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德育校本課程實踐研究

時間:2022-09-14 02:52:06

導語:小學德育校本課程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德育校本課程實踐研究

摘要:加強小學德育課程建設,開發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是中小學德育工作的焦點話題。廣州市海珠區金影小學依托“珠影”社區資源,開發、實施小學德育“星影”校本課程。從分析社區資源入手明確方向,經過多輪探索制定課程框架與教學目標,依據趣味、開放、實踐三個原則有效開展活動,結合學校辦學特色進行總結和提煉。

關鍵詞:小學德育;校本課程;社區資源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隨著“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理念逐漸受到廣泛認可,中小學校掀起了地方特色課程、校本特色課程的建設熱潮。基于學校所在區域的特色文化,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優勢進行校本課程開發,成為當前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內容之一。廣州市海珠區金影小學依托“珠影”社區資源,開發“星影”德育校本課程。

一、明確方向:挖掘“珠影”社區豐富的教育資源

學校作為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社區有著互補的關系。一方面,學校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人才、開展多種多樣的社會服務,才能體現自身的價值;另一方面,良好的社區環境為學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因此,許多學校都十分注重社區資源的運用,如利用社區資源開發學生感興趣的主題活動,結合社區活動開發課程資源,組織師生走進社區、了解社區等。金影小學與中外聞名的珠江電影制片廠僅一墻之隔,一直以來都是睦鄰友好的共建單位。珠江電影集團不僅是華南地區影視文化產業龍頭,名聲口碑享譽各地,而且擁有豐富的影視拍攝資源。同時,“珠影”社區有專職社工,定期開展社區活動。另外,學校學生絕大部分為“珠影”職工子弟,因此“珠影”與學校教師、學生以及家長有著緊密的聯系。許多學生家長在電影藝術領域是行家能手,學生也深受家庭氛圍的影響,從小就對影視、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面對得天獨厚的社區資源,金影小學著力打造“星文化”辦學特色。借助“珠影”社區的人文氛圍和珠江電影制片廠豐富的影視資源,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在關聯性、校本性、可選擇性中進行了從優選擇[1],整合優勢資源,明確了校本課程的內容方向———以“星影”為校本課程載體。我們以“星閃亮、心健康”為辦學理念,以“亮星”為教學目標,鼓勵學生既要有“影”,更要脫“影”,既有教師育人“亮星”的關懷,也有學生實現“星夢”的追求。

二、逐步探索:設計與開發特色“星影”校本課程

“珠影”社區特色影視資源非常豐富,影視名人云集,如名導演、名編輯、名演員;拍攝基地獨具一格,影視作品優良精美。在校本課程內容開發中,學校按照小學學段設計了六個主題:講故事、演故事、影視觀賞、影視評析、尋根珠影、微電影制作(如表1)。根據學段特點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分層細化校本課程教學目標,一、二年級的學生主要培養其故事理解、語言表達、簡單分析的能力;三、四年級的學生主要培養其故事分析、故事評價、建立簡單情感價值聯系的能力;五、六年級的學生主要培養其情感態度價值觀和故事創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校定期向學生、家長、授課教師收集意見,根據各方的反饋,完善整合了原有的校本課程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的實效。從2013年9月至2016年2月,我們對校本課程進行了多輪的實施與完善,并形成了六本教材初稿。在“珠影”社區專家、海珠區教研人員和金影小學授課教師三方思維碰撞、反復修改下,完善優化匯編工作,最終形成了六本具有學校特色、緊緊圍繞“珠影”社區資源而設計開發的校本課程配套教材:《故事園地》(上、下冊)、《影視欣賞手冊》(上、下冊)和《尋根珠影》(上、下冊).

