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生德育教育論文
時間:2022-01-28 02:33:43
導語:高職學生德育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
由于一些剛入學的新生剛來到學校,對學校的一切還不不熟悉,特別是從貧困邊遠山區第一次來到省城城市的學生。為了消除新生的陌生感,結合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實際情況,各生源基地負責老師在新生報到、注冊時可以主動與他們進行交流溝通,詢問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和目前真實的心理感受,傾聽他們在學習或者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和煩惱,了解貧困學生家庭基本情況,積極幫助貧困學生助學金評選,妥善解決貧困生助學貸款,適當安排貧困生在校內勤工儉學。從而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還可以幫助他們分析高中成績不理想的原因,鼓勵他們克服對學習的害怕心理,糾正高職學生畢業后就業方向窄的錯誤思想。樹立發奮學習成才的志向。
1.2安排學習互助小組,推動校園興趣小組活動
對于一些學習基礎比較差的后進學生,可以讓成績上游的學生和他們結成互助小組,不僅要在生活上做到互幫互助,還要在學習上達成默契,學習基礎好的學生要認真輔導,耐心講解,幫助后進同學提高學習效率,掌握好專業知識,促進每一同學不斷進步。針對學生興趣愛好,由每個教職員工牽頭成立各項興趣愛好小組,組織學生加入興趣愛好小組參加活動,使學生從沉溺網游、賭博等不良嗜好中解脫出來。并且在互動中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培養學生良好生活、學習習慣,詳細了解學生思想狀況。及時指正、正確引導。讓學生畢業后順利、快速適應社會生活。
1.3組織學習校史、校訓和校歌,倡導校園文化
為了搞好德育教育工作,讓學生更加了解和熟悉學校的校史、校訓和校歌,在每年新生軍訓期間組織學生學習校史、校訓、唱誦校歌,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了解學校發展過程,理解校訓的背景和思想內涵,都會背唱校歌。每逢集會,就可以倡導學生唱校歌、拉校歌,大量利用校園數字平臺,廣播,墻報等方式宣傳校園文化。每年舉行一到兩次有關校園文化的征文,演講競賽。
2有的高職學生人生觀偏離、自律意識不強,需要教育引導其遵紀守法
2.1經常開展愛國、普法教育講座,使法制觀念深入人心
為了培養學生的愛國思想和法制觀念,糾正其自由散漫的不良習慣,學校通過9月30日烈士紀念日活動宣傳、弘揚烈士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職院校可以聘請法制專家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社會熱點問題開展相關的講座;加強與地方公安機關的溝通與配合,在學校內設置警務室,并著力宣傳消防、治安、人身財產安全等方面的常識;利用法定節日組織學生參與演習。例如11月1日防空警報試鳴日,11月9日消防日等等。使學生在實踐中加強其法制觀念。讓法律專業的教師在各個系中巡回進行法律知識的演講和解說;對教職員工進行法律業務上的培訓,組織教職員工利用政治學習時間學習湖南省《六•五普法讀本》,綜合提高其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并通過在班會中宣傳教育,使學生能夠了解學院遵紀守法方面的規章制度。
2.2利用典型案例進行法律教育
有的學生認為犯法犯罪離自己很遙遠,有的是缺乏對犯罪的直觀感受,高校教師可以收集本校或其他學校相關的犯罪案例,尤其是青少年參與打架斗毆、交通肇事以及盜竊、被詐騙等方面的典型案例,這些案例或刻錄成光盤或被寫成文案材料,因此可以組織學生閱讀觀看,讓他們得到鮮活直觀的法律教育。
3有的高中學生心態冷漠,需要教育引導學生學會感恩
3.1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
培養感恩意識對于學生形成責任意識有著重要的意義。學生的感恩對象往往來自于家庭,對于父母含辛茹苦的教養以及嘔心瀝血的付出,學生都應該心懷感恩之心,要懂得孝敬,回報家庭,達到父母的期望值;利用班會或是演講等形式,讓學生都談談對感恩的理解和感受,逐步擴大感恩范圍,感恩他人,感恩社會。
3.2開展志愿者活動
高職教師可以推薦學生參加校團委組織的學生志愿者活動,作為一名志愿者,學生應該自覺樹立“感恩社會、回報社會”的觀念,在學校的組織下,志愿者可以到交警崗協助民警進行交通安全法的宣傳,或是在過節時,到敬老院去給老人送上親情和溫暖。組織學生利用暑假開展“三下鄉”、“四進社區”等社會實踐活動。與當地街道、社區共建“大學生服務基地”,建立大學生服務社區的長效機制。
4結束語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這個時代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素質的競爭,為了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趨勢,必須重視人才素質的培養,而人才素質有兩個方面的內涵,即知識能力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
作者:饒書單位: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退耕還林與農業發展論文
- 下一篇:高校德育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