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在影視作品的運用

時間:2022-10-25 04:36:52

導語:古典音樂在影視作品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古典音樂在影視作品的運用

摘要:古典音樂作為一種經典的音樂類型,在電影誕生之初就與電影藝術深深的融合在一起,它有著厚實的藝術內涵和優秀的藝術表現力,本文從古典音樂的角度出發,梳理了古典音樂和電影藝術之間的關系、在不同類型的電影中闡揚的不同作用、功能等等,在電影音樂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古典音樂;電影音樂;藝術表現

古典音樂運用到電影中,由于其不同的風格特色以及多彩的藝術表現力,起到了渲染氣氛等不同的作用?,F代的電影技術快速發展,影片在進行配樂時使用的音樂也有了很多的進步和創新,電影音樂中所包含的音樂元素也越發的豐富,電影的藝術效果也得到了很大發展。

一、古典音樂與電影關系的發展概述

古典音樂與電影的關系早在無聲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在那時,古典音樂就已經作為電影配樂開始在不同類型的影片中使用了。在最開始的無聲電影時期,電影中除了畫面沒有任何的修飾,觀眾在觀看電影時難免會覺得煩悶,于是在一開始有人采用在熒幕后說話的形式進行配音。其后,人們想到了在電影放映過程中使用現場伴奏,來增添電影的豐富性,補充聲音上的空白。伴奏的樂隊規模有大有小,一般為幾人到幾十人不等,使用的音樂作品由樂工自主選擇,而大多半作品都是古典音樂作品。再到后來,有些出版商將這些電影伴奏的音樂譜例進行了收集出版,這些樂譜也大多被固定運用在了電影伴奏中。為了讓樂師們在使用中更加便利,這些樂譜都按照一定的電影內容把音樂進行了分類,各種類型的樂曲風格都有著較固定的用法。后來,有出版商把一些電影中的伴奏收集起來,出版了唱片,令觀眾在另一種形式上欣賞了電影伴奏中的古典音樂。在三十多年的默片時代,作為現場的配樂形式,古典音樂一直與電影配合生長著。跟隨著電影的成長,電影開始進入有聲階段。各種類型的聲音形式都出現在電影中,這時除了配樂之外,電影中還有了聲音對白等形式,這些音響形式的增加,使電影成為一種綜合的藝術形式,音樂也能夠從單純的伴奏中釋放出來,更加合理的、藝術性的進行使用。音樂這種聲音形式,在電影中的本質是不變的,仍然是以它的音樂要素和音樂色彩進行表現,但是,作為電影配樂,它的很多特質是與一般的音樂形式不一樣的,電影音樂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它的非獨立性,電影音樂不僅要有與電影配合的形象構思,還要考慮到電影的總結構和人物場景等具體形象。因此,電影音樂在創作和使用上要注意多方面的相互融合,這也使得電影音樂的創作和運用難度增加了許多。電影音樂從根本上說本身并不具有音樂原本所有的獨立性,它的作用是幫助電影進行整體的藝術表達,它在運用時要同畫面、音響乃至人聲等元素相互融合。電影音樂在運用上受到電影本體特征的限制在使用上要注意劇情的發展,所以每次音樂片段的使用都有嚴格的時間限制。正因為如此,在電影音樂的處理上,都必須將音樂做特殊的處理。因為電影音樂使用的復雜性,所以電影的配樂在選擇和使用上都是非常謹慎的,由于古典音樂自身富有的內涵和藝術表現力,使其備受電影創作者青睞,古典音樂本身是具有獨立性的音樂形式,它是將各種音樂元素相結合,通過音樂的整體表現,調動起聽者心里的真實感受,使得聽的人通過感受音樂,而展開思想上或情感上的變化,從而達到展現自身音樂主題的目的。在影片中,情緒的很多表現和情節推進都可以通過使用古典音樂來完成,古典音樂具有強大的包涵性,在電影故事發展上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是以被頻繁的運用到電影的配樂中去,并在電影藝術中散發新的光芒。

