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節目制作領域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9 05:27:00
導語:電視節目制作領域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首先對DVD的特點作了簡要的總結,然后分析了將高品質DVD影片素材應用到電視節目制作中的方法,以及充分利用DVD的高畫質、多音軌、多字幕、多角度等相關制作技術為電視節目制作與交流服務。本文對電視節目制作人員如何更好的保存與交流節目有著非常好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DVD,影視制作,應用
作為21世紀電影、音樂消費領域的新寵,DVD提供了比錄像帶、VCD及LD等傳統媒體更為優良的畫質及音質。PAL制的DVD提供的影像分辨率為720*576,和D1/DV格式的PAL制的電視信號指標相同;其多聲道的音頻部分采用了48KHZ的采樣頻率,從理論上說可以獲得比采樣頻率為44.1KHZ的傳統音樂CD更好的音質。
本文的核心就是如何將DVD影片提供的高品質的視頻、音頻素材應用到電視節目的制作中,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各種DVD制作技術為各類電視節目的存儲與交流服務。
一、DVD及其主要特點
在開始分析DVD技術如何應用到電視節目制作領域中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到底什么是DVD以及它在格式與功能上的主要特點。
DVD最初誕生于電影行業,它是由美國的華納、哥倫比亞、20世紀福克斯等八大電影公司所組成的HDVA組織(HollywoodDigitalVideoAdvisoryGroup)于1994年在一起討論一種新的VideoDisc之后所產生的,其最初的英文全稱是“DigitalVideoDisc”,直譯為“數字視頻光盤”,主要應用于電影行業。1995年9月,DVD聯盟(DVDConsortium)成立并公布了DVD的統一標準,在1995年底將DVD正式定名為“DigitalVersatileDisc”,即“數字通用光盤”,并且DVD最終也不再只是為電影行業所服務,而是一種能夠存儲高質量視頻、音頻信號和超大容量數據的新一代光盤媒體介質,可以看作是CD/LD/VCD的后繼產品。它集計算機技術、光學記錄技術和影視制作技術為一體,進一步滿足了人們對大存儲容量、高性能存儲媒體的需求。雖然DVD盤片的外觀看起來與傳統的CD、VCD光盤相差無幾,但卻包含了傳統光盤7-26倍的數據信息。這就意味著DVD可使電影、音樂、多媒體和交互式軟件在質量和容量上達到了更高、更新的水平。
與以往的傳統媒體相比,DVD具有很多優異的功能:
1、高品質視頻
DVD影碟目前所采用的數據傳輸速率最大為15Mbps,是傳統VCD所采用的數據傳輸速率的10倍,PAL制的DVD視頻分辨率可達720*576,不僅大大超過了傳統的VCD和LD,更全面達到廣播級電視圖像的水平,能將現階段家用電視機的顯示水平發揮到極至,這也是為什么DVD可以很好的應用在電視節目制作領域的主要原因。
2、超大容量
DVD光盤在大小上與普通的VCD一樣,但其存儲容量卻大得多,單面單層的DVD碟片可容納4.7GB的信息,可以存放一部133分鐘的高畫質、高音質影片。以此類推,如果是采用雙面雙層制作的DVD盤片,其數據總量將達到17GB。
3、高品質多聲道環繞聲音頻
除了高清晰的畫質之外,高品質的多聲道、多音軌的聲音回放也是DVD的一個重要特色。在一部DVD影片中可以提供多達8條的多聲道音軌。在故事片中,一般會用這個特性來提供多種語言的配音。例如美國發行的1區DVD,除了英語以外經常還會有西班牙語或法語的配音,香港的故事片也會有國粵兩種配音。DVD的多語言和VCD的雙語言不同之處在于,VCD是利用立體聲的兩個聲道播放兩種語言,每種語言只有一個聲道。而DVD則每種語言都可以有多聲道。另外,這個特性還可以用來提供DTS、DolbyDigital、PCM等不同格式的音軌。有些制作精良的發燒音樂碟,比如老鷹樂隊的《冰凍地獄》就同時具有DTS5.1和PCM立體聲音軌,這樣不同的用戶可以各取所需,注重音質的可以聽PCM,注重環繞效果的可以聽DTS。
