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時間:2022-05-05 05:08:29
導語:校園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校園文化是學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環境和文化氣氛,是一種具有引導、激勵和鼓舞作用的內生動力。通過多種形式的校園活動,灌輸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人生價值觀。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進行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學校應該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其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關鍵詞:校園文化;德育教育
校園是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重要陣地,也是培養社會“四有”新人的特殊園地。校園文化作為在校園這個特定環境形成的價值觀念、傳統習慣、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等文化現象,在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中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
一、校園文化的內涵
校園文化是指以校園環境、教學設施等物質形態為基礎的,以師生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等意識形態為核心的,以校園特色的學生活動為表征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它是由全體師生共同創造的,反之,創造出來的校園文化又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師生的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
校園文化是學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載體,在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建設社會的精神文明等德育工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具體說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價值引導功能
隨著網絡的普及,青年學生正受到社會上各種文化、思想的沖擊和碰撞,他們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模糊、搖擺甚至錯位。例如,有些學生受到了社會上“經濟文化”的影響,產生了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思想;在這些學生的價值取向發生錯位的情況下,校園文化的引導功能就顯得尤為的重要。校園文化通過一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影響著學生的思維方式、行為觀念、價值取向等,使學生在無形中對現在的文化價值產生認同。從政治導向上看,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如必要的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社會公益活動等,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信念。
(二)規范行為功能
校園文化的規范行為功能表現為兩種約束形態,即“硬”和“軟”。“硬”約束功能主要表現在校規、校紀、校訓等制度文化建設。這種規范和約束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明確學生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從制度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且內化為自覺要求。“軟”約束功能主要表現在校風、教風、學風等文化建設。通過良好的校園風氣來影響和教育學生。使學生自覺的認同學校的辦學目標和價值觀,更好的把形成、思想和價值觀念統一到學校目標上來。
(三)情感陶冶功能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校的校容校貌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如果校園環境整潔優美、課室的教學設備完善齊全,學生的心態自然會得到優化、情操得到陶冶,從而產生激勵的情感。這種情感的陶冶功能在不知不覺中通過暗示的方式,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學校,增強自覺學習的原動力,消除厭學的消極心理。
(四)精神激勵功能
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深層內核,強調學習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跡,用先進人物的思想言行激勵學生則是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一種常見方法。如在“清明節”“雷鋒月“”國慶節”等富有人文教育的節日,組織師生開展掃墓、參觀烈士故居、學習雷鋒等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革命先烈的頑強意志、拼搏精神、奉獻意識等,學習到優良的中華傳統文化精神,從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榮辱觀和責任感,從而促進學生的道德發展。
三、校園文化德育功能實現的途徑
良好的德育能促進校園文化的健康發展,健康的校園文化建設能引導德育目標的實現。因此,我們要積極探索校園文化德育功能在校園內實施的途徑。
(一)營造優良校園環境,發揮環境揚德的作用
歷史上“孟母三遷”的典故,正說明了在一種文化環境熏陶下對學生成長的作用。優美的校園環境能促進學生在深層心理結構中調節和支配自己的行為,從而提高文明程度。學校在校園環境建設中,要善于創設一種寬松與高潔、明麗與清新的校園環境文化,從學校的整體布局、建筑造型、色彩以及校園綠化、教學硬件的構置等方面,根據培養學生的情操入手進行探索和研究,使學校變得有吸引力,烘托一種濃厚的育人氛圍。如獨特的建筑風格、有教育意義的名人雕像、警句名言、廊墻面文化等。
(二)加強制度文化建設,強化管理機制
制度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為了保障學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而制定的,目的是先用制度來強化,而后用情境來內化。具體地說,學校應遵循教育規律,依據教育方針和教育法規,建立和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過程中,應充分發揚民主,經過師生充分醞釀和討論,最終形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校園制度文化。
(三)加強文化活動建設,形成良好的校園風氣
學生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展現校園整體風貌、增強學生體質的有效途徑。它是學校良好的校風和學風的形成和延續的重要因素,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而這種影響和作用往往是任何課程無法比擬的。因此學校應多組織、設計、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比如:各類知識講座、辯論賽、演講賽、征文比賽、科技文化藝術節、社團活動月等等,通過鼓勵學生參加這些文化活動,使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和啟發,能直面一些現實問題,提高學生的辨別和判斷能力,并內化為自覺的行動。
四、結束語
總之,校園文化在學校德育中的隱性影響是一種有力的無聲的教育語言,學校必須給予充分的重視,并不斷適應時代的發展,與時具進抓好校園文化建設這種“隱性影響”,充分發揮其巨大的德育功能。
作者:何標 單位:廣州華商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丁蘭華《.論高校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載《今日科苑》,2010年第8期.
[2]李鵬鴿《.淺論新時期高校校園文化與德育建設新途徑》,載《青年與社會》,2014年第1期.
[3]張艷瓊《.高校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探析》,載《教育界》,20
- 上一篇:網絡對中學德育工作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 下一篇:中職班學生特性淵源與德育教育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