二、古典音樂在電影中的具體運用

(一)在傳記類電影中的運用。一些音樂傳記類電影中,內容是以古典音樂家平生的經歷作為主要內容的,因此在電影中對于古典音樂的運用時非常普遍的,在影片對人物的表現上和內容的進行上都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如,在影片《莫扎特傳》中引用了莫扎特《d小調鋼琴協奏曲》的兩個樂章。莫扎特對于父親的情感是十分深厚的,其父過世對他來說是非常悲痛的,而劇中的反面人物來到他的跟前,帶著他父親的死亡面具,利用莫扎特對父親的情感,威脅他創作《安魂曲》,莫扎特看到父親的面具越發的悲痛欲絕,對于他來說,這無疑又是一次狠狠的打擊,從此之后,莫扎特在精神上受到了嚴重的創傷,他整日感到緊張恐懼和無比的悲傷。這一片段對于電影來說是具有重大意義的轉折點,在這里使用第一樂章,音樂中的悲愴性色彩體現出了電影中主人公所受的巨大打擊和悲痛情緒,將影片中故事情節的發展向前推進了,將音樂中的情緒特點與影片里的故事情節發展巧妙地融為一體。第二樂章是《浪漫曲》,音樂的主題比較鮮明、簡單,但又不乏力量與美感。在影片結束時,薩里埃利被迫離開房間的場景和電影最終部分的字幕處使用了第二樂章,《浪漫曲》這一樂章在電影的最后進行使用,以其強烈的情緒起伏和豐富的音樂變化,直入觀眾的內心,使得人們不禁生出了對這位天才式的音樂家的惋惜之情。通過對這些音樂片段的運用,不光是將莫扎特的生平音樂活動講述出來,也表達出了莫扎特所生活的時代特性,同時也成為了影片配樂的音樂原料。在另一部傳記類影片《鋼琴家》中,創作者在配樂的使用上,運用了大量古典音樂家肖邦的作品,電影中,在一個夜晚的場景下,作為主人公的鋼琴家日彼曼為躲避追捕整日躲藏,他為了填飽肚子不得不出來尋找食物,沒想到正好被一名德國軍官發現,日彼曼非常害怕,正在他為自身的命運憂慮時,故事卻呈現了轉折。德國軍官知道了他是一名鋼琴家,便將他引到一架鋼琴處,讓他演奏樂曲。這里出現的是肖邦《g小調敘事曲》,樂曲的主題音調緩慢而憂郁,略帶嘆息式的音調在吉它簡單和弦的伴奏下,通過音樂向人們展現出了一幅精彩的史詩畫面。這里使用的這首樂曲本身是按照一首長詩創作而成,講述的是一個古老的國度奮起抗爭、捍衛家鄉的故事。電影創作者在這個場景下,選擇使用這首樂曲也正是看到了這首敘事曲背后所隱含的巨大意義,以及樂曲所蘊含的深刻內涵,與電影所要表現的內容非常貼合。最后,樂曲經過了暴風驟雨般的樂句,在激情和悲情的故事沖突中結束。在此部電影中,古典音樂在其中的使用可謂是電影配樂的典范,他把故事中主要人物的親身經歷與將音樂家肖邦音樂中的愛國思想性恰到好處的結合在一起,肖邦的音樂真正體現出了它的價值和作用,鋼琴那美妙動人的樂章恰恰也是主人公那多彩人生的寫照,鋼琴音樂的表現力在此時被施展到了極至。(二)在非傳記類電影中的運用。1.作為有源音樂直接在電影中的運用。有源音樂是電影中音樂使用非常常見的形式,舉例來說,在電影中,主人公走進了音樂廳,臺上正在舉辦音樂表演,一位鋼琴家正在投入的彈奏,這里呈現的音樂便是電影中的有源音樂,又如一個人走進餐廳,隨即響起了一段美妙的歌聲,原來是餐廳中有歌手進行表演。這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大家普遍經歷過的,所以看起來也很容易理解。有源音樂不光能夠通過聲音傳達現實,還能夠傳遞思想情感,介入到電影的組成部分中去。在文藝片《走出非洲》中,作曲家約翰•拜里將古典音樂元素巧妙的運用到電影中去,主人公丹尼斯非常熱愛音樂,就是在狩獵時也不會忘掉帶著莫扎特的音樂。于是,拜里在配樂中使用了莫扎特的《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來對氣氛的烘托,這里使用的是樂曲的第二樂章,此部分的音樂用單簧管進行吹奏,音樂情感美妙質樸,給人高貴典雅之感。