多音軌的特性還可以衍生出一些特殊的應用。比較常見的有評論音軌和配樂音軌。進行評論的通常是導演,但演員、特技人員或是專業顧問等都可能出現在評論音軌中。這些牽涉到電影制作的方方面面的人員在影片播放的過程中會配合畫面介紹影片的構思、拍攝時的花絮、有關情節的背景知識等等內容,有時候也會給點情節上的提示,幫助大家理解電影的內容。在華納、哥倫比亞、環球等公司出品的DVD中,評論音軌是很常見的配置。配樂音軌通常是一個只有配樂、沒有對話和音效的音軌,聽著音樂再來重溫一遍電影畫面往往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多音軌特性還有些較為少見的應用,比如《玩具總動員》(1區三碟收藏版)中有一條只有音效、沒有配樂和對話的音軌。現在市面上銷售的DVD影碟的聲音部分幾乎全部采用杜比數字環繞立體聲方式(DOLBYDIGITAL5.1,俗稱AC-3)錄制,完全不同于以往對兩聲道立體聲進行模擬環繞聲的播放方式。碟片音軌完全由獨立的5聲道構成,均有全頻寬大的動態表現(超重低音除外),組成影音雙全的影院效果,使玩家獲得真正家庭影院的享受。近來更有采用DTS方式錄音的DVD影碟不斷面市,更讓DVD的環繞聲達到真正影院的播放水準。
4、多字幕
DVD是可以提供多種字幕的。這樣能讓不同國家的觀眾借助字幕看懂原始配音的電影。儲存在DVD上的字幕并不是文本文件,而是圖形文件,這樣靈活性更大一點,也不會出現兼容性上的問題。絕大多數故事片的DVD都會提供一種以上的字幕供選擇。除了翻譯演員的對話以外,字幕也可以有其他的用途。比如《深淵》(1區特別版)就提供了一個文字評論字幕,對影片的內容提供了種種注解。《世界末日》(6區版)也提供了一個解釋性的字幕,用來在屏幕上出現英文提示的時候顯示相應的中文。
5、多角度
多角度也是一個DVD獨有的特色。它是在同一段內容中設了幾個“角度(Angle)”,可以讓你選擇不同的“角度”來觀看。不過其實多角度并不一定是同一段情節的不同角度,它完全可以是互不相干的幾段畫面放在一起,只是借用多角度的格式而已。這在影片花絮中有不少例子。比如1區《深淵》的花絮碟中有一段“PseudopodMulti-Angle”,這一段共有四個角度,角度1是最終完成畫面,角度2是故事串聯圖板,角度3是原始拍攝畫面,角度4則是粗加工后的畫面。
6、變形寬銀幕
關于變形寬銀幕的基本概念可以單獨寫一篇長長的文章。這里我們只是就使用方面來說說。早期的DVD很多都是不可變形的,后來Letterbox變形寬銀幕則基本上成為了標準配置,這樣在16:9電視上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Pan&Scan也可以算作一種變形寬銀幕方式。很多DVD的菜單都是用Pan&Scan的,這樣不管用什么電視都可以得到滿屏的圖像。但Pan&Scan這種方式在正片中用的很少,主要是因為這種格式在4:3電視上只固定顯示寬銀幕的中間一塊,很可能會破壞影片的構圖。要想讓4:3電視的用戶看到全屏圖像,出版商一般會單獨出一個全屏版。全屏版的圖像并不一定就是把變形寬銀幕版的中間一塊放大。《空軍一號》曾有過一個全屏版,就是在變形寬銀幕版的畫面基礎上多了上下的內容。最近出版的《哈里波特》則是各有所長,全屏版多了一些上下的內容,變形寬銀幕版多了一些左右的內容。Pan&Scan和Letterbox實際上只要在視頻數據中加上相應的標志即可,所以同時實現這兩種方式并不會使文件大小增加很多。寰宇公司出版的《少林足球》就同時實現了這兩種方式。
7、多功能動態菜單
制作精良的DVD大都有著很炫的菜單。不過每次都看著同樣的菜單也沒什么新意。有些DVD設計了隨機菜單,每次進去的時候看到的菜單都可能不同。這方面做到了極致的當屬《星戰前轉》(1區)。它有三套菜單。每次播放的時候隨機進入其中的某個菜單。這三套菜單以電影中的三個不同場景為主題,不但主菜單畫面不同,連子菜單都是各自一套。令人嘆為觀止。《奪面解碼》(2區)也有一個比較隱蔽的隨機菜單——確切地說是個過場動畫。在主菜單選擇Film以后播放正片之前出現的過場動畫是隨機的,至少有5、6種之多。
8、花絮和彩蛋
