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宏大敘事探討論文
時間:2022-03-05 03:49:00
導語:國家宏大敘事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春晚所蘊涵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我們從春晚走過的這24年中不難看出春晚每年的節目形式都涵括了歌舞、相聲、小品、戲劇、雜技等傳統的文化節目,有的還增加了西方的歌劇、魔術等吸引人的新穎節目,雖然節目眾多,但每一年的晚會都有一個主題。這些主題都是積極健康向上的,如1984年春晚的主題是愛國、統一、團結;1996年春晚的主題是歡樂、祥和、凝聚、振奮、輝煌;2002年春晚的主題是愛國頌、社會主義頌以及改革開放頌。所有的主題都深刻體現了我國的國家意識形態即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應該從勞動者的立場出發,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積極吸收現代意識形態發展的成果,在公共利益與個體權利的平衡框架內,確立社會主義的自由觀、平等觀、民主觀,從而豐富和完善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具體表現在: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和為貴,追求社會的和諧;以勞為美,尊重勞動的價值;以法為基,維護公民的權利;以公為善,保障公民當家作主;以家為安,實現安居樂業。
二、春晚的定位與主題構成
眾所周知,多年來春節聯歡晚會的主題,基本都被定位于諸如喜慶、歡樂、團結、祥和與開拓、奮進、昂揚、向上等等。這不是電視文藝編導包括晚會創演者的一廂情愿,而是全體中華兒女千百年來年節慶典的普遍意愿與共同心聲的高度概括與集中體現。內容決定形式。春節聯歡的特殊需求,決定了這臺電視晚會的形式特征。
很顯然,特殊的形式構成、特殊的題材內容和特殊的風格追求,使得春節聯歡晚會的藝術展演活動融入了年節民俗的文化意味,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寄托著炎黃子孫的生活理想。節慶聯歡的實用目的與辭舊迎新的功利追求,賦予這臺晚會更為豐富多彩的思想內涵。交流和宣傳國家與民族在過去一年里的巨大成就,歷數和展示各行各業在過去一年里的風云變幻,更是春節聯歡晚會的題中應有之義。
三、春晚的豐富內涵及寓意
事實上,春節聯歡晚會在運用藝術展示的手段進行娛樂聯歡的同時,或通過主持人之口,或通過節目的題材內容,或引入與當年的成就與輝煌密切相關的杰出人士如科技英才、體育明星、抗洪英雄、勞動模范包括海外學子、駐外人員乃至世界政要等等祝福拜年,已然將對過去一年的回顧總結與清理盤點,將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與普遍愿望,包括國際友人的良好祝福,集中地予以展現、宣示和傳遞。在營造辭舊迎新歡樂氛圍的同時,也契合著電視熒屏前億萬觀眾的節慶心理,激發著大家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豪情壯志。在用藝術的展示渲染年節的同時,也用審美的祈愿來宣示情懷、昭告理想。在這樣一種將個人、家庭與國家、民族的愿望及理想緊緊聯結在一起的異常熱烈而又激情澎湃的節慶語境里,春節聯歡晚會與其說是一臺主題確定的特殊節目,毋寧說是一個使思想與情感加快傳遞、精神與理想高速交流的技術平臺:東西南北中,廣袤的國土,56個親如一家的民族家庭,以春節的名義,在藝術與節慶的審美互動中,構成了一道傳統年關的特殊風景。從而藉現代科技,突破了傳統年節僅限于家庭式團聚和親情式祝福的慶典模式;借電視傳媒,擴大并提升了年節團圓的節慶境界。每到此時此刻,面對此情此景,誰能說春節聯歡晚會只是一臺明星薈萃的文藝節目呢?實質上它是一次借助現代傳媒與電視手段,宣示、交流和凝聚海內外所有中華兒女思想情感與生活理想的藝術文化手段和精神審美紐帶。
而這些國家宏大敘事的傳播確實是非常隱性的,它隱藏在宏大的春晚節目中,卻在晚會的過程中深深進入人們的心。因為百姓對于春節聯歡晚會的支持和信任,春晚所要傳達的信息也將非常具體地深入百姓的心中,而這些信息通常是對于某種精神或者思想的宣傳,特別是對于我國核心價值體系形成有重要意義的思想和觀念。例如在2006年的春晚中,專題節目《赴臺大熊貓》分為四個章節穿插在其他的節目板塊之間,向世界人民傳達的是大陸對臺灣人民的友好以及對祖國和平統一的強烈愿望,熊貓團團、圓圓也象征了我們對于團圓的向往。這樣的專題,很顯然更加堅定了我們對于統一的決心和信念。別的題材如何,春晚是不容有失的,始終是作為“靈魂”的重大題材。具體到今年的春晚,以下的節目擔負著這一重要任務:“雪災”題材的“配樂詩朗誦”、《溫暖2008》;奧運題材的《百年圓夢》、《火炬手》以及以市民與民工“城鄉和諧”為主題的相聲劇《公交諧奏曲》。
結語
中央電視臺和春晚所具有的權威性使它的議程設置功能格外突出,正是這樣,春晚對于國家意識形態的構建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它的潛移默化讓宣傳不露痕跡,但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它在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時對人民的影響是長遠的,不能忽視的,人民也會在春晚的潛移默化下,更加團結和凝聚起來,為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國家而努力。
- 上一篇:電視新聞類節目發展探討論文
- 下一篇:電視廣告文化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