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媒體發展及網絡融合對策

時間:2022-01-05 04:03:12

導語:廣播電視媒體發展及網絡融合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播電視媒體發展及網絡融合對策

摘要:新媒體迅速興起,占領了大片市場,無論是傳播模式、呈現時間還是宣傳力度都凸顯明顯優勢,給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發展帶來了挑戰。要想從根本上改善這一問題,就必須認清廣播電視媒體發展的關鍵因素,探尋利用互聯網平臺發展廣播電視媒體的具體措施,使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可以滿足新媒體時代人們信息獲取、生活娛樂等需求,以保持飽滿的發展活力,不被時代淘汰。

關鍵詞:新媒體;廣播電視媒體;發展瓶頸;網絡結合

一、引言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新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網絡上各種媒體都在努力彰顯自己的優勢,而廣播電視媒體時效性相對較差、互動性不強,因此面臨著巨大挑戰。為解決這一困境,廣播電視媒體必須變革創新,與網絡媒體實現有機融合,整合有利資源,彌補自身缺點,開闊新的市場,促進廣播電視媒體的進一步發展。

二、廣播電視媒體的概念及功能

(一)廣播電視媒體的概念。電視廣播媒體在我國擁有百年歷史,利用導管或無線電波將聲音、圖像等節目向廣大地區播送,廣大人民群眾會通過廣播電視媒體了解國計民生等信息,長時間的發展使其具有信息權威、媒體公信力強、視聽舒適程度高等優勢。廣播電視媒體既包括單有聲音的廣播,也包括圖像與聲音并存的電視[1]。(二)廣播電視媒體的功能。廣播電視媒體作為大眾傳播媒介,主要有以下功能。第一,宣傳功能。通過廣播電視媒體這種成熟的機構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更容易被人民群眾認可和理解。第二,教育功能。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科學知識等先進信息通過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傳遞給受眾,更容易被公眾接受,實現教育人民群眾,提高其綜合技能的目標。第三,監督功能。社會經濟活動、輿論等在廣播電視媒體的有效監督下,可以有效規范自身行為,有效降低社會負面影響。

三、新媒體給廣播電視媒體發展帶來的挑戰

隨著經濟的發展,各種科學技術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互聯網技術和數字化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對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沖擊,給廣播電視媒體帶來了挑戰[2]。面對這一困境,廣播電視媒體應該充分利用當今科技力量整合網絡資源,進行改革創新,重新激活廣播電視媒體的活力,迎接媒體高速發展的新的春天。(一)廣播電視媒體模式單一,競爭力低下。廣播電視媒體歷經一百多年的發展,雖然具備信息權威、媒體公信力強、視聽舒適程度高等優勢,但是與觀眾的互動性差,觀看廣播電視媒體的人們無法快速地將自己感受、意見、見解等相關內容進行表達,平臺也無法快速了解觀眾的需求、觀點[3]。此外,在傳播和更新速度上,廣播電視媒體不及網絡媒體,它沒有充分利用當今的互聯網優勢,加快信息傳播速度。若廣播電視媒體的視頻、音像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傳遞,就會更容易被觀眾接受,能對提高廣播電視媒體的競爭力起到很大作用。(二)面臨較大的市場沖擊,廣播電視媒體流失了大量觀眾。相關數據分析顯示,廣播電視媒體喜愛群體年齡集中在60周歲以上,喜愛的節目一般都是新聞和天氣,在10~30歲人群中,使用廣播電視媒體的人數占比很小。充分分析這一社會現象可以發現,當今新興媒體的影響力逐漸加強,帶走了很多廣播電視媒體的觀眾,對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沖擊。(三)宣傳力度不足,資源配置不合理。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發展受挫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宣傳力度不足。當今社會處于互聯網時代,要增加廣播電視媒體的影響力,就要借助現代化的網絡平臺進行大力宣傳。現階段,廣播電視媒體還不能有效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推廣宣傳,勢必會造成關注者和收聽者減少,影響到自身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新媒體時代,媒體為了獲得關注和收視率,會對時下流行的節目進行模仿和跟風“創作”,導致很多廣播電視媒體節目中出現大量的雷同節目,資源配置十分不合理,出現了嚴重的內部結構失衡問題。例如,電視節目《爸爸去哪兒》爆火后,各大電視臺紛紛效仿推出類似節目,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平臺收益和節目質量。

