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走紅原因分析

時間:2022-07-20 10:15:44

導語: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走紅原因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走紅原因分析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影視作品逐漸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各類形式的電視劇開始在熒幕上映。面對如此豐富的電視劇資源,如何在眾多的作品中尋找符合社會發展方向的、傳播社會真實一面和正能量的是我們廣大觀眾在電視劇作品觀看中需要注意的。近些年,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因為其真實的社會背景和扎實的情景拍攝,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和喜愛,同其他電視劇作品相比,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往往更加吸引人,讓人有所感想。本文通過對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走紅原因分析,也為其他題材的電視劇的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現實主義;電視劇;細膩;發展隨

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各界對于影視工作的發展也越來越重視。2014年,在全國文藝座談會上,國家主席指出,“文藝只有植根現實生活、緊跟時代潮流,才能發展繁榮;只有順應人民意愿、反映人民關切,才能充滿活力。”從這次座談會之后,中國的電視劇的發展方向也發生了變化。以往的一些虛無縹緲的電視作品開始逐漸消失,同時,更多的以我國人民真實生活為參照的現實主義的電視劇開始不斷地涌現。這些作品的不斷上映,使得人們對于國家的發展更加的看重。而且現實主義作品的拍攝取景相對真實,有著明確的人文關系,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劇中演員精湛的演技也是讓人著實佩服。

一、當前我國電視劇作品中存在的問題

(一)流量演員當道,電視劇失去內涵

當今社會是一個“看臉”的時代,為了增加電視劇中的流量,現在大多數的電視劇都邀請“小鮮肉”來進行電視劇的拍攝。這類電視劇雖然提升了演員整體的形象,但是大部分年輕演員的演技依舊不是很成熟,而且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當今社會年輕演員的吃苦精神時常被廣大觀眾和網友們所詬病,因此使得電視劇的質量大大下降。而且大部分電視劇過分消費演員的顏值,使得電視劇失去了原本的內涵。隨著社會對于電視劇要求的不斷提高,此類電視劇必將逐漸被觀眾所淘汰。

(二)不尊重客觀事實,過分追求故事效果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電視劇拍攝的機械和后期制作的技術不斷地提高,因此對于一些高難度動作的拍攝也更加容易,因此就使得許多電視劇中開始出現一些不符合歷史規律和客觀事實的情節。比如《抗日奇俠》中手撕鬼子的情節、《籃球火》中中場起跳灌籃的情節。雖然是為了刻意渲染電視劇的效果,吸引觀眾眼球,但是此類不符合歷史事實和客觀規律的神劇也是被網友們連連吐槽。最主要的是這類電視劇歪曲歷史事實,對于一些辨別能力較弱的小朋友而言,就是反向的教育和欺騙,不利于他們對客觀事實的了解和判斷。我們且不能為了追求節目的效果而不尊重歷史事實和客觀規律,因為電視劇除了用來娛樂,還必須向觀眾傳播正確的價值觀。

(三)缺乏創新性

現在的電視劇大多都是看到什么劇比較火然后就跟風拍攝,缺乏創新性。比如近幾年“穿越”題材的電視劇比較火,然后就涌現除了各式各類的穿越劇,雖然故事情節不一樣,但是總體而言還是現代科學技術在古代的應用,并沒有太大的不同,這就使得電視劇缺乏新意。如果電視劇長期存在這種情況就會引起觀眾的審美疲勞,無法達到觀眾對電視劇的實際需求,最終導致收視率的下降。而且電視劇缺乏創新性也不利于我國影視業的發展和藝術的多維發展。

二、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走紅的原因

近些年,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在我國迅速走紅,收視率一直高居不下。從反映社會現實的《蝸居》,到家庭生活的《媳婦的美好時代》,再到反映中國發展的反腐敗劇《人民的名義》,每一部劇都真實的反映了目前中國人民的現實生活和中國官員的真實現狀,被觀眾所追捧。

(一)符合社會價值追求

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取材于生活,是將生活中的情景再現,因此它能真實的反映現實生活中的情況,符合社會主流的價值追求。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中,導演依靠真實的現實生活的情景將觀眾吸引進去,讓觀眾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到整個電視劇所要講述的故事和最終的目的,讓觀眾在整個電視劇的觀看中能夠感受到來自生活的不同層面的喜悅和痛苦,最終再通過社會的力量將現實存在的問題逐步解決,在使觀眾放松心態的過程中宣揚電視劇所要表達的思想和價值觀。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走紅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因為它代表了社會的主流思想,為人們傳達正確的價值觀,能夠引導人們為了共同的價值追求而努力奮斗,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讓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好。

