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游IP改編電視劇可行性研究
時間:2022-06-06 09:54:54
導語:網游IP改編電視劇可行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網絡游戲用戶規模的日益壯大,越來越多被熱捧的網游ip被改變成電視劇,并收獲了不小的成績。然而,缺少劇情的支撐,也使得網游IP在改編工作上存在著巨大的挑戰與未知性。本文從過往案例、大眾需求、游戲改編的成敗等多個方面,對網游IP改編電視劇的可行性予以分析,強調沒有原創故事質的飛躍,網游IP改編電視劇的先行者及后來者都將遭遇“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境地。同時也給我國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的動漫游戲人才提供一些思考與建議。
關鍵詞:網游IP;電視劇;改編;劇情
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布的2015年8月份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中,根據網易網絡游戲《天下3》改編的電視劇《天下之倚劍聽雨》名列其中,且將由湖南芒果娛樂有限公司拍攝,欲打造為一部古代傳奇劇。這意味著在熱門網絡文學的IP(IntellectualProperty,意為“知識產權”“版權”)被瘋搶至所剩無幾后,內地另外一個受眾龐大的領域——網絡游戲,也面臨著被影視圈開發成IP的局面。據相關統計,中國人的閱讀習慣在全球倒數,年均閱讀紙質書僅0.7本,即便加上電子書和網絡文學也超不過5本。《盜墓筆記》最后一部的銷量僅為1000萬冊;目前仍在起點中文連載的最熱門小說,其累計閱讀量也僅在1000萬出頭而已。而我國玩游戲的人數超過了6億,其中網絡游戲用戶接近4億。排名前15位的產品用戶規模都在1000萬以上。網絡游戲的用戶群顯然比網絡小說的讀者群還要龐大。況且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動漫產業,網絡游戲領域不僅儲備著技術人才,也儲備著這些人才的想象力。然而,有個天然的屏障也許會阻礙網絡游戲IP的開發——網絡游戲并不基于劇情而存在。缺少劇情的支撐,導致看上去被熱捧的網游IP在改編工作上存在著巨大的未知。本文從過往案例、大眾需求、游戲改編電影的成敗等多個方面,對網游IP改編電視劇的可行性予以分析。
一、回顧歷史:“仙劍”現象的特殊性
提到游戲改編電視劇,《仙劍奇俠傳》系列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仙劍”系列的第一部游戲作品發售于1995年,其完備的世界觀和充滿宿命感的故事,使其成為80后一代的永恒經典。由于其過于經典,直到近10年后,才有了續集和改編電視劇的問世。作為中國第一部由電子游戲改編的電視劇,《仙劍奇俠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地方臺平均收視率11.3%,衛視獨家播出時平均3.8的收視份額,超往常收視近130%,并在兩個月內于同一黃金時間段重復播放三次。“仙劍”被作為IP大規模開發,不僅游戲的續集、前傳、外傳接二連三地發售,第二部電視劇也很快提上日程。2010年,根據《仙劍奇俠傳三》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再度收獲了良好的收視和口碑。不過此時,游戲改編電視劇的問題也開始浮現。首先,制作方跳過了游戲系列中的第二部,而是直接改編了第三部。因為他們發現《仙劍奇俠傳二》的故事性太弱,無法撐起電視劇的量級。其次,由于此次改編人物性格的變動較大,遭到了粉絲的吐槽。游戲畫質的大幅提升,令游戲中角色形象的華麗難以還原到真人拍攝之中,游戲場景的磅礴氣勢在劇集中也有明顯的降級。這都使得該劇沒能如前作般給觀眾帶來驚喜。2012年,運作了前兩部“仙劍”改編電視劇的上海唐人電影制作有限公司再度出手,改編了與“仙劍”齊名的另一經典RPG(角色扮演類游戲)——“軒轅劍”系列。他們改編的是該系列中劇情最受好評的《軒轅劍叁外傳:天之痕》。這部《軒轅劍之天之痕》盡管再度收獲高收視率,但是其影響力和關注度卻已經觸及游戲改編的極限。從此之后,內地游戲改編電視劇的熱度降了下來。畢竟,華語游戲圈內因為劇情而被奉為經典的,也就這么兩部了。如何把一部劇情本就不被盛贊的游戲改編成一部引人入勝的電視劇,成了首當其沖的難題。
