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教學法在德育課程的應用
時間:2022-08-12 09:40:16
導語:游戲教學法在德育課程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技工學校目前德育課程開展現況
1.1教學過程制式化,教師主體性地位過高技工學校德育課程的設立主要是為了培養技校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傾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行為習慣。因為課程本身的理論性比較強,因此承擔德育課程的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還是較多采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課程基本照著復習、導入、上課、作業、考試的流程開展,教學課堂缺乏活力。加上課堂時間有限、學生的能力水平、場地道具的缺乏等因素的限制,教師基本不采用游戲教學方法,偶爾進行的游戲活動也只是作為枯燥課堂的調劑品,游戲內容與課程內容并無關聯。1.2課堂教學滿堂灌,學生缺乏話語權和參與感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老師自身都是課本的忠誠傳遞者,又如何能培養學生們擁有創新精神,做到推陳出新呢?有過一線教學經驗的教師都有過這樣的體驗,上課當老師提問學生問題時,學生們的第一反應就是翻開課本查找答案,因為知道只有標準答案才是老師心目中的滿分答案,這樣的提問環節看似互動,其實只是師生雙方的一場早知臺詞的劇本演出而已。學生對于老師或者課本給出的標準答案全盤接受,沒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成為毫無主見只知隨聲附和的應聲蟲。
2在技工學校德育課程中開展游戲教學法的依據
大多數人對于游戲功能的認知僅僅停留在娛樂這一項,而忽略了游戲其他功能,例如應變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專注力等。游戲教學法是指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習得某種知識或技能的教學方法。在技工學校德育課程中開展游戲教學法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相對于一般教學,游戲教學法有以下優點:2.1游戲教學法符合技校生行為認知發展特點。技校學生多為15~18歲正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這一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明顯增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處理事情能力,對新鮮事物有極大的好奇心和適應能力,喜歡刺激和挑戰。技校生的這些行為認知特點,決定了他們不會再如少兒時一般,對老師的話言聽計從,一味地空談道理灌輸道德規范反而有可能激發其逆反心理。傳統教學方法往往是以老師的獨白教學為主,而游戲教學法并不直接對學生進行理論灌輸,而是通過游戲讓學生親身感受,激發學生對某一道德規范的合理性的思考,進而接受這一道德規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道德思維能力也將得到了充分的運用和肯定,成為教學成功的推動力。2.2游戲教學法符合道德的經驗習得性的要求。道德規范的學習是一種經驗式的學習,生活體驗是道德學習的來源,而在德育課程中開展游戲教學法其實就是一種體驗式的德育教育方式。當學生進入游戲教學時,就會與游戲所隱含的道德要求產生互動,學生參與游戲的過程同時也是道德體驗的過程。學生在游戲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認知習慣進行道德探索,實現道德內化的目的。2.3游戲教學法寓教于樂,生動活潑。傳統教學方式比較單調,形式單一,學生常處于被動接收的位置,興致不高。游戲教學法教師成為主持人,學生才是活動的主體,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通過不同形式的游戲,激發學生主動積極性,積極參與其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探索精神,課堂氣氛活潑愉快。
3技工學校德育課程開展游戲教學法的實踐探索
3.1德育課程游戲教學法的實施原則。3.1.1從實際出發設計游戲教學環節技校生知識水平和解決能力水平有限,德育課程每次開展的時間和場地也是有限的,因此在設計游戲教學環節時要注意從學生的行為認知水平出發,從實際教學的時間和場地出發,設計天時地利人和的教學游戲。舉個例子,數獨與消消看皆為游戲,但在學生群體中,玩數獨游戲的人數大大少于玩消消看的人數。究其原因,就是數獨的游戲規則對學生的知識水平要求更高,對于學生而言存在一定難度,挑戰時不易獲得成就感,反而容易滋生挫敗自卑心理。3.1.2不忘初心,實現教育與娛樂的有機結合首先,游戲教學法并不代表著將課堂教學完全變為娛樂的天堂,不能僅僅為了游戲而游戲,忽視了教學任務和教育目的。其次,倡導在德育課程中開展游戲教學法,也不是要求把游戲教學當成任務作為固定模式去開展。游戲教學法應是娛樂和教學的結合,在設計游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如何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游戲空間和游戲體驗,使他們真正投入學習中去,最終實現教學目的。3.2德育課程游戲教學法的實踐案例。