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新聞口語化寫作研究

時間:2022-05-17 09:39:22

導語:廣播電視新聞口語化寫作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播電視新聞口語化寫作研究

【摘要】廣播電視新聞在形態構成上有其各自的傳媒屬性,電視新聞強調聲畫結合,而廣播新聞則全部用聲音體現其特性,兩者共同的特點是都要用有聲語言完成傳播,在文稿編輯上強調口語化,以口語化貼近受眾的審美,縮小與受眾的心理距離,口語化寫作就成為做好廣播電視新聞的基本功。

【關鍵詞】廣播電視新聞口語化簡潔

一、廣播電視的特性需要口語化寫作

廣播電視具有受眾廣、信息不易留存、形象生動、“一次過”等特性。它傳播的信息是連續傳輸的,只能按時按順序收聽收看,這就要求廣播電視語言要具備可聽性,寫作時要始終考慮到耳朵,是為耳朵而寫作,語言組織和應用傾向于“口語”,被稱為“口語化寫作”。

二、口語化寫作的特點

所謂口語化,是指經過提煉,去掉日常語言中啰唆的部分,摒棄那些“粗、野、臟、媚、浮”等不良用詞,“我手寫我口”,要通俗易懂、樸實無華,念起來順口,聽起來省力。老舍先生解釋得更為具體:“就是普通的話,大家這么說,我也這么說,不是用了一大車大家不了解的詞匯。”這樣寫出來的廣播電視文稿,才能讓受眾一聽就懂、不發生誤會、清楚好記。1.簡練而又清晰廣播電視新聞的寫作要求敘述緊湊,記者要學會縮寫,少用形容詞、副詞、惜墨如金。如:(平面媒體的稿子):近日,由國家統計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聯合開展的“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在北京了2018至2019年度美好生活指數最高的10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榜單,昆明與南京、長沙、合肥、廣州等城市一同上榜,排名第五位,成為該年度的“美好生活城市”。這一新聞寫成廣播電視稿可能是這樣:由國家統計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部委和單位開展的“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近日榜單,昆明榮登“美好生活城市”第五位,獲此殊榮的還有南京、長沙、合肥、廣州等城市。相比較而言,廣播電視新聞省略了格式,省略了評選單位、獲獎城市的更多細節,最大限度地壓縮掉了次要的信息,突出了昆明獲獎的主題。2.親切自然、促膝談心廣播電視語言最好不要出現教訓人式的語言,要去掉“應該如何”“必須怎樣”等激昂、造作、讓人反感與緊張的詞匯,要給人娓娓道來,如友交談的感覺。“拍肩膀新聞”的寫法可以借鑒,這種寫法讓讀者感到記者在同他們談心,同他們說知心話。親切的文風,平實的口吻,不教訓人,這樣與人談話的姿態很容易被受眾接受。

三、口語化寫作的技巧

1.盡量用多音詞,少用單音詞。單音詞是指一個音節就可以構成的詞,這類詞很簡潔,但念起來聲音短促,不夠響亮,表意也沒有雙音詞清楚,收聽效果不好。比如,應把“并、但、已、現、應、或、易、將、雖、今、昨、曾、后、時、可”等單音詞,改為“并且、但是、已經、現在、應該、或者、容易、將要、雖然、今天、昨天、曾經、以后、時候、可以”等多音詞,這樣來進行表達,聽眾便容易聽明白了。2.將書面語言改為口頭語言。有些書面語寫在紙上覺得簡潔,很有文采,但是在廣播電視文稿中就不一定適合了。例如,“故、為宜、甚好、據悉、如何、所致、日益、是否”等。普通老百姓聽起來會感到費解,若改為“因此、就好了、很好、據了解、怎樣、造成、越來越、是不是”等,這樣聽起來就自然了。3.忌諱生僻字詞和古漢語。在廣播電視新聞報道中,記者、編輯會有意無意地使用生僻的字詞,以增加文章的深雅程度。其實,生僻字詞的運用,是廣播電視吸引受眾最大的“攔路虎”。比如文稿中的“羸、耄耋”等生僻字詞讓受眾不知所云。4.舍棄公文格式和用語。很多記者、編輯在編寫廣播電視文稿時,喜歡用“該、第一……第二……第三……”“一是……二是……三是……”等公文語言模式。這些字或句式用在公文中是很合適的,但是,出現在廣播電視的報道中,就使報道顯得不倫不類,既不像公文,又不像報道。收集通報、通知、報告等公文材料,這是采訪的方法之一。但在記者、編輯根據收集到的公文內容編寫廣播電視文稿時,就要把公文中有新聞價值的東西用口語化的語言表達出來,而不是照抄公文。比如說,通報中稱某人或某單位時,一般用“該同志”或“該單位”。而在廣播電視文稿中,就應該把“該同志”用“他或她”代替,把“該單位”用“這個單位”代替。5.變通專業術語。新聞采寫中,科技新聞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相關的專業術語。編寫這類廣播電視文稿就要掌握一些技巧,盡量讓其通俗化。有些專業術語非用不可時也要用得十分謹慎,對于少數一般讀者不熟悉的專業術語還需作必要的解釋。如“科技人員以千粒重的方式測產”就宜解釋為“科技人員從田間取來稻谷,以一千顆為單位稱出它的重量,然后測出稻田的畝產”。6.避免同音歧解和同意反復。同音字詞極易成為信息傳播中的噪音,影響傳播效果。當非用不可時,盡可能用類義詞,以此來充分表意,并避免歧解和單調。例如:稿子前面先用了“問題嚴重”一詞,后來再寫這個意思時,可以采用“這個問題使許多聰明人都束手無策”。7.多用人稱名詞口語化寫作中人稱名詞的多寡,也影響著口語化程度。諸如你、我、他、男人、母親等指人物的名詞或代名詞,往往與人情味、親切度相聯系。依據語言學家研究分析,人稱名詞的數目和受眾的了解程度關系密切。每100字所含人稱名詞數量達到6個為標準,19個為非常容易了解,3個為難了解。當然,文字總是以不同的姿態呈現在我們面前,故而標準又是靈活的。

四、廣播電視語言要求口語表達準確、親切自然

廣播電視是聲音的藝術,廣播電視節目中播音員的聲音決定著節目收聽、收視率的高低。播音員、主持人、出鏡記者要加強語言功底,在播報中不僅發音、吐字、重音、節奏等要規范準確,還要表現得親切、自然、有個性、富有感染力,這樣才能達到廣播電視口語化的要求。廣播電視口語化是業內人士一致認同和追求的目標。只有我們的廣大廣播電視記者、編輯、播音員主持人,不斷學習、不斷探索,真正實現廣播電視語言的通俗化,才能真正為廣大受眾獻上“味美可口”的精神食糧,才能把廣播電視節目辦到受眾的心坎上,為他們所喜聞樂見、喜聞樂聽。

【參考文獻】

[1]《實用新聞寫作》王春泉;

[2]《電視采訪與寫作》趙淑萍;

[3]《應用電視新聞學》張君昌.

作者:李寧 單位:昆明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