四、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媒體與網絡融合發展措施

(一)應用新媒體技術,增強自身創新能力。傳統廣播電視媒體雖然歷經百年的發展,其制作過程和工藝卻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制作過程相對簡單,呈現形式單一,已經無法滿足當今社會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也無法跟上時展的步伐。基于這種情況,當今的廣播電視媒體要想在新形勢下生存發展,就必須進行變革和創新。首先,廣播電視媒體應當充分利用當今先進技術力量融合網絡信息,力求在制作方式和播放內容上進行變革,進而贏得更多青年人的喜愛。其次,面對時展趨勢,廣播電視媒體要大力拓展自己的網絡領域,構建屬于自己的網絡版權。廣播電視媒體構建自己特有的網絡版權,一方面,這有利于廣播電視媒體利用互聯網平臺大力造勢,借助網絡平臺眾多終端用戶,提升廣播電視媒體的影響力,擴大用戶范圍;另一方面,通過與網絡媒體合理分配資源并有效融合,做到互幫互利,可以促進廣播電視媒體的長遠發展。(二)與網絡技術、數字化技術有機融合。首先,現階段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優勢,與網絡信息平臺進行全面融合,從而達到增強市場競爭力的目標。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要與網絡中影響力比較大平臺如微博、微信等進行資源的有效整合,在知名度、影響力、權威性等方面提升自身軟實力,尋求更大領域的發展,獲得更多年輕人的喜愛。廣播電視媒體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可持續發展,加強硬實力建設就必不可少,要強化技術投入與研發,滿足人們對視頻播放形式、內容的新需求,從根本上解決收視率問題,真正獲得受眾的喜愛。其次,廣播電視媒體應與數字化技術有機結合。一方面,數字化發展改變了電視媒體信息制作和傳播方式,打破了傳統廣播電視媒體錄制編輯應用的技術,用先進的技術充沛了后臺技術力量,提高了音視頻質量,使信息交換和儲存更加方便;另一方面,廣播電視媒體與數字化技術有機融合可以引導廣大群眾用自己習慣的通信設備收看廣播電視媒體節目,方便了用戶收聽,在方式上迎合了用戶需求,可以更好地獲得用戶的喜愛。(三)針對自身情況制定針對性改革方案。新形勢下,新興網絡媒體與傳統廣播電視媒體進行著猛烈碰撞,網絡媒體滿足了現階段的網絡視頻需求,相比廣播電視媒體優勢更大。若歷史悠久的傳統廣播電視媒體不能根據時代需求進行技術和內容創新,迅速開拓市場,就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被埋沒在歷史長河里。因此,現階段的廣播電視媒體要有危機感,要從根本上變革、創新,制定符合自身情況的改革方案。首先,要結合現實情況,從自身內部結構和經營模式著手進行變革。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教育,利用自身發展時間的優勢,總結經驗、問題,虛心向新興力量求教,提高自身的綜合技能,發展自己;同時要改變經驗管理模式,根據發展需求建立管理中心、運營中心,借助網絡平臺,推進廣播電視媒體的全方位運行。其次,廣播電視媒體要對內部系統進行升級,以滿足現代視頻的制作需求。傳統廣播電視媒體要認清自身系統問題,在錄制和制作電視節目的過程中,做到認真負責,最大限度地保證視頻質量,同時在新媒體技術支持下,優化控制系統,提升視頻產品水平,滿足大眾需求。(四)利用微信、微博創新廣播電視媒體。新形勢下,新興媒體形式的迅速興起使傳統廣播電視媒體活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創,其傳播方式、內容以及節目互動模式單一等問題都暴露了出來,廣播電視發展進入瓶頸階段。要打破廣播電視媒體的瓶頸,就要依據當今社會發展狀況和現代人的生活規律,整合技術、信息等優勢,進行變革創新,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廣大觀眾的喜愛。目前,現代人通過微信和微博進行信息交流比較普遍,廣播電視媒體要抓住這一現狀,在微信平臺建立屬于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進行新聞信息的創新傳播,將經過后臺編輯工作者處理后的信息到公眾號上,再推送給觀眾,使廣大微信使用者可以隨時收聽,以增強廣播電視媒體的影響力。(五)利用新媒體技術拓寬廣播電視媒體發展空間。新媒體下,廣播電視媒體發展遇到瓶頸,要突破這一現實困境,廣播電視媒體就要與網絡進行有機融合,同新興媒體技術互通有無,協調奮戰,實現共同的發展目標。首先,廣播電視媒體在新形勢下不能再盲目自大,而要加強技術創新,構建具有時代特色的運營中心、管理中心和網絡控制平臺,運用當今最先進的技術如互聯網、多媒體、通信等網絡技術,充分壯大廣播電視媒體技術實力,為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的再度發展提供技術保障[4]。其次,限制廣播電視媒體發展的除技術外,還有控制系統,因此要進行系統的改進升級,做到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在網絡環境下運用創新思維精耕細作,制作出能真正走進受眾內心的電視節目,引領潮流,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

五、結語

新形勢下,廣播電視媒體發展遇到了極大的挑戰,為尋求發展之路,就要變更創新,與網絡結合是時展趨勢,因此要不斷創新,充分運用當今新興技術力量武裝自身,融合網絡新媒體、數字化技術優勢,抓住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對癥下藥,沖破發展束縛,以獲得更廣闊領域的發展。新媒體下的廣播電視媒體應當學習和借鑒網絡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彌補自身不足,進而使其實現良好、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新文.新媒體下廣播電視媒體發展的瓶頸及網絡結合對策[J].傳媒論壇,2020,3(03):49-50.

[2]朗嘎卓瑪.新媒體下廣播電視媒體發展瓶頸及網絡結合的措施分析[J].中國傳媒科技,2018(12):21-22.

[3]譚小林.新媒體下廣播電視媒體發展瓶頸及網絡結合對策[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18):255-256.

[4]張偉.新時代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的戰略思考[J].廣播電視信息,2018(10):61-64.

作者:徐新怡 劉雨婕 單位:武漢工程科技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