在電影的前半段,拜里利用電影中出現的留聲機這個道具,使得這首樂曲成為影片中的有源音樂情勢出現,這部留聲機在丹尼斯狩獵時一直出現,直到其后他把留聲機送給了卡倫,所以這首音樂作品在影片中一直存在。在電影的下半段,丹尼斯的人物形象已經與這首作品牢牢地聯系在一起了,這段音樂在丹尼斯出現或者他在卡倫的回憶中浮現的時候,就會呈現出來。音樂的唯美抒情把故事襯托得更加唯美,同時音樂中又有一絲的悲涼,更使得影片充滿了悲情的氛圍。在影片《肖申克的救贖》中,主人公肖申克在監獄中,乘隙偷偷潛入監獄長的房間中,將莫扎特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的唱片放入唱機,并將廣播時使用的麥克風打開,一時間,美妙的音樂響徹整個監獄,讓此時監獄中的氛圍變得輕松了很多,監獄中的囚犯紛紛望向高掛著的喇叭,眼中仿佛又充滿了希望,不禁幻想起監獄另一面那種美好的生活。2.作為無源音樂間接在電影中的運用。無源音樂主要是指場景音樂和主題音樂兩個方面,在電影的配樂中是最常使用的,在當代的電影中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無源音樂在電影配樂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帶有非常強大的表現力,它能夠表達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表達創作者的情感意圖和價值觀念、渲染影片氣氛并調動觀眾感情的作用。在無源音樂的使用上,很多好萊塢影片是非常典型的。通常在一部影片中,有大量的音樂背景片段,各類場景和情感都有專門的音樂片段與之呼應。經典影片《和你在一起》是著名導演陳凱歌執導的,影片的主要人物是一位父親與他的兒子。這是一段感人的情感故事,影片中的主人公劉小春熱愛音樂,父親培養他學習小提琴,影片重點描寫了他與父親的親情以及與兩位老師的師生之情,運用古典音樂穿插其中,深深的觸動了觀眾心里的情感。影片中對于古典音樂的使用是十分多的,不同類型的音樂將各類場景的感情變化進行了表現。在影片的開篇場景中,劉小春抱著小提琴在小鎮上跑著,影片中的配景音樂是薩拉薩蒂《吉普賽之歌》的急板,這一場景交代了故事的地點、人物以及感情基調,在影片一開始就出現了電影的主題,這個開場非常特別又充滿生機;影片中,劉成為了掙錢在建筑工地辛苦地工作,這里的背景音樂是布魯赫的《蘇格蘭幻想曲》,這里想要表現的是劉成為了撫養小春努力工作,表現他對小春的愛;另一個場景中,余教授為了讓小春體會何為感恩,把他的身世講給了小春聽,小春知道以后熱淚盈眶,急急地的跑去火車站找尋父親,這個情節中,配樂使用了柴可夫斯基的作品《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這首樂曲的旋律十分優美,展示的一種歡樂、美好的情緒,氣氛。此時的故事發展已經靠近尾聲,小春見到父親的一剎那,樂曲短促激烈,節拍飛快,充分顯現出了濃濃的父子親情。在美國電影《V字仇殺隊》中,創作者將柴科夫斯基的作品《1812序曲》,加入到配樂中,使其的交響性特征得到充分的展示。電影故事講述的是一個爭取自由與民主的抗爭故事,帶有反獨裁專制的意味,影片的最后,面具人“V”要炸毀英國國會大廈,在這一場景中,載滿了火藥的地鐵向著國會大廈飛奔而去,配景音樂《1812序曲》最后激情昂揚的部分響起,《主啊,拯救你的子民》堅定的音樂逐漸推進,管弦樂交互進入,在管弦樂伴奏聲中,象征著俄羅斯騎兵的主題進入,這時的音樂儼然是一首勝利的頌歌,象征著斗爭的光榮結局。