很多DVD都附送了大量的花絮,比如電影制作特輯、預告片、刪節片段、情節串聯圖板、NG鏡頭等。這些花絮可以讓你徹底了解整部電影的方方面面。很多在電影院里面看不到的內容都可以在這里看到。有很多“特別版”或“收藏版”DVD都單獨制作了一整張D9的花絮,其播放時間往往長達幾個小時。
彩蛋(EasterEggs)實際上是一些DVD上隱藏的內容,在正常的菜單中是看不到這些內容的,要用某些特殊的方法才能選出來。《終結者2》(終極版)的3個版本中,第3個特別加長版實際上就是個彩蛋。其他彩蛋的內容還包括一些制作花絮、刪節片段、搞笑畫面、預告片等。
二、DVD相關技術在電視節目制作領域中的應用
由于DVD具有很多優異的特性,因此可以在電視節目制作領域中加以應用。特別是近年來高質量的DVD制作工具層出不窮,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是SonicScenaristProfessional和AdobeEncoreDVD。這些高質量DVD編著系統的出現,使得將DVD制作技術應用到傳統的電視節目制作領域中逐漸變為現實。
下面從兩個方面對DVD在電視節目制作領域的應用作簡要的分析。
(一)將高品質DVD影片的片段作為素材應用到節目制作中
1、高品質視頻影像的應用
根據前面的介紹,存儲在DVD盤片上的活動視頻影像的解析度可達720*576(PAL)或720*480(NTSC),在視頻指標上與PAL或NTSC制廣播級電視信號的要求相同,因此完全可以作為電視節目制作中的素材。其中最常用的是一些高質量的科教或風光片,如BBS的《藍色星球》、《再造新人類》、《夢與鳥飛行》等。
將DVD光盤上的視頻數據轉換成電視后期制作系統中可以使用的格式有多種工具和多種方法,下面簡要介紹一種比較經典和常用的方法。
對于一般的DVD,可以采用直接復制的方法,將光盤中VIDEO_TS文件夾下相應的VOB文件復制到硬盤上,無法直接復制時也可以通過SmartRipper等軟件將其復制到硬盤上。然后啟動DVD2AVI軟件,使用File->Open命令打開硬盤上的VOB文件,這時就可以拖動瀏覽該VOB文件的畫面內容了
接下來對視頻和音頻進行相應的設置以獲得最佳的轉換效果。下面是筆者經常使用的設置方式,實踐表明,這樣的設置可以獲得最佳的視頻素材。
Video菜單下的相應設置:
·iDCTAlgorithm項選擇64-bitFloatingPoint
·FieldOperation項選擇None
·ColorSapce項選擇YUV4:2:2
·YUV->RGB項選擇PCScale
Audio菜單下的相應設置:
·TrackNumber項一般選擇Track1
·OutputMethod選擇DemuxAllTracks
·DolbyDigitalDecode->DynamicRangeControl項一般先Nomal
·DolbyDigitalDeocde->DolbySurroundDownmix一般可不勾先
·48->44.1轉換項一般先Off
作好以上的設置后,再通過界面中的“[”、與“]”按鈕設置要轉換的起點和終點,再選擇File->SaveAVI命令,打開保存文件對話框,為新素材命名,確定后,彈出視頻編碼選擇對話框,一般選擇DivX或Xvid視頻編碼器。下面以Xvid編碼器為例說明編碼器的主要設置:
·EncodingMode項選擇1Pass-Quality
·Quality面設置為100
·Motionsearchprecision項選6-UltraHigh
·Quantizationtype項選擇MPEG
·FourCCMode選擇Xvid
·MaximumI-FrameInterval項設置為25
其他參數不變,這樣就可以獲得高質量的視頻素材了。
2、截取DVD光盤上的高品質音樂素材
由于DVD音軌的采樣頻率為48KHZ,高于傳統音樂CD的44.1KHZ的采樣頻率,因此從理論上說,可以得到比傳統音樂CD更好的音質。而目前在電視節目制作的設備中,音頻的采樣頻率也通常是48KHZ,因此從DVD上得到的音頻可以更大限度的保證素材的音質。CD音樂光盤上的音頻素材如果要應用到后期制作時,還要經過44.1KHZ->48KHZ的轉換。
目前,在DVD上存放的音軌主要有常見的DolbyDigital(AC-3)、DTS等多聲道環繞聲音軌,還有傳統的LPCM音軌,LPCM音軌一般用來保存影片的OST(OriginalSoundTrack),即所謂的原聲碟。