三、有效開展:“星影”校本課程的實施與管理

為了有效實施與管理校本課程,在校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中,我們遵循三大原則:趣味、開放、實踐。1.趣味活動激發學生參與校本課程的積極性古語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對孩子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學生年齡的特點,“星影”校本課程在教學活動設計中增加了不同的趣味活動。如低年級有大量講童話故事、改編演故事的活動,吸引學生參與到校本課程的活動中。在表演童話劇《龜兔賽跑》時,學生穿戴上自己設計與動手制作的動物服裝與道具,在老師優美的話外音下表演得淋漓盡致;在表演《烏鴉與狐貍》時,個別學生的動作、眼神、神態和一些有趣的細節,使得其他學生紛紛模仿學習,并相互評價“小表演者們”哪個表現的角色更生活化、更出色。2.開放式的評價標準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校本課程關注學習效果,更重視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開放式的評價標準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如在中年級,學生評論電影時,教師并不設計標準答案,而是引導學生找出電影作品的欣賞點,發表自己的意見。在評析日本經典動畫大片《龍貓》時,學生可以從電影借助異想天開的情境表達對大自然的敬畏、對綠色生命的熱愛的角度展開,也可以對比動畫大國美國和日本的動畫作品風格,更可以從影片卡通的形象、特點、印象深刻的情節等角度來表達自己的觀點。3.綜合實踐任務有助于學生加深學習體驗杜威的“做中學”理論提倡學生從活動中學、從經驗中學。“星影”校本課程以豐富的社區資源為依托,以實踐任務為驅動,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的體驗和觀察的體驗。我們組織高年級學生到珠江電影制片廠開展“尋根珠影”的實踐活動,如調查、訪談、參觀等。五年級學生的校本課程綜合活動是“名人名家訪談”,鼓勵學生充當小記者,拜訪名人名家,撰寫訪談。六年級學生在畢業之際,開展“送給母校的一份禮物”的綜合實踐活動,以小組的形式設計、拍攝一段微視頻留給母校。

四、總結提煉:凸顯與豐富金影小學辦學特色

經歷了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改進、總結等多個階段,金影小學總結了基于“珠影”社區資源開發小學德育校本課程的三個關鍵策略。

1.開展基于社區資源的校本課程實踐需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

基于“珠影”社區的影視資源開發的校本課程,從課程框架搭建到實施,其間需要多個領域專家與授課老師的大力支持。金影小學多次邀請社區影視領域的權威人士、區教育局德育指導專家和校內編寫教材的老師、授課老師進行座談,為校本課程提供專家意見。學校授課老師定期觀摩同類學校的校本課程,學習與吸取他人的優秀經驗,不斷優化校本課程的活動設計。

2.開展基于社區資源的校本課程實踐需要有“大膽嘗試,小心求證”的態度

開發與實踐基于“珠影”社區的影視資源的校本課程,此前并無相關成功經驗和案例。我們一方面依靠校內教材編寫老師等對“珠影”社區豐富的教育資源深度挖掘,大膽探索,不懼試錯,最終才能找到社區資源與學校德育文化最為貼合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依靠授課老師等對校本課程教學目標逐步理解,積極實踐和小心求證,將影視故事的手段轉變為教書育人的目標。3.開展基于社區資源的校本課程實踐需要編教同心、合理分工、通力合作“星影”校本課程的開發,覆蓋了語文、品德、英語、綜合、數學等學科。同時,每個年級的校本課程有專門的老師負責教材編寫與修訂,專門的老師負責進行每周一次的活動授課。教材編寫者與教材使用者緊密合作,相互切磋,互通有無,最大程度地保證了“星影”校本課程的高效實施。“星影”校本課程在內容設計上依托“珠影”社區影視資源,活動設計上結合“珠影”社區影視特色。其一,這凸顯了金影小學“星文化”的辦學特色,通過特色德育校本課程體現學校“星閃亮、心健康”的辦學理念,鼓勵學生自信樂群,學有所長。其二,這充實和豐富了“星文化”的辦學內涵,豐富的教學內容和新穎的教學活動也為學生快樂、開心地學習提供基礎。如此,實現了“彰顯學生個性風采,促進校內教師專業成長,助力學校辦學發展”三贏的美好局面。

作者:賴衛紅 單位:廣州市海珠區金影小學

參考文獻:

[1]廖哲勛.關于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