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對小學德育的影響

時間:2022-09-18 02:53:13

導語:微博對小學德育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微博對小學德育的影響

一、微博有利于德育空間的拓展

傳統的小學德育工作受到一定因素的影響,使德育活動的開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例如,教育場所、教育手段等因素的制約,這種傳統模式大大限制了學校德育活動的開展,也抑制了學生對于德育學習的興趣。相比之下,微博的使用則不會受到時間與地點的限制,利用微博進行德育對于學生來說更具趣味性,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德育的樂趣。微博的便利不單單只是在時間與地點上具有隨意性,而且能打破時空限制進行溝通與交流,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增進師生感情,在德育的空間上也具有一定開拓性。例如,教師與學生在微博互相關注以后,可以經常交流對學習的看法,老師可以通過微博向學生傳遞他的德育理念,或者根據微博上的熱點進行交流,讓學生自由發表看法,如果老師發現學生的觀念有失偏頗便可立即對其加以引導,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微博有利于德育模式的革新

傳統德育模式一般都是采用“灌輸式”教育方法,這種“灌輸式”的傳統模式在過去是屢見不鮮的,但是這種傳統的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也是有目共睹的。所謂“灌輸式”就是強迫式地去授予學生知識,不管學生是否真正接受,“灌輸式”教育模式讓學生成為被動者接收者,這種傳統模式本質上是落后的,其渠道單一,方法簡單,盡管小學生們會被動去接受,但收效甚微。但是,教師利用微博平臺去開展德育工作則有很大的優勢,能確保發言者與接受者間適度的隔閡感,打破了二者間的壁壘,有利于受教育者主動接受信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它的出現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讓老師和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像朋友一樣去交流與溝通,微博的出現革新了德育模式,讓傳統教育模式退到幕后,實現了德育工作的良好開展。

三、微博有利于德育內容的豐富

傳統的小學德育內容往往來源渠道單一,導致教育內容貧乏,教育資源有限,老師與學生無法獲取更多知識。而微博的利用可以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打破傳統模式中“坐井觀天”的困境,能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小學生的知識,讓學生更加感受到德育的樂趣,對于教師而言,微博的使用能夠從根本上克服傳統德育工作乏味、空洞的缺點,對于德育內容有一定程度上的豐富,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微博上的熱點,豐富德育內容,讓學生參與到德育活動中,采用討論交流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德育知識,感受德育內容的趣味性,在潤物無聲中既學到了知識,又受到美德的熏陶。

四、微博有利于知識獲取渠道的拓寬

21世紀是信息時代,各類所需信息都充斥在網絡上,人們可以通過網絡去獲取最新最精確的信息,這對我們解決學習或生活上的各類問題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要隨時更新知識庫,保障知識的先進性,在德育觀念上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提高自身知識水平。當然事物皆有兩面性,微博為人們帶來更多新知識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比如,老師可以利用微博對學生進行德育,由于微博與網絡是連接的,知識面會比書本上更廣泛,但網絡上難免有不良信息。因此,一方面有利于開拓寬學生知識獲取的渠道,另一方面要教育學生明辨是非,抵制不良信息。同時教師也從網絡平臺獲取更多知識,讓師生在德育工作中共同進步。微博的出現為德育活動的開展帶來了新的生機,擺脫了傳統德育模式中的單一性,教師通過這個平臺與學生共享信息,可以隨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讓德育工作的開展更具針對性,然而教育工作者在利用微博這一平臺德育工作時,要盡量避免微博中出現的負面信息對學生產生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善加引導。微博在給學習德育工作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從微博的特點入手,結合當下小學德育工作的現狀,向學生群體進行教育。網絡是把雙刃劍,它對學生的影響作用是很大的,教師要嚴格把握,去偽存真。

作者:張紅炎 單位:南通市通州區川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