通常,要把存放在DVD影片上的音軌抓取下來應用以電視節目制作中,需要使用一些專用的DVD音軌抓取工具。這類的工具目前也有很多,其中使用比較廣泛的有SmartRipper、DVDAudioRipper、DVDAudioExtractor等,使用這些工具抓取DVD中的AC-3、DTS、LPCM的方法大同小異,過程也基本相同。
3、利用DVD影片制作高品質的DTS音樂CD
所謂DTS音軌,采用的是經由DTS(DigitalTheaterSystems)編碼后的5.1聲道標準音軌。DTS的最大編碼流量與LPCM相同,也就是每秒48000*16*2=1536000bps=1536kbps。相對而言,這遠遠高于另一種流行的多聲道編碼系統DolbyDigital(AC-3)所提供的448kbps來得大,換句話說也就是DTS在多聲道音品的壓縮過程中失真小得多。這一特點使得DTS在多聲道編碼系統中有著先天的優勢,也正因為如此,與DTS相關的音像制品和設備也在市場上日漸受到消費者特別是眾多發燒友的青睞。
至于DTSCD,顧名思義就是DTS音軌的音頻Audio-CD。其存儲方式與一般的音樂CD相同,都是44.1KHZ采樣頻率與16位量化,只是DTSCD中紀錄的實際內容并不是普通CD的PCM采樣信號,而是經過DTS編碼的音軌信號。由于DTSCD文件記錄形式與普通CD兼容,因此它也就與音樂CD一樣可以用普通的方法制作和播放。并且,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帶有數字輸出功能的DVD播放器和CD播放器都支持直接輸出DTS數字信號,加上多數音響愛好者或器材商店都已經有的DTS解碼設備,更使得欣賞DTSCD可以隨心所欲、異常方便。
要把DVD上的5.1聲道音軌制作成DTSCD,就需要先要把DVD中的數字音頻信號復制到計算機的硬盤上。這是因為DTS編碼和燒錄CD的工作都要在電腦上完成,把數字信息復制到硬盤是完成DTSCD制作的最基本條件。所以,我們也就要對DVD的數據結構一些最基本的了解。如果我們用DVD-ROM打開一張DVD影碟,就會看到一個命名為“VIDEO_TS”的文件夾,DVD影碟中的主要視頻、音頻,字幕數據、時間碼、段落分割信息等等,都存儲在這個“VIDEO_TS”目錄下的各個VOB文件中。自然,DVD影碟中的多聲道AC3音軌就包含這些VOB文件之中。
分離VOB中所包含的各種音軌并不復雜,目前很多軟件都可以完成這樣的任務。前面提到SmartRipper、DVDAudioRipper、DVDAudioExtractor都可以實現。
把所需要的音軌都抓取為5.1聲道的AC-3格式文件后,接下來的工作是把數字音頻文件中的每一個聲道單獨分離出來用于再編碼。有一系列專業或業余的軟件可以用來剪輯并分離AC3音頻文件中的聲道。其中比較著名的是由SonicFoundry專業音頻編輯軟件開發公司推出的功能強大的DoblyDigtalAC3編輯軟件—SonicFoundrySoftEncode。它可以完成對AC3音頻數據進行解碼、編碼等。而我們正是需要利用它來對AC3文件進行解碼的功能,輸出DTS編碼軟件可以識別的以PCM格式紀錄的WAV音頻文件。當然PCM-WAV本身并不支持5.1的多聲道模式,DTS編碼軟件也不可能識別5.1聲道的AC-3文件。所以,我們就必須將AC3文件中的每一個聲道單獨的分離為WAV文件。這個過程雖然繁瑣,但并沒有什么困難的地方,將AC-3音頻數據中的“左前”、“右前”、“中置”、“左后”、“右后”、“超重低音”等各聲道分別保分離出來。
DTS編碼的軟件并不多見,普通使用者可以利用的可能只有Minnetonka公司的SurCode系列。在SurCode系列中有一款“SurCodeCDProDTS”,是專門為制作DTS-CD而設計的。使用者只要把各聲道的WAV文件提供給該軟件,SurCodeCDProDTS就可以輕松將它們組合、編碼成為可用于DTS-CD刻錄的44.1KHZ的DTS格式的WAV音頻文件。
SurCodeCDProDTS的界面也非常簡單直觀,我們只要在“Destination(目標)”處填入輸出文件名,再把剛剛自AC3中分離出來的各個PCM音軌聲道文件按照界面上的提示逐個定位選擇,然后點擊“Encode”按鈕就可以開始DTS編碼了。SurCodeCDProDTS可以直接輸出能夠被大多數刻錄軟件識別的DTS-WAV格式的音頻數據,再使用Nero等常用刻錄軟件就可以把剛剛做好的音頻數據制作成DTSCD了。
