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配樂民族性比較研究
時間:2022-08-19 11:01:59
導語:電影配樂民族性比較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電影行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電影音樂的關注也逐漸加大,譚盾和詹姆斯•霍納都是配樂大師,而且都強調了在電影配樂中的民族性。分析對比兩位大師電影配樂中的民族性旨在為中國電影配樂提供一定的借鑒,更多的在電影配樂種融入本民族內涵,宣傳本民族的文化,讓中國文化走的更遠。
關鍵詞:譚盾;詹姆斯•霍納;民族性;電影配樂
譚盾的電影音樂中成就最大的就是他的武俠三部曲《臥虎藏龍》、《英雄》、《夜宴》,這三部電影在創作上主要運用中國民族音樂元素并且融合了西方音樂風格,使得這三部電影作品即有中國的民族風味又能體現國際化。詹姆斯•霍納從《勇敢的心》到《泰坦尼克號》再到《燃情歲月》,他的配樂風格別具一格,成為現在最炙手可熱的電影配樂大師之一,他兩次獲得奧斯卡音樂獎與金球獎并且11次獲得提名。在他的配樂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詹姆斯•霍納融入了自己本民族的音樂元素。梅朧文[1]鄭由敏[2]徐坤芳[3]等人通過對主題音樂的分析認為譚盾將東方與西方音樂相結合,并且賦予影片深刻的民族內涵。趙鯤[4]郭怡然[5]孫昌杰[6]等人對詹姆斯•霍納的人物以及配器上進行分析認為詹姆斯•霍納在創作中融入了深厚的古愛爾蘭民族音樂情結并且擅長使用管弦樂隊去演奏。焦奕博從譚盾與詹姆斯•霍納在學習經歷、獲獎經歷、配器以及配樂手法上進行分析認為國際化、民族化與多元化是未來電影配樂的發展特性[7]。筆者認為,大多是對譚盾與詹姆斯•霍納的民族性特點的單獨研究,也有從譚盾與詹姆斯•霍納民族性對比來分析,但是分析的還不夠深入,我將從譚盾與詹姆斯•霍納電影配樂的民族性比較研究出發分析兩者在調式調性、旋律、配器上的特點,發現譚盾與詹姆斯•霍納在創作中的共性與異性。
一、電影配樂的調式調性比較
從以上選取的六首音樂分析來看,我們可以看出譚盾在給中國武俠電影配樂時,多運用中國民族的調式,尤其常用民族調式中的羽調式;詹姆斯•霍納在配樂時,運用的是西洋大小調。兩者在電影配樂的調式調性上有共同點,都運用的是本民族的調式。
二、電影配樂的節奏、旋律比較
1.譚盾——馬友友演奏了電影《臥虎藏龍》的主題音樂,這段配樂采用了三段式的結構,譚盾認為三段式的結構有利于主題音樂的變奏和強調,旋律以極進和五度跳進為主,在影片的開始處就出現了這段旋律,以緩慢的節奏、悠長的旋律拉開了整部電影,奠定了整首音樂的基調,隨后伴奏和旋律的節奏加快,音變密集;《越人歌》是電影《夜宴》的主題曲,《越人歌》的歌詞來自《詩經》,是一首4/4拍的歌曲,演唱節奏上比較自由,從旋律上看a段有兩個樂句,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變化重復,這首歌曲譚盾采用了陜西民間音樂的音調為《越人歌》譜曲,將傳統的民族調式與純四度音程相結合,整首音樂表現出濃厚的哀怨、悲戚的特點,并且用一種極慢的速度去演唱;《天下》是電影《英雄》的主要動機和主題,是一首4/4拍的音樂,旋律優美節奏緩慢,多是長音符和均分節奏型,莊重肅穆,音程之間的跨度較大,這段音樂代表天下和平國家統一的愿望。2.詹姆斯•霍納——《MyHeartWillGOOn》是《泰坦尼克號》的主題曲,是一首4/4拍的抒情音樂,這段旋律經常貫穿在影片之中,凡是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能哼唱這首音樂。