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素質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影響論文

時間:2022-09-13 03:24:00

導語:教師素質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影響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師素質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影響論文

一、教師素質包括哪些內容

21世紀的教師,隨著時代步伐的跨越,隨著教育發展的不斷推進,不僅需要具備淵博的業務素質,同時也需要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和健康的身體素質。

二、教師心理素質對學生影響

“作為現代教育主體的合格教師,除具備常人擁有的健全心理外,還在具備一個職業教師的健康心理素質”。教師的心理素質是教學的重要條件,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形成和發展,教師的心理健康對日常接觸的學生有著相當大的影響。作為一名教師,如果心理失調,不僅在學習上不能很好地指導學生,而且還會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心理健康是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條件,同失去身體健康一樣,不健康的心理會直接影響到人的各種活動的正常進行,從事從物為勞動對象的職業工人、農民等人的心理失常,會帶來其物質產品等經濟損失,而以人為服務對象的醫生、教師等人的心理健康與否會直接影響到他人的健康和生活。特別是教師,他們工作的對象不是某一兩個學生,而是整個學生群體,所以教師的心理健康與否,將直接影響年輕一代的健康成長。學生在學習時期就是一個模仿的時期,而教師就是學生所模仿的對象,教師的認知、情感、意志對學生有感染作用。教師的一個目光、一句話、一個表情都會影響學生,在教學時不焦不躁,能用親切信任的目光注視學生,用熱情而富有鼓勵的話,用肯定表揚的手段,用慈祥的面容,都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起學生積極學習的情緒,產生愉快學習的心態,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樣可以促進師生之間融洽相處、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關系,有助于教師樹立良好的形象與威信,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師的政治素質對學生的影響

作為人民教師,自身的政治素質是教學的前提,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人生導向。每個人,要想做有所為,就必須有正確的人生觀,學生是未來發展的主力,他們的人生觀直接影響未來的發展,而作為知識傳播者、行為模范的教師,每一句言語、每一個行動都影響著學生,教師的人生觀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必須具有科學的教育思想和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集體的思想,激勵他們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爭做新世紀的接班人。

四、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對學生的影響

教師是學生道德行為的榜樣,因此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是教學的基礎。我們說教師的任務就是教書育人,所謂育人,就是不僅要讓學生學到課本知識,更要學會做人。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崇高的敬業精神,要熱愛本職、忠于職守。“教師首先必須有對教育事業的敬愛與熱誠之心,由此才能體會到教師職業的歡樂”。能夠愉快的心情進行教學,才能讓學生也愉快地參與學習。同時,教師還必須對學生有高度負責的責任心,要熱愛學生,以滿腔熱情的工作態度投入教學。“愛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基本需要,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學生是教育中的主體,教師如同學生的父母。在教學中,教師必須用真心去對待教學和學生,這樣學生感受到被愛,才能更加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教育無小事,教師無小節,教師要嚴于律己,言行一致,處處用道德規范要求自己”。教師如燭光,照出什么樣影像是非常重要。教師自身的言行、自身的修養,就是學生明日言行修養的寫照,教師自身的職業道德素質對學生起著決定性的影響,負責、認真的教師能夠教出認真、刻苦的學生。相反,對工作不負責任、散慢的教師就會造成學生懶惰、散慢、隨心所欲的學習作風。公務員之家

五、教師的業務素質對學生的影響

因為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學生要向教師吸取文化的養料。因此,教師的文化素質是教學的必要保證。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文化知識,要能夠有“講得出、講得好”的本領。時代的步伐在不斷往前邁,知識也更多樣化,因此教師在教學的同時應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不斷學習,加強知識的積累。教師知識豐富,才能讓學生信服。古人常說,教師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這就告訴了我們只有擁有豐富的知識與能力,才能成為符合現代化社會和教育所需要的教師。一名教師是否有能力,直接影響學生對其教學的肯定。“能力是中小學教師素質的重要方面,是教育開展有效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條件”。教師知識面廣、教學能力強,才能有效地進行教學,使學生很好吸收所學內容,很好理解所學內容。如果教師知識面窄,在教學中就不能多方面連貫的傳授知識,讓教學變得枯燥乏味,同時也會使學生對學習喪失興趣,對學科喪失積極性,對教師產生懷疑,從而降低教師的威信,所以說教師的業務素質對學生有著很大的影響。

六、教師的身體素質對學生的影響

正所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教學也是一樣的,教師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素質,就不能正常地進行教學,不能規律地進行教學,久而久之,會讓學生倦怠,甚至懶散起。教師自身的身體健康,才能有足夠精神去鉆研教學,去傳授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如果教師身體素質不達標,就可能產生心有余力而不足的情況,這樣便無法全心全意,無法用旺盛的精力去指導學生學習和做人。

總而言之,要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教師,必須明確自身各素質對學生的影響,明確自己燭光的角色。“只有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修養,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良好身心素質,堪為社會楷模的人,才能選取體現社會性質、方向和發展水平的內容,并采取最有效的方式、途徑施加于受教育者”。在現代教育中教師所承擔的教育任務已由傳授知識型教育轉變為能力素質培養型教育。教師素質對學生有著決定性影響,只有德才兼備的教師,才能在學生心中樹立威信,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