(二)充分利用DVD的特點和相關制作技術為電視節目制作服務
1、將制作好的新聞、專題、動畫等各類電視節目制作成高品質的DVD影片
由于DVD在視頻、音頻的指標上都已經達到了目前廣播級電視節目信號的要求,因此完全可以把已經制作好的各類電視節目再制作成高品質的DVD影片光盤,用于保存或交流,這在實際的節目制作中是非常實用的。
要將制作好的節目制作成DVD影像光盤,就要用到DVD編著軟件。近年來,此類的軟件層出不窮,其中PC平臺上最具代表性的是SonicScenarist和AdobeEncoreDVD,MAC平臺上最具代表性的是DVDStudioPRO。如果要進行出版級的DVD制作,PC平臺上最好使用SonicScenarist,而如果僅僅是將制作好的電視節目制作成DVD的話,用AdobeEncoreDVD就足夠了。
AdobeEncoreDVD是著名的圖形圖像軟件開發商美國Adobe公司于2003年才推出的一款專門用于DVD制作的軟件系統。它能和將源文件自動導入或轉換為MPEG-2視頻和DolbyDigital音頻。還可以創建和編輯AdobePhotoshop格式的菜單。將項目輸出至所有可刻錄的DVD格式,也可使播放的兼容性得到擴大。
2、利用DVD保存高品質的音樂素材
電視節目制作中要用到的音樂素材一般是48KHZ采樣、16位量化、雙聲道立體聲的素材,傳統的保存方式是使用音樂CD或錄像帶。保存到音樂CD中時要把采樣頻率降低為44.1KHZ,對音樂的品質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保存到錄像帶上,頻繁使用后也會造成音質的降低。
由于DVD的音頻格式是48KHZ采樣的多聲道音軌,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性,將電視節目制作中的各種音頻素材無損的保存到DVD中。要實現這一過程,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將音頻素材制作成目前炙手可熱的DVD-Audio格式,另一種是將音頻素材保存到DVD-Video光盤的音軌中,同時還可以配以簡單畫面對音頻素材加以簡單說明。
3、靈活使用DVD制作中的多音軌功能
普通DVD影片中的多音軌功能一般用來實現多語言或導演解說。在把制作好的電視節目制作成DVD時,就可以靈活的使用這一功能,將制作人員在制作此節目時的一些感受或想法錄制成獨立的音軌,以多音軌的方式加入到所制作的DVD中。
目前,幾乎所有的DVD編著工具都支持多音軌功能,實現起來也非常容易,與傳統的非線性編輯過程的音軌合成相似。
4、靈活使用DVD制作中的多字幕功能
普通DVD影片中的多字幕功能一般用來實現多語言字幕,使不同國家、不同語種的觀眾也能根據字幕看懂原始配音的影片。在把制作好的電視節目制作成DVD時,就可以靈活使用這一功能,將制作人員在制作此節目時的一些感受或想法制作成一軌字幕,加入到所制作的DVD中,這樣在以后觀看時就可以隨時打開字幕,了解當時制作節目時的情況。
5、靈活使用DVD制作中的多角度功能
在影片《ABugsLift(蟲蟲特攻隊)》影片的花絮中,利用DVD的多角度,放置了一段制作花絮,在同一段音頻下,對應四段不同的視頻,分別是原始故事板、場景草圖、無材質場景和最終場景,在播放時可以隨時更改所觀看的場景角度,這樣整個片子的制作流程就一目了然了。
把制作好的電視節目制作成DVD時,也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功能,將節目制作的不同階段以不同角度的方式放置在一起,在觀看DVD時,就能對節目拍攝的過程有更加詳細的了解了。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DVD影像與存儲技術在格式與指標方面擁有很多優異而獨特的性能。充分利用其高畫質、多音軌、多語言、多角度等特性,會給以往傳統電視節目的存儲與交流提供一種新的思路與途徑,在電視節目制作與交流領域中的應用也必將越來越廣泛。
- 上一篇:萬有引力和萬有斥力分析論文
- 下一篇:數字化演播室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