人。內容籠統,目標不明,難以操作,必然事倍功半。事實上,德育目標應是分層次遞進的,必須按照青少年成長規律,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突出各個階段的工作重點。
小學階段應著重進行養成教育。養成講文明禮貌、講衛生、愛學習、勤勞樸素的良好行為習慣,這可以使學生終生獲益,因此,這是小學階段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標。
初中階段是青少年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其道德意識教育應以公民道德教育為主,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貫穿教育始終。貫徹“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方針,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讓他們做到知法、守法。同時要努力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重視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倡導勤儉節約之風,反對奢侈浪費,鼓勵學生勇敢地面對生活,不畏困難,自強不息。
高中階段應側重理想信念教育。要抵制各種不良文化思潮的沖擊,杜絕追求享樂、精神萎靡、不思進取的傾向,善于利用身邊的事、身邊的人,解釋周邊的現象,解釋社會中存在的問題,突出正面引志,注重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凈化學生的思想,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還要注重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學生進行馬列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基本觀點教育,以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讓學生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共產主義的信念,堅定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堅定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二、突出德育工作的靈活性,實現德育途徑由形式單一向多管齊下轉變
社會在不斷發展,德育對象在不斷更換,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標準在不斷變化,要實現與德育目標的層次性、德育內容的豐富性、德育觀念的開放性對接,德育工作就必須改變封閉式狀態,注意德育途徑的多樣化,強化全方位育人。重點要突出“三化”。
1.注重教化——追求正面教育的實效性。正面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手段,但正面教育要提高效率,就必須摒棄那種空洞無物、枯燥無味的說教,實現理性化、科學化與情感化、藝術化的有機統一。要注重把科學理論與社會實際及學生的思想實際有機結合,通過生動的社會生活實例的分析,論證科學理論,用科學理論分析社會實際和學生的思想實際,指導學生想問題、辦事情,使正面教育有血有肉,充滿活力。同時,要強化學科德育,把中、小學階段的德育滲透到各門學科教育之中,在同一時空把傳授知識、發展智力和培養品德有機結合起來,使正面教育能做到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
2.注重同化——捕捉集體改育的著力點。環境在學生思想道德的形成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集體環境,能敦促集體成員共同進步,而不良的環境,則會將好學生引入歧途。因此,要積極引導,揚長避短,發揮班級集體、團隊集體、學校集體的積極作用,讓學生在健康、愉悅的環境中相互影響,相互激勵,共同進步。要倡導和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團結友善的同學關系,特別是要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開展好幫助特困學生的獻愛心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集體的溫暖,自覺融入到班級集體之中。
3.注重感化——尋找情感教育的突破。要引導學生將道德認識內化為道德行為,必須充分激發個體轉化的內在動力。一是環境激情。要重視學校環境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建好校訓墻、宣傳欄、文化走廊、花壇盆景等風景點,讓一草木寓情,一磚一瓦啟智,使學生目之所及能教化,耳之所聞能修身,激活他們對學校、對教師、對生活的熱愛。二是師愛激情。師愛是一種神奇而偉大的精神力量,也是促進德育優化的重要條件。教師要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形成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要用自己的真愛、真情、真誠,去喚起每一個學生的自尊、自愛、自信,讓他們人人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對教師產生一種信任、尊敬和崇拜的心理,進而由愛教師延伸、幅射到愛學校、愛集體、愛社會。三是榜樣激情。古今中外一大批德為楷模、行為世范,可歌可泣、可贊可譽的英雄偉人,激勵著一代代青少年茁壯成長。要充分利用榜樣引路這個法寶,教育青少年自覺以革命先輩、當代英模及創業先鋒為榜樣,激勵他們向榜樣學習,找準自己的人生坐標,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三、倡導“知行合一”,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和內化正確的思想信念
課堂教學中傳授的知識能否內化為學生覺悟、外化為學生行為,關鍵是讓學生深入實際,在社會實踐中比較、檢驗。社會實踐是“知行合一”的中介和關鍵。例如有教師在教學《理想與奮斗》時,發現部分學生對現階段還要提倡艱苦奮斗不以為然。針對這種思想,教師組織學生訪問了典型的鄉鎮企業。該企業原只有5名工人,12000元毛資產,而經過20多年的艱苦創業,企業成為擁有6000萬元資產的大型企業,至今仍保持著創業者們只值幾分錢的舊掃帚也加以再利用的優良傳統,規定“上至廠長,下至各級管理人員,不得私用、挪用企業的信封、稿箋”。通過調查訪問,學生懂得了“經濟發展了,但艱苦奮斗絕不能丟”。
- 上一篇:信息科優秀工作人員先進事跡材料
- 下一篇:醫療保險系統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