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德育教育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07 04:18:01
導語:互聯網+德育教育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藥類高職院校德育教育是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內容。如何高效開展德育教育,是值得每個教師考慮的問題。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準確理解行業所賦予的職業使命,為我國醫藥行業輸送具有高尚醫(藥)德、高超技術的醫藥專門人才,是醫藥類高職院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1][2]。了解醫藥類高職院校的德育現狀,明確當前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探討如何對在校學生進行更加有效、可行的德育教育刻不容緩。本文以濰坊護理職業學院學生為研究對象,調研該校在校生“互聯網+德育教育”的現狀,為后續研究提供數據支撐。
1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獻調查法、問卷調查法、隨機訪談法等。為了更真實、全面地了解醫藥類高職院校德育教育的現狀,本文以濰坊護理職業學院各專業高職在校生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參閱文獻[3][4]并結合學院實際設計調查問卷內容,通過網絡問卷調查的方式,以班級為單位發送網絡問卷調查鏈接,采用不記名方式邀請調查對象在線填寫。另外,還輔以隨機訪談作為補充。
2調查內容及結果分析
(1)基本信息。最終回收有效問卷486份,主要來自藥學、護理、醫學檢驗技術專業。(2)學生對行業職業道德的認識。2.1專業選擇。在專業選擇上,選擇遵從父母意愿(33.54%)和不知道(16.05%)的學生總數近半,認為職業社會地位高且穩定所以選擇醫藥專業的學生占24.49%,而僅有25.93%的學生是因為覺得醫藥類職業很神圣所以選擇醫藥院校。這說明,大多數學生入校時對醫藥專業沒有清楚的認識,學習目的不明確。2.2對德育的理解及德育的追求目標選擇。雖然分別有55.76%和52.88%的學生對德育及德育目標作出了準確選擇,但同時選擇“對個體和社會發展均有促進”以及“成為被社會認同、接納的有道德的人”兩項的僅有159人(32.71%)。說明大多數學生對德育及德育目標的認識較膚淺、不全面,學院的德育教育效果還有待加強。對于醫藥行業的職業道德,多數同學還是有正確的判斷,對醫藥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有一定的理解。在醫藥行業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的關系方面,有74.49%的同學認為“醫(藥)德與專業技能是醫藥人員執業的必備要素”;關于紅包和回扣問題,大多數同學也選擇了“不贊成”;當面對特殊患者以及突發公共事件時,大多數同學選擇了“搶救生命為重”。這反映了學院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是有可取之處的,大多數學生都具有基本的專業素養。2.3對當前醫療環境的認知。40.74%的學生認為“緊張”,37.86%的學生認為“一般”,只有10.91%的學生選擇了“不緊張”,還有10.49%的學生態度是“不清楚”。說明近些年出現的一系列醫療事件確實對學生的思想產生了影響。甚至有調查顯示,惡性傷醫事件的頻發不僅嚴重損害了醫學生的職業榮譽感,還挫傷了他們的從業信心。盡管如此,大多數(77.98%)學生仍然具有正確的醫患觀,認為“醫生與患者應站在同一戰壕,共同對抗疾病”;認為醫生與患者“是消費者與服務者的關系,醫生應該盡量滿足患者需要”的占11.73%;認為“治病救人是醫生的本職,是醫生謀生的工具”的僅有7.61%;還有2.67%選擇了“不清楚”。關于導致醫患矛盾的原因,學生們看法不一。雖然學生們對德育的理解有偏頗,對醫患矛盾有所顧慮,但是面對自己職業發展的問題,多數學生持積極態度,想在醫藥行業有所建樹。這說明通過學院的德育教育,學生們對于醫藥行業是認可的,大多數學生都愿意做好本職工作,但是可以看出,他們缺乏自信心,今后學院的德育工作需要朝這個方向努力。2.4學生對學校德育教育的評價。綜合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問卷調查結果看,目前我院德育教育仍然以兩課為主,護理、助產等專業還開設了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護理倫理與法律法規等課程,并且大多數學生對于這些課程的任課教師感到滿意。幾乎所有學生(95.47%)都覺得學院德育教師對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足夠重視,74.49%的學生對學院德育教育的整體評價是滿意的。但是,對于以后所從事行業的職業道德要求,很多學生(41.36%)感覺不清楚、不明確,近半學生(47.11%)認為課堂職業道德教育與實際相差較大。值得注意的是,在回答“主要是通過哪些方式學習到德育知識(多選)”時,學生選擇最多的竟然是“各專業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滲透”(69.14%),而不是“兩課課堂教育”(57.2%)。2.5學生對德育教育的意見和建議。超過半數(65.84%)的學生認為醫藥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對個人就業與事業發展的影響非常重要,同時,90.74%的學生認為加強當前醫藥專業學生的德育教育很有必要。從調查問卷結果來看,學生對德育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非常期待,傳統的課堂教育已經無法滿足其需求。
3結論
醫藥類高職院校德育教育的改革勢在必行。當今社會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對教育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近年來慕課、微課、各種云平臺等的興起,為德育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互聯網的發展給信息技術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經有能力作為教學的主要平臺,不僅對學生學習具有強大的吸引力[5],對教師而言也是全新的挑戰。在醫藥類高職院校中推行“互聯網+德育”是提升醫藥類專業高職學生職業道德修養的有效手段,尋找合適的實踐路徑則需要醫藥類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戴為.將人文精神培育融入醫藥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4,31(7):267-268.
[2]盧佼佼.當前醫患關系背景下醫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5(20):166-167.
[3]周彩霞,劉慶珊,王清路.醫患沖突背景下醫學院校大學生德育現狀分析———山東萬杰醫學院學生德育問卷調查報告[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3(16):110-112.
[4]程慧.高職院校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方法與路徑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16:1-53.
[5]徐永勝,李建敏.互聯網+時代的德育教學方式變革[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6(12):25-29.
作者:郝金霞 劉郁婧 韓卿卿 單位:濰坊護理職業學院
- 上一篇:小學語文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 下一篇:CBI模式商務英語教學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