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有線電視新聞節目革新意義
時間:2022-01-16 04:38:00
導語:分析有線電視新聞節目革新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電視新聞記錄著新近發生的事件,也續寫著有線電視發展的歷史。如何求新、創新,使電視新聞節目在有線電視中占有一席之地,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節目創新是有線電視新聞提升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有線電視新聞節目創新
求新創新是新聞的共性要求。當前有線電視新聞在各地廣播電視管理體制改革中屬于“動手術”最大的范疇,縱向要與上下有線系統聯網,橫向要與本地無線電視臺合并明確各自的頻道分工、定位,面對巨大的生存壓力,如何抓住機遇,積極主動地開展創新,把突出個性特色的文章做大做好?結合我們伊通有線電視節目播出的實踐,筆者認為只有創新才能不斷升華新聞節目的質量。
一、強化以觀眾為中心的傳播意識,在宣傳報道的內容和立意上力求創新。在市場經濟過程中,媒體逐步產業化,觀眾成為電視節目的消費者,而消費者又是決定廣告商資金流向、判斷節目質量的上帝。
“用事實說話是新聞報導最基本的要求,這是由新聞的本質屬性決定的。”從這一點上說,最大限度地滿足受眾要求,盡量獲取較高的收視率是媒體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有線電視新聞實行頻道分工定位后,減少了行政干與,我們可以按照上級的總體要求、結合本地特色、自己策劃報道內容,可以從無休止的會議報道、領導活動報道中解脫出來;在宣傳報道的立意上,在遵循堅持政治原則和新聞真實性的原則的前提下,可以按受眾感興趣、能引起受眾共鳴的方式去立意。盡量營造“這一方水土”的熒屏氛圍。一句話,可以從被動逐步轉向主動,但在宣傳內容上不能偏離黨和政府在某一時期、某一階段的宣傳中心,在報道中不能追奇逐異,忽視輿論導向。“由于電視是每日定時的播出,具有與人們生活同在的伴隨狀態,與人們在一種生命的互動中存在。”有線電視新聞節目要想在眾多電視新聞節目的挑戰與競爭中求得一席之地,必須有豐富的節目內容和信息容量。這就要求我們新聞從業人員加強調查研究,隨時掌握、了解、研究受眾需要什么,了解社會生活中涌現的新聞源。
二、不斷研究觀眾的欣賞心理,在宣傳報道的角度、時效和傳播方式上尋求創新。
觀眾對有線電視新聞節目的欣賞要求是:在宣傳報道的角度上要平視、不要高臺教化。在報道的時效上要快捷:傳播方式上要多樣,在報道選材上要事關群眾痛癢。有線電視新聞報道要以百姓為主體、讓百姓唱主角,以平視的角度和目光,反映百姓的喜怒哀樂,盡力使題材“軟化”,眼睛向下,有道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同一新聞事實,由于選擇報道的角度不同,效果也不一樣。
電視新聞工作者必須具有對新聞快速感知、判斷和及時表現的能力,以提高新聞的時效性。現在有不少有線電視臺加大了新聞直播的含量,并提出要逐步做到新聞直播日常化。新聞直播隨時能把重大新聞事件的感染力和突發事件中“未知性”的魅力,其奧妙在于它能增強觀眾“親眼目睹”的快感和親眼探求“未知”的新奇感及滿足感。新聞直播出正在發生的新聞事實,既增強了新聞的時效,又是新聞傳播方式創新的體現。
“電視具有把公眾和個人融合起來的力量。”有線電視作為一種新的傳輸手段,在走進我們生活的同時,也將更先進,更快捷的傳播方式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隨著有線電視數字化的普及,我們的文化生活也增加了更加精彩的空間和更多的信息量。傳播方式的創新、傳播方式的表現形式說到底是為內容服務的,只要不違背電視新聞基本法則,在傳播方式上應該倡導大膽嘗試,勇于求新求異,獨樹一幟,別開生面。
三、“電視新聞節目是以傳播新聞信息為內容的電視新聞形態”,增強新聞報道的故事性,用新聞事實的細節震撼觀眾。
“電視新聞是電視臺賴以生存的基石”有線電視新聞如何增強表現力,吸引受眾的目光,做到精彩、好看?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增強新聞報道的故事性,著力在捕捉生動、感人的細節上下功夫。這是因為現代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節奏加快,一天忙碌下來,許多人晚上看電視新聞的首選節目是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接下來是當地省、市電視臺和無線臺的新聞,再下來是有線新聞節目,如果還是那么凝重、嚴肅,大多是會議消息或無情節性新聞,勢必會不太感興趣。這時,人民需要了解一些輕松、活潑的貼近生活實際的新聞事實。因此,有線電視新聞要樹立“講述老百姓故事”的報道理念,用生動、活潑的真實故事再現一個個新聞人物或事件,或者用故事介入新聞消息和新聞典型。加強有線新聞報道的故事性,首先要精心選擇好典型,通過富有情節的典型人物和實踐,以小見大、以點帶面,擴展新聞報道的內涵與外延,達到增加新聞可看性的目的;其次要講究故事介入新聞報道的技巧與手法。報道人物和事件必須真實無誤,不能像文藝作品那樣有虛構情節。應力求通過跟蹤報道直接反映故事;力求讓報道中的人物或周圍的知情者來述說故事報道中有故事不代表就能感動人,還必須細心觀察、精心選擇,捕捉故事中的細節、以語言、動作或特寫鏡頭對細節畫面進行展現,讓觀眾通過細節透視到事物深層的本質。公務員之家
四、講究包裝科學化和個性化,力求做到引人入勝。
時下,不少地方有線電視臺對自身新聞節目的包裝不太重視,片名、片頭與配樂缺乏個性化,有的模仿無線臺新聞包裝;有的隨意掛牌,一檔節目五六個欄目小片頭;也有的對主持人形象和演播室設計不講究;還有的無節制地在新聞節目中插播廣告。筆者認為,包裝是對頻道形象的美化,它能使節目形象統一、和諧、增強美觀。包裝怎么創新?應該注重目標受眾的市場調查,考慮地方經濟與人文景觀,從節目色調、節目節奏、節目標志、牌面用字、音樂配置直至背景圖案、主持人服飾、語言形象等,設計與欄目定位、風格一致的包裝,使有線電視新聞欄目包裝逐步科學化、個性化、進而使節目給人以一種統一整齊、規范醒目而又富有地方特色的感覺。
參考文獻:
[1]吳曼,曹潞.廣播新聞業務.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2]孫保國.中國電視節目形態研究.新華出版社.
[3]孫保國.中國電視節目形態研究.
[4]黃匡宇.電視新聞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 上一篇:剖析英語文化導入在英語教學中的功用
- 下一篇:分析有線電視新聞節目革新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