電影畫面里國會大廈爆炸聲一浪接一浪,歌劇作品《伊凡•蘇薩寧》的終場合唱《光榮頌》的樂段,結合影片中建筑物的爆炸以及飛舞的火花,形成了一種莊嚴的氛圍,象征著人民的勝利凱旋。影片中交響樂的使用,充分的展示了人們為自由而抗爭的悲壯氛圍,和那些包含著勝利與希望的感情。3.改編后運用到現代電影。跟隨著時代的發展,種種音樂類型也不斷呈現,電子音樂、流行音樂、搖滾音樂因為其時代性特性在影片創作中占有了很大的比例,古典音樂在電影中的運用有減少的趨向。導致這種出現的原因有幾種,首先,古典音樂由于其自身的種種特性與現代電影有很大的不同。那些交響樂、歌劇唱段或者長篇的音樂套曲等很難配合電影的敘事性和觀賞性,電影音樂一般都是短小、精煉的音樂片段,與古典音樂中嚴謹、長篇的音樂是十分不同的。很多的歌劇等作品,都帶有必然的時代特征,他們都背負著那時的文化和時代特征,沒有辦法完全融入當今的社會語境中去。因此,古典音樂在電影藝術中的發展逐漸衰落。但是,古典音樂由于其獨特魅力,是不能斷然放棄的。通過對古典音樂的改造和創新立異,可以是古典音樂更具適應性,更能融入到當今電影中。與此同時,在古典音樂的使用上也更加的靈活,也利于古典音樂重新散發自己的魅力。在一些音樂創作人的處理上,會對古典音樂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使這些古典音樂更加具有感染力。電影《珍妮的畫像》中,講述的是一位生活潦倒的畫家與小女孩珍妮的故事。畫家在一個冬日的夜晚偶遇到了珍妮,并為她畫像,之后畫家又遇到了珍妮幾回,最后發現珍妮早已死去。作曲家在配樂的構思上,改變和使用了德彪西的部分作品;在影片《西部的執法者》中,將維克多•楊將柴可夫斯基的作品進行了改編,原本的音樂變的更加的舒展,與電影情節的結合更融洽。在一些電影中,作曲家也會對古典音樂進行變形,以配合電影的故事發展。在電影《金耳環》中,作曲家將瓦格納的音樂進行改編,讓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加倍得具有嘲諷性的意味。在電影《虎膽龍威》中,創作者在插曲中使用了《歡樂頌》,這是一首耳熟能詳的樂曲,電影中很多描寫的那些可怕場面和壞人的情景時都使用了這首樂曲,音樂原曲被改編為節拍越發明顯的音樂風格,這段音樂的元素在不斷變換,配合著電影畫面,到影片最后贓物被人發現的場景時,音樂編配中將管弦樂合奏運用進來,整個畫面與音樂達到了完美的融合?!都~約大劫案》這部影片中,作曲家凱曼和麥克蒂爾南把傳統樂曲《集合到國旗下,男兒們》進行了改編,使之更越發的生動和具體,在電影中作用也更加明顯。古典歌劇作品也被創作者進行了創新運用,在電影《漂亮女人》中,講述了的是一段美好、浪漫的愛情故事。影片中男主角有一個場景為欣賞歌劇,這一幕中,導演特地把所觀看的內容設定為《茶花女》。這里體現了導演精巧的構想,《漂亮女人》中的女主角維維安的職業是一名妓女,可是她有著一顆純凈的心,而歌劇《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也是一名心地純潔的妓女,因此,影片通過歌劇《茶花女》所表達的人物思想和角色形象,來襯托維維安的人物表現,是非常有貼合度的。到了整部影片的結尾處,畫面中男主人公手捧著花,開著豪車去接維維安時,歌劇《茶花女》的音樂聲又一次出現,在這里,歌劇《茶花女》的出現將影片人物的內心情感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歌劇中的人物形象和電影畫面形象互為補充,相輔相成,將戲劇中的沖突向前推進,使得影片更具觀賞價值,藝術表現力也大大提高。這種手法對于歌劇在電影中的使用很是新穎,將創作者的情感思想很好的表達出來,取得了顯著的喜劇效果。

