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德育教學探索
時間:2022-11-19 08:57:21
導語:小學德育教學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從義務教育的角度來講,德育是提高整個社會公眾素養的根本,由此,國家對這種基礎性的教育進行大量的資金投入是有一定道理的。本文針對小學德育與教學的關系進行論述。
[關鍵詞]德育;基礎性;評價
一、要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
對小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要重視合理性,這也是教育工作規范性的表現。當前,我國小學德育工作中還存在許多缺少政策制度與規范性的因素,在這里面我們還可以從規范性的角度來分析德育工作的合理性,因為制度的出臺是要具有一定的規范性與理智性的,并與我國現在的社會風氣具有一定的聯系,當今的社會風氣日益功利化,導致現行制度也發生了改變,甚至偏離了原來的軌道。也就是說現代的小學教育已經出現了一些無法預見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通過對個體道德教育塑造成功的典范進行鼓勵和獎勵的激勵機制,這是一種可以通過激勵機制附合個體道德的行為來實現道德的行為,從而達到道德教育的成果,實現科學的教育評價的體系。從我國現今的德育評價來看,我們對小學生的德育還是積極的,但是德育工作中從讓孩子們一直做一個乖孩子、乖娃娃、小紅花、小紅旗、好孩子,到包含各種獎勵在內的激勵成為讓小學生停留在光環下的一個成形的外界環境。從激勵的角度來看,這種積極的評價成為小學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有其存在的市場的,因此,學生在社會道德環境認可的前提下,可以快速地找到自己的行為榜樣。但是我們發現,當人們一直處于一個積極的沒有批評的空間里,一個人在道德上就容易出現因果倒置的問題。從理論上來講,在德育過程中,如果在批評中加入適當的激勵,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表現得更加積極,思想上也會更加要求進步。從這一角度完成激勵的人不會成為原來那種基于道德產物下的楷模小學生,而是遵循著自然規律而形成的道德素養,這種方式將成為更成功和符合人性和社會發展的趨勢。但是也不能否認在現實中,使用這種方式也會出現一些無法預料的消極影響,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小學生的時候,要能夠積極地暗示學生其中積極的一面,只有這樣才能把握好在德育過程中需要表現出來的適度的激勵機制。
二、完成意識形態領域的適度化
因為現階段的小學德育中出現了過度表揚學生的趨勢,因此我們要重新定位完全意義上的人的理論,使人性價值的穩定性與可塑性都發揮優點。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一般要保證自己的教育角度能對學生施加足夠的影響,從而讓小學生失去了選擇的權力,這種粗暴的道德教育掠奪使學生對意識形態的宣傳無法實現真正的意識與行為上的統一,教育機構可以在教育者認清當前的道德教育的前提下形成意識形態的教育,例如:當前小學生的一種進步的表現就是加入少先隊,這是一種對現代的意識形態教育的認同與順從,也是一種人們從眾心理的表現,但是經過多年,這種教育的順從性,使這種意識形態教育表現得非常成功和根深蒂固。也正因如此,一些無意識加入或不想加入少先隊的小學生就被孤立了起來。
三、德育與智育的關系
現在很多學校在辦學過程中,都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分數成為教育中的重要砝碼,要克服這些以為教學是硬道理的思想,將德育的地位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在教育的過程中,就不能只看升學率,育人的主要的任務還是要加強德育,讓正確的思想在學生的頭腦中扎根。學校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強化德育理念,讓德育與智力教育都走上正軌,學校在抓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看分數,學生的思想才是決定他們一生走向的重要砝碼。因此,理順德育與智育的關系是當前教育教學中的重點問題,在統一認識的基礎上,把德育工作落到實處。
要建立健全德育教學制度,由專人負責,形成共同管理的良好的局面。同時建立健全小學校園內的德育工作例會、學生管理、表彰獎勵等制度,打造一批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會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師隊伍,只有德育教師隊伍成型了,學生的思想覺悟才能提高。德育的一部分是普法工作,因此學校可以請一些法律工作者作為輔導員或志愿者,幫助小學生學習一些法律知識,從小培養學生的德紀意識,使他們的健康成長得到有效的保障。
參考文獻:
[1]仁真古.淺談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9).
[2]韓濤,劉德環,曹紅云.淺談小學德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辦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2(10).
作者:屠本忠 單位:浙江寧海縣城東小學
- 上一篇:電視劇預判“三力”模型分析
- 下一篇:少數民族題材電視劇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