3.2.1簡易類游戲在德育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此類游戲的特點是簡單易操作,對時間空間人物均無苛刻要求,學生可以非常迅速地從游戲中感知教育目的。我們以德育課本第一冊第三課一節誠信精神的教學為例。(1)教學目標:誠信精神的重要與可貴(2)游戲工具:A4紙若干張(3)游戲規則:假設A4紙代表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如果有一天信任被破壞了,教師將紙張揉成一團再展開,紙張布滿褶皺,請同學們想辦法將A4紙恢復原貌。(4)聯想歸納總結:學生嘗試各種方法,然而紙張上還是會留有褶皺痕跡,再聯想到生活中的失信案例,比如目前奶粉市場安全問題等,領悟到誠信是寶貴而脆弱的,一旦失去誠信,想要重新建立信任是非常困難的。3.2.2限時任務游戲在德育課程教學中的運用。人類天生喜歡游戲喜歡挑戰,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解釋,當人們完成某項挑戰時,大腦會釋放一種名為“多巴胺”的神經遞質,這種神經遞質可以激發人們為了獲得快樂而去努力付出。因而我們可以在某些教學互動環節上增加時間限制,使之成為一項限時任務游戲,激發學生積極性。此處以技工學校德育課本第一冊第一課第二節學習方法的介紹為例。教師說明游戲規則:記住這組英文字母EARTVFBIGEUSA,用時最短的勝利。取得勝利的學生介紹記憶方法,比如分組記憶法,EAR-TV-FBI-GE-USA,學生在游戲中掌握不同記憶方法。3.2.3休閑益智類游戲在德育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此類游戲以動腦思考為主,具有一定挑戰性,有利于激發學生好勝心理,同時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我們以德育課本第一冊第二課第二節人際交往的作用為例。教師在投影屏幕上展示圖片,游戲任務是找出圖片中共包含多少個三角形。游戲規則要求四個學生為一組,最快得出正確答案的組為勝。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發現自己的慣性思維導致自己只能看到一部分三角形,而同伴的不同視角往往能給自己帶來啟發,通過組員合作,最終找到所有三角形,遠遠多于自己所想到的答案。最終領悟到人際交往的信息交流與互補作用,并感受到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3.2.4體驗類游戲在德育課程教學中的運用。體驗類游戲需要一定的道具、場地、服裝,可使學生置身于某一特定場景中,喚起其道德情感。例如在講德育課本第一冊第二課第二節家庭內的人際關系時,我們可以通過一個角色扮演游戲,讓學生換位體驗母親的角色。游戲規則:學生將裝有10kg啞鈴的書包背在胸前,不僅要完成打掃課桌椅的任務,而且要時刻保護“胎兒”不受傷害。在游戲過程中,學生“親歷”了母親孕育胎兒時的辛苦,再聯想母親平日里除了工作還要兼顧家庭的辛勞,進一步深化了對母親的敬愛之情。3.2.5競賽類游戲在德育課程教學中的運用。競賽可分為個人競賽或者小組競賽。例如教師可將課堂提問環節設置為競賽模式,采用搶答方式來回答老師提問,回答的又快又準者就可以加分。競賽類游戲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合作能力。3.2.6素質拓展類游戲在德育課程教學中的運用。素質拓展類游戲形式多樣,并可用于多種用途。例如花開游戲,學生扮演花朵,教師播放音樂,音樂聲停,教師宣布花開了,幾朵花開,則幾個學生聚集在一起,既可用于幫助老師進行學生分組,也可以考驗學生的隨機應變能力。當代許多公司也會不定時地舉辦素質拓展活動來增強員工之間的凝聚力,技校學生作為未來的就業者,通過素質拓展類游戲,可以在活動中提高應變能力,并在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溝通。
4在德育課程中使用游戲教學法的效果評析
在德育課程中運用游戲教學法,可以極大地活躍課堂氣氛,學生的參與度高。但切不可為了游戲而游戲,要注意與教學內容的結合,為教學目的服務。在游戲結束后,學生會獲得大量的關于游戲的感受,并且往往會迫不及待地要與同伴分享。但有些時候學生過于投入游戲,導致課堂紀律有些松散,因此教師要當好主持人的角色,注意維持課堂紀律。或者有些時候也會出現學生顧著游戲而忽略課本知識,所以當學生在分享游戲感受時,教師需認真傾聽并及時捕捉其對某種道德規范的體會和理解,借機對游戲的道德意義作進一步的補充闡釋,幫助學生的認識從感性層面上升到理性層面,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與人合作能力等。
參考文獻
[1]敖麗娜.思想品德課游戲教學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
[2]吳太勝.網絡游戲魅力對高校德育改革與創新的啟示[J].高教發展與評估,2006.22(6).
[3]潘慧玲.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游戲教學研究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
[4]王展.在技校德育中引入拓展訓練的思考[J].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14.27(2).
作者:莊麗珠 單位: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
- 上一篇:小學德育課程教學實效性策略
- 下一篇:德育課程一體化評價路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