三、古典音樂運用到電影中的作用

古典音樂與電影藝術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早在電影發展之初,古典音樂就開始運用到電影中,為默片時代的電影藝術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進入有聲電影時代之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古典音樂也備受電影創作者的青睞。古典音樂因其多樣的風格和豐富的藝術表現,對電影藝術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電影藝術的不斷發展也為古典音樂的傳播起到了推動作用。(一)古典音樂對電影藝術的作用。能推動情節的發展,更好地刻畫人物形象。古典音樂有著多樣化的音樂風格,在電影中進行配樂使用,能夠在表現人物內心情感和思想狀態上起到巨大的作用。在影片《時光倒流七十年》中,講述了一個跨越時空的唯美的戀愛故事,作曲家把拉赫瑪尼諾的作品《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中的一段變奏運用到配樂中,影片男主人公初次見到女主畫像時,這段樂曲就作為背景音樂出現,以后每一次女主人公的現身都會伴隨著這段音樂,這種音樂與劇中人物的融合,充分的襯托了角色的人物氣質和形象,這首樂曲在影片中貫穿始終,成為了劇情結構的組成部分。渲染影片氣氛,制造氣勢。古典音樂多種的音樂形式,包括交響樂、歌劇等等,它們的音樂編配氣勢宏大、織體層次分明條理,在電影中用來進行渲染氛圍、制造氣勢方面有著強大的表現力,這是其他的音樂形式無法相比的。在影片《星球大戰》中,為了表現高科技時代的超前感,從德沃夏克、沃爾頓等古典音樂家的作品中獲得靈感,把其中的一些片段運用到電影中去,配合影片中大氣磅礴的場景,使影片達到了超凡的效果。增強影片戲劇表現力。古典音樂都有其顯著的音樂風格,在影片中,創作者利用這種特性對其作出適當改變,與畫面配合產生特殊的效果。在電影《河東獅吼》中,導演將小約翰•施特勞斯的歌劇《蝙蝠》中的音樂進行改變,加快了原曲的速度,在電影風趣、搞笑的畫面中穿插使用,營造了精彩的喜劇效果。(二)電影對古典音樂傳播的推動作用。電影藝術在最初的發展階段是作為一門新興藝術形式登場的,在電影藝術剛剛萌芽的時期,古典音樂已經在當時的人們心中被廣泛地接受了。因此,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電影藝術的初期發展是借助了古典音樂這門藝術形式的存在基礎,為了讓大眾更容易接受和認同電影藝術形式,在電影中加入人們喜愛的古典音樂,由此來提升電影藝術的存在感。隨著社會的發展,到了當代社會,人們喜愛的藝術形式和風格類型都有了極大的變化,隨著豐富多彩的音樂形式的呈現,人們對于古典音樂的喜愛和專注也被其他的音樂形式所分化,舉例來說,現在的年輕一代更多的是喜愛流行音樂,許多流行音樂歌手收到年輕人的熱烈追捧,而古典音樂在年輕人之中的影響了太小會主動選擇古典音樂去欣賞和研究的人更是寥寥。在這種形勢下,電影藝術中對于古典音樂的使用就為古典音樂的傳播提供了很大的平臺和空間。電影在當代人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娛樂活動,人們去選擇自己本身感興趣的電影類型進行觀看,在電影中,創作者將古典音樂運用到電影的配樂中去,在無形之中向人們傳播了古典音樂,配合著電影畫面,人們更容易進入到音樂中去,甚至在電影結束后還會對這段音樂念念不忘,進而對古典音樂產生興趣,去發現古典音樂這種藝術形式的美妙。四、結語古典音樂的發展歷史悠久,它見證了電影藝術從無聲時期到有聲時期的蛻變和發展,并且在電影藝術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電影藝術中使用古典音樂進行配樂以來,許許多多的經典樂段在與畫面的交相輝映中,創造出了一個個受人喜愛的熒幕形象,渲染了影片的氣氛,增加了電影的表現力。本文通過對古典音樂在不同類型電影中的運用,具體的闡述了電影與古典音樂密不可分的關系,并分析了古典音樂與電影藝術的相互作用。電影藝術將古典音樂運用到配樂中去,在豐富自身色彩的同時,也使古典音樂有了更廣闊傳播平臺,潛移默化的推動了古典音樂的傳播和發展。電影藝術的歷史發展過程是和古典音樂無法分離的,古典音樂一直伴隨著電影藝術的發展,它與電影藝術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在新時代的社會背景下,古典音樂依然能夠在新時期的電影發展中施展獨特的作用,使自己更加熠熠發光。

[參考文獻]

[1]尹娜,李紅.談電影配樂藝術中情感的渲染與升華[J].電影文學,2013,22.

[2]張若鄰.試論電影配樂的審美表現力[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04.

[3]楊圍春等譯.電影音樂賞析[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

[4]郎月鈴.音樂的表情:解讀電影配樂的情感訴說[J].電影文學,2014,04.

[5]季向敏.古典音樂在電影藝術中的運用[J].電影評介,2007,11.

[6]侯丹丹.淺談電影音樂中古典音樂的運用[J].電影評介,2012,15.

[7]袁媛,張杰巍.電影中的古典音樂—淺談古典音樂在電影中的運用[J].藝苑,2007,09.

[8]格•特羅伊茨卡婭,張洪模.古典音樂在電影中的運用[J].電影藝叢,1979,01.

[9]史哲宇.經典電影中古典音樂的使用及其價值[J].電影評介,2012.

[10]丁娜.談鋼琴音樂在電影配樂中的運用[J].電影文學,2014,03.

作者:杜娟 單位:山西省兒童醫院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