它的前奏與間奏改編自愛爾蘭的民間傳統音樂《白巖石的邊緣》,這首傳統曲調被收錄在著名愛爾蘭裔美籍錫笛演奏家喬尼的專輯當中[8]?!禠egendsofthefall》是電影《燃情歲月》中的主題旋律,在這段主題旋律中,詹姆斯•霍納一改以往用蘇格蘭風笛的習慣,運用了類似日本尺八和中國洞簫的聲音,詹姆斯•霍納從這一段旋律出發,發展出了十三首相對獨立但是又與主題旋律高度相似的樂段,而《Theludlows》是這部電影的核心主題,這段主題音樂旋律優美舒緩,是一首簡單的鋼琴小曲,在電影中是以畫內樂的形式出現,用三拍子的節奏型表達,它既具備溫情圓舞曲的風格又具有動蕩搖曳的特點?!禙ortheloveofaprincess》是電影《勇敢的心》中的主題音樂,時刻貫穿在電影當中,這是一首4/4拍的音樂,具有緩慢、莊嚴的特點。3.譚盾與詹姆斯•霍納在電影配樂的節奏上多使用附點音符節奏型。
三、電影配樂的配器特色比較
譚盾在武俠三部曲《臥虎藏龍》、《英雄》、《夜宴》中在配器上常把中國民樂與西洋樂器相結合來使用,但是加入西洋樂器的中國武俠片卻毫無違和感,是因為這三部電影音樂的旋律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并且在電影《臥虎藏龍》和《英雄》中將西洋樂器大提琴和小提琴演奏出類似中國馬頭琴的音色,使用中國民樂的演奏技法,模仿中國民樂演奏出的韻味;詹姆斯•霍納有濃厚的愛爾蘭情結,并且極愛運用管弦樂。1.譚盾——在電影《臥虎藏龍》的開篇時,就由大提琴演奏的主旋律緩緩出來,隨著大提琴演奏出的旋律,畫面首先給的是一個遠景的場面,然后再把人們的視線拉近這個江南水鄉的小鎮中具體的地方,引出了電影的故事,整個小鎮安靜寧和,仿佛生活都變得很平靜了,其中鳥的叫聲,突出了故事的真實性并且容易把觀眾帶到電影的情景之中,讓人有真實的感受。《越人歌》是電影《夜宴》的主題音樂,發生在一個古代的故事情節但卻采用了鋼琴音色,是出乎意外的,但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影片當中也曾多次用鋼琴來表達著廝殺的殘酷,當厲帝派人追殺太子時,鋼琴激昂的曲調反映了廝殺場景的殘酷,馬蹄的急促以及強烈的殺機;當太子無鸞在聽到自己父皇駕崩時,由清脆的雨滴聲把這段音樂引出來,鋼琴干凈的音色演奏出來,流露出淡淡的悲傷,表達了他的痛苦與無奈?!短煜隆肥请娪啊队⑿邸返闹黝}曲,在無名放棄刺殺秦王的時候,秦王為了天下反而殺了無名,當無數支劍射向了無名時。這個時候周圍的聲音全部消失,最后鏡頭只停留在被射滿劍的門上,純男生哼唱的音樂緩緩響起,好像是在為無名感到難過,后一段音樂讓類似胡琴音色的小提琴演奏完整的主旋律,優美的旋律加上帶有民族韻味的音色,給人感覺帶有淡淡的憂傷。在這部電影中,請來了西方最浪漫的小提琴演奏家伊薩克.帕爾曼,不但讓他的小提琴與中國的古琴對話,而且,譚盾還把一把小提琴琴弦拆去代以二胡的琴弦,把四根定線調低四度,讓帕爾曼用一些民樂的指法,演奏一些具有馬頭琴音色的旋律。2.詹姆斯•霍納——《我心永恒》是電影《泰坦尼克號》的主題曲,夕陽西下,當男女主人公在甲板上時,出現了這段旋律,前奏由愛爾蘭哨笛吹奏,進入到主旋律部分由女生哼唱,當女主睜開眼睛時,鋼琴伴奏變成了猶如流水型的分解和弦,這也象征著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有了活力,感人的愛情場景用這段經典的優美的旋律呈現出來,達到了深化主題思想的目的,也代表這個時候兩人之間的愛情正在升溫?!