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文化異化現象思考

時間:2022-01-10 11:09:50

導語:電視文化異化現象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視文化異化現象思考

一、當代電視文化差異的體現

當前國電視文化異化體現出較為明顯的現象。首先就是電視文化更加趨向于娛樂化,因此也會使得其功能異化,因為我國的很多媒體屬性和國家的性質都是相關聯的,因此在我國的電視文化中,主導內容就是主流文化,同時以大眾文化為落腳點來發展電視行業。但是要想滿足大眾對于信息的需求,就需要同時滿足教育和娛樂等需求,在做好輿論導向的同時,也會有一些電視節目不斷的朝著娛樂化的方向發展。比如各種偶像劇中會出現帥哥美女、奢侈生活,這會對當下青少年的負面影響。同時由于當前電視文化對于技術更加重視,因此也會使得其中的內容出現異化的現象,隨著當前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為我們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但是電視文化在發展過程中,也由于自身技術的進步而越來越重視制作、講究包裝,比如在文藝晚會中更加重視絢麗的效果,通過奢侈的激光和音效等效果來夸大形式化的表演效果,但是對于內容卻沒有更加具有內涵的體現。在華麗的形式下內容會顯得更加蒼白沒有意義,而這也會對電視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帶來一定負面的影響。

二、電視文化差異的影響

當前電視文化出現異化的現象會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首先電視文化異化會破壞整個電視媒體的公信力,同時也會使得媒體人異化。如果電視媒體更加重視對于娛樂化節目的追求以及對于技術的過分依賴,那么也會使得其在制作節目以及傳播文化的過程中過分依賴美,會更加重視吸引觀眾的目光來獲取收視率以及商業利益,但是也會使得在電視文化傳播過程中價值的偏離,這樣會帶來一種負面的影響。其次,電視文化異化的現象會為整個社會風氣帶來負面的影響。雖然當前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使得新媒體技術發展迅猛,傳統的媒體如廣播報紙電視等媒體也需要快速的改革來實現自身的革新。而電視在內容傳遞上仍然處于重要的地位,其承擔著文化傳承以及社會教育的重要責任,因此如果內部出現文化異化的現象,那么就會對整個社會風氣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比如在電視文化中傳播的拜金主義,物質享樂主義等,都與當前社會主流價值觀相違背,這也會為當下一些青少年的價值觀的正確樹立帶來一定負面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整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因此需要正視我國電視文化異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在此基礎之上來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克服。當前電視文化對于美會濫用,這會使得電視媒體對自身審美造成一定的異化,并且影響整個社會對于文化以及藝術傳播。比如在傳播美好的愛情等內容時,不應當將裸戲吻戲等呈現出來甚至泛濫等,在綜藝節目中也不應當通過為了娛樂而出現一些低級的表演調侃現象。

三、有效克服電視文化差異

當前要想更好的克服電視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應當從我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政策出發來對電視異化現象進行有效的約束。我國的公共文化。是在十八大以來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這也是由于我國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所帶來的必然結果。而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成分,電視文化自身的發展與規范都需要給予以足夠的重視,因此要加強對電視文化的監管力度。需要從上而下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保證電視行業能夠健康的運行,并且為黨和人民提供優質的服務。要明確,之所以電視文化會產生異化的現象,與我國政府部門在管理上存在的缺陷也是有一定關系的,因此在鼓勵電視行業走向市場化參與競爭的同時,還應當加強對電視文化的監管力度,以此來防止電視節目被過度的娛樂化,進而使得其中有價值的內容可以實現正確的傳播。其次要改善傳統電視文化的評價機制。對于電視文化尤其是電視節目來說,其傳統的評價也就是收視率,因此高收視率也成為當下很多電視臺進行自我評價的重要指標。但是有些電視節目為了一味的追求收視率以及商業利潤卻會用一些不具有現實意義的手段,會通過一些品格較低、質量較差、娛樂性較強的節目取代傳統有價值的內容,以此來增強收視率。比如娛樂性節目中運用美女、帥哥、絢麗的技術等作為噱頭來增強收視率,但是這也會使得電視文化異化現象更加明顯,因此當下對于電視文化評價過程中需要有效的改善評價機制,應當將整個電視節目的影響力、引導力、專業性等納入評價指標,并且在此基礎之上,來促進整個電視文化朝著正確的導向發展。最后電視文化異化現象的克服與消解,還需要不斷增強電視媒體自身的社會責任與社會意識。要相關的媒體深深的意識到其對于整個世界的影響,同時也需要電視媒體在當下不斷承擔自己的重任,強化自身所需要承擔的社會意識,承擔起信息傳遞、輿論導向、社會教育等責任,進而通過相關的手段來提升電視文化的傳播質量,并且改變當前電視文化異化的現象。

四、結語

對于當前電視文化異化現象來說,首先可以從監管上面予以足夠的重視,同時也應當改善對于電視節目以及相關文化的評價機制,要為其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在此基礎之上通過加強電視媒體的責任意識來避免一些節目過度娛樂化現象的產生,要抵制那些華而不實審美混亂的電視文化,以此來強化電視媒體的責任擔當意識,進而為我國社會的建設與發展提供價值。

參考文獻:

[1]翟曉菲.中國電視文化的溫度與維度——兼評《中國電視文化學綱要》[J].聲屏世界,2018(08).

[2]許建華,歐陽宏生.主流電視文化的認知與構建[J].電視研究,2018(01).

[3]馬寧.透過現象看本質——淺談電視文化節目的創新和發展之路[J].當代電視,2017(05).

[4]劉曉欣,馮鐸.簡析中國電視文化節目的發展現狀[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06).

[5]周萬鵬.地方臺電視文化欄目創建之我見[J].科技傳播,2015(21)

作者:李怡然 單位: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