二、平行對比:游戲改編電影難接班
與游戲改編電視劇的狀況相似,外國的游戲改編電影在曾經的驚喜后也迅速遇冷。2001年,根據冒險類電子游戲《古墓麗影》改編的同名電影取得全球2.74億美元票房。然而兩年后的續作,全球票房就幾近腰斬——只有1.56億。盡管“古墓麗影”系列游戲還在不停地推出新作,但是改編電影卻再也沒了消息。根據游戲界劇情最受好評的《波斯王子:時之沙》改編的電影,拍攝成本達2億美元,卻只在全球收回3.36億美元的票房。加上宣發投入和分成比例等因素,該片不賺反賠。近兩年,魔幻小說改編電影風潮已過,超級英雄漫畫改編電影即將飽和,好萊塢開始寄望于游戲改編電影來接班。在已經公布的計劃中,能順利推進的項目并不多,主創人員經常發生變動。可見,即便是對于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好萊塢而言,游戲改編都是一項棘手的工作。
三、現狀分析:小眾狂熱與大眾需求的矛盾
雖然我國玩游戲的總人數龐大,但是絕大多數都是在利用其消磨碎片時間。內地幾款最火爆的網絡游戲,其同時在線人數往往也只能達到二三十萬。換言之,雖然網絡游戲的用戶總數很龐大,但是真正對其狂熱的依然是小眾人群。尤其是和電視劇這種大眾娛樂的受眾相比,對網路游戲有著情懷性依賴的人少到可以忽略。網絡游戲用戶的年齡分布主要集中于19~30歲,其中19~25歲用戶占55%以上。盡管這幾年電視劇的用戶年齡層在逐漸降低,但是其主力軍依然停留在25~35歲。除非網游IP改編電視劇能做到像《甄嬛傳》和《瑯琊榜》那樣涌現大量的“路人轉粉”,否則僅靠原始用戶的遷移是不夠的。于是,每一個有意對網游IP進行開發的投資人都面臨一個矛盾——小眾狂熱與大眾需求間的偏差。在已經播出的國產電視劇中,唯有《劍俠情緣之藏劍山莊》勉強可以算得上是由網游IP開發而來,畢竟在該劇推出之前《劍俠情緣》已經推出了網絡版。由于網絡版中沒有劇情,所以《劍俠情緣之藏劍山莊》并不涉及對原著劇情的還原,僅人物和門派的名稱取自于游戲。可惜漏洞百出的劇情、膚淺的人物塑造、粗糙的造型置景,令游戲粉絲和電視觀眾均感失望。口碑和收視的雙重失利,給經典游戲的招牌抹了黑,也讓網游IP的改編前景蒙上了灰。
四、未來展望:先行者有可能尷尬收場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現狀是,隨著4G的到來,手機端的休閑類移動游戲在大規模搶奪PC端網游用戶。單機游戲的改編優勢在于它既有世界觀又有故事,網絡游戲便只有世界觀而鮮有具體故事。休閑游戲更加尷尬,可謂既沒有世界觀也沒有故事。從改編難度上來說,這三者階梯式上升。休閑類移動游戲用戶比重的增加,意味著單機游戲和網絡游戲的熱度和受眾正在流失。一旦失去了用戶上的優勢,那么網游IP的改編價值必然大打折扣。《天下之倚劍聽雨》立項后,立即有大批網友站出來指責其原創劇情充滿“雷劇”的味道。可見在空有世界觀而沒有劇情打底的情況下,主創如何編出能讓玩家、網友、電視劇觀眾都滿意的故事,實在是網游IP改編能否成功的最大決定因素。面臨用戶的流失,原創故事的壓力更加緊迫。不能在用戶流失前實現原創故事質的飛躍,那么網游IP改編電視劇的先行者及后來者都將遭遇“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境地。五、尋找東風:“冰火”的借鑒意義難道說網游IP就此成了一道雞肋嗎?也不盡然。從以上對用戶組成的分析可以看出,網絡劇也許是網游IP的另一個更適宜的輸出口。網絡劇的受眾年齡層比電視劇的要小10歲,與網游的用戶年齡層是一致的。2015年6月16日,優酷平臺推出游戲改編網絡劇《仙劍客棧》。到9月24日第一季完結時,該劇的播放量突破了4個億。《仙劍客棧》是單機版和網絡版都有的游戲IP,既提供了世界觀和故事的素材,又提供了龐大的用戶群體,從而保證了在沒有大牌明星的情況下也能取得亮眼的成績。想成功地改編網游IP,就必須用心地在其世界觀上架構優秀劇情,同時還要用強大的技術力量來保證視覺效果上的還原。近年來,我國的動漫與游戲專業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人才。如今,游戲和電影已經給藝術創作打開了新的空間。在建筑、音樂、繪畫、雕塑、詩、舞蹈、電影這七大藝術的教育上,我們起步比國外晚,但是,在第八藝術電視和第九藝術游戲上,我們的起步并不晚。發揮動漫、游戲人才優勢,好劇情加好視覺,才能讓網游IP的優勢真正轉化為改編電視劇的勝勢。
作者:宣學君 單位:中國美術學院
- 上一篇:地方臺電視劇排播思考
- 下一篇:我國廣播電視廣告監管現狀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