禩heludlows》是電影《燃情歲月》的主題音樂,詹姆斯•霍納在配樂時,運用了類似在影片的開頭就出現了這段用類似日本洞簫的音色演奏的主題音樂,并且從主題旋律發展出了13段相對獨立又高度相似的樂段,《Theludlows》就是其中的一個樂段,這首主題音樂是一首簡單而優美的鋼琴小曲,最能打動人心。該曲目是以畫內音的形式出現的,電影中,一家人圍坐在客廳,由塞繆爾唱著,曲調和場景都是很溫情的。短短的幾十秒的旋律只用了鋼琴一種音色,簡單的配器卻可以給整部電影留下一道美麗的色彩,到了音樂的后半段,詹姆斯•霍納就運用了他最擅長的寫作手法,加入了管弦樂來配合,整個氣勢都變的恢弘了?!禙ortheloveofaprincess》是電影《勇敢的心》的主題音樂,這是一部反映蘇格蘭人民反對英格蘭統治,追求民族獨立的時代,在華萊士的父親和哥哥的葬禮上,Murron折了一朵薊花送給華萊士的時候,響起了蘇格蘭風笛演奏的主題音樂,也是影片中第一次響起了象征華萊士和Murron的愛情主題。
四、結語
譚盾與詹姆斯•霍納在配樂中有共性也有異性,共性在于在電影音樂的創作中加入了本民族的音樂元素,異性在于各自使用的創作技法不同。譚盾和詹姆斯•霍納都是在國際上著名的音樂家,從分析他們的代表性電影音樂總結出以下三點:1.在進行電影音樂創作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注重的是音畫關系。一部好的電影音樂作品,不僅是好聽,更重要的是這部音樂作品是否符合該電影的劇情發展,是否能使觀眾在想到這部電影時,能想到它的劇情也能想到它的音樂,這才是一部真正好的電影音樂,才能促進電影行業的發展。2.在電影音樂的創作過程中,我們要注重民族性的表達,運用民族性的音樂元素。譚盾在電影音樂中常常使用中國民族調式、中國民族樂器等等;詹姆斯•霍納在配樂上擅長使用蘇格蘭風笛,常常采用交響化配樂的方式。在電影配樂中進行民族性的表達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我們要考慮的是,運用本民族的音樂元素,如何將它更好的融入到電影音樂當中,使觀眾能夠理解其中表達的意蘊,這樣的電影音樂才能具有民族特性,才能獲得觀眾的認同。3.在電影音樂的創作過程中除了加入民族音樂元素,我們也要適當加入電子音色,以便能豐富整個音樂的音響效果。這樣的電影不僅能使本國觀眾所接受,更容易被世界大眾普遍接受和理解。
[參考文獻]
[1]梅朧文.電影《臥虎藏龍》主題曲賞析[J].大舞臺,2015.
[2]鄭由敏.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亦知—淺析譚盾于電影《頁巖》中的音樂創作[J].音樂創作,2014,10.
[3]徐坤芳.譚盾電影音樂藝術探析[J].當代藝術觀察,2016,12.
[4]趙鯤.好萊塢電影配樂大師風格研究之詹姆斯•霍納[J].大眾文藝,2009.
[5]郭怡然.淺析電影音樂與畫面的統一—以美國電影《泰坦尼克號》為例[J].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10,01.
[6]孫昌杰.蘇格蘭風笛的獨特風采—影片《勇敢的心》中的蘇格蘭音樂[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0.
[7]焦奕博.從譚盾與霍納電影配樂之比較看當代電影配樂發展新方向[J].大舞臺,2013.
[8]王乙好.凱爾特文化下的樂器—錫笛[J].音樂教室,2013,11.
作者:張思 周莉 單位:中國地質大學
- 上一篇:淺析地面頻道電視劇的打造
- 下一篇:音頻技術在音樂創作和電影配樂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