(二)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直擊社會痛點

作為觀眾而言,其看電視劇不僅僅是為了娛樂和消遣時光,同時也是為了在電視劇中找到部分的共鳴來宣泄自己的情感。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因為更加貼近生活,所以往往更能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通常都是以人民為中心,其反映的基本都是社會現實,在實際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更加注重反映真實生活的多面性[1]。而且縱觀近些年我國的大部分的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其在演員的選用上大都是在社會中有良好演技和形象的,往往給觀眾的感覺更加的親近。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中,通過在典型事件中對典型人物的刻畫,真切地反映了社會中同樣人物的生存和發展問題,比如在電視劇《都挺好》中,就將中國舊觀念中的重男輕女表現得淋漓盡致,直擊社會的現狀和痛點,能夠引起人們的深刻思考,在真實反映社會矛盾的同時,深深的打動觀眾,喚起大眾對于生活遭遇的認同感以及對社會中同樣問題的關注,觀眾往往會關注在電視劇中問題會如何發展和解決,因此就會更容易的對相應的電視劇產生興趣。

(三)細膩的表現生活的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優秀的電視劇在于對現實中細節的把控。在電視劇中,如果只是將電視中的情節和故事背景依托于現實的外衣,但是內容卻是空洞沒有深意,那么觀眾在觀看電視劇的過程中就無法深入的了解,理解不到來自生活的真實性,這樣的作品就僅僅只是用來消遣的,并不能滿足觀眾實際的觀看需求。因此,在電視劇中,不僅僅要貼近生活,更加要注重表演中的細節,更加的深入生活。比如前兩年熱播的一部反腐題材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一經播出就受到了廣泛的好評,為我國現實主義電視劇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人民的名義》之所以能夠走紅,就是因為它將生活中的現實問題進行了一個高度的還原,通過演員精湛的演技將它重新展示到觀眾面前。在《人民的名義》中,精細的作品素材的收集、清楚的故事脈絡的梳理、敏銳的洞察能力、豐富的人物表情使得劇本內容更加豐富。通過這部劇的觀看,不僅能夠真實地感受到政府工作者的真實狀態,也能夠了解到國家公務員執法的堅強態度以及執法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所面臨的危險和困難,使得觀眾對于中國政府工作人員達到一定的心理認同,同時擴展對新的領域知識的認知。

(四)展現時代精神,傳播正能量

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除了故事情節貼近現實生活,反映真實的社會問題之外,更加重要的一點就是其最終傳播的社會時代精神和價值觀。當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普遍比較快,生活壓力也較大,而快節奏的生活往往容易使人變得疲憊,對一切事物覺得乏味。此時如果用來休息和消遣的電視劇給人帶來的依舊是壓抑,那么將會使人對于未來生活的信心更加的不足,因此,觀眾所需要和所希望看到的電視劇是積極的展現時代精神和傳播正能量的,而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往往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通常是深度的挖掘生活的真正內涵,及時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并最終將它圓滿的解決,通過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深深的鼓舞著每一個觀眾。電視劇《都挺好》中,在反映家庭問題的同時,更多的展現的是女主人公在不幸的家庭面前努力奮斗拼搏的人生歷程。來自重男輕女思想的父母的壓力并沒有使她消沉下去,反而激發了她的自尊心,讓她奮不顧身的與命運對抗,通過自己的辛苦打拼,最終成為了社會精英。蘇明玉的奮斗歷程不僅使得自己的家庭回歸美好,打破了傳統的重男輕女的思想束縛,更是為觀眾展示了一個自立自強的女性形象,使得觀眾產生了情感共鳴并從中獲得動力。

結語

從這些受到觀眾諸多贊賞的電視劇中,我們可以發現,這些擁有著良好口碑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都有同樣的共性:一是它們都注重回歸現實生活;二是它們都反映了比較突出的社會問題;三是它們都是謳歌生活中最平凡的英雄。編劇從現實的生活中尋找創作的靈感,將捕捉到的生活中的細節加以藝術化,讓它再現到電視劇中,并賦予了電視劇作品深厚的精神內涵,使觀眾獲得情感共鳴與價值引導。相較于架空穿越劇、夢幻偶像劇的內容空洞內涵淺顯,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正在成為中國電視劇的中流砥柱,這些以真摯的情感溫暖人,勇敢的精神激勵人,深刻的內涵影響人的作品將會以更高品質出現在觀眾視野[2]。

參考文獻:

[1]周嘉瑜.從《都挺好》看現實主義題材影視劇成功之道[J].戲劇之家,2020(27):149-150.

[2]郁軒,孔璇,肖濤.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敘事策略分析——以《我不是藥神》為例[J].新聞傳播,2020(17):27-28.

作者:桂漣軍 單位: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江蘇衛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