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語言特征及影響力

時間:2022-08-01 03:00:43

導語:廣播電視語言特征及影響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播電視語言特征及影響力

一、使用語言的規范化

廣播電視媒體的大眾傳播功能使它天然地承擔了示范和推廣規范語言的責任,對健康全社會的語言生活起著重要而強大的作用。同時,它對發展語言科學提供了基礎性的、實踐性的研究材料并反射其發展的階段、檢驗其發展的結果。在調查中顯示,大部分受眾并不反感廣播電視語言規范。受眾把廣播電視當作學習、溝通和自我檢測的主要工具,對媒體的信任感比較高,廣播電視語言規范對他們的意義十分重大,而且十分必要。這正是規范工作的基礎所在,做好規范工作是對受眾負責,也是對受眾的培養和提升。

二、語言運用的立體化

語言在運用的過程中產生了各種變體,語言的社會變體尤以語言的職業變體值得引起足夠的重視。由于廣播電視語言對不同的行業都可能涉及,廣播電視節目的聽眾也來自各行各業,使得廣播電視語言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對受眾產生深遠的影響。在不同的談話背景、交流場合和交流形式下,要求語言表達產生相應的變異。廣播電視的特殊宣傳形式,要求廣播電視語言具有立體化。廣播電視語言要把語言文字中所含的特定語境、弦外之音、復雜感情、不同角色等內容準確無誤地用聲音表達出來,要讓廣大聽眾不僅聽到聲音,還能想象得出情景,讓他們如身臨其境。這種立體化的語言應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層面的運用,應從以下幾方面很好地把握:(1)語言具體化。語言具體便于聽眾理解和接受。廣播電視宣傳用具體的事實、生動的材料來說明抽象的道理,就可以造成一種立體化效果,聽眾也就可以想象得出、感受得到,就容易理解和接受。(2)語言形象化。語言形象化聽著就有趣味,印象深刻,用比喻、夸張、擬人等手法作具體生動的描述,把廣播電視內容講得具體形象,活靈活現。

三、培養語言的個性化

語言是廣播電視賴以完成傳遞任務的信息載體,同時也是觀眾欣賞廣播電視節目的一個審美對象。一個時期以來,不同廣播電視節目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和感動著廣大電視觀眾,給觀眾以藝術的美感和精神的享受,其主要原因就是廣播電視語言個性化的魅力所在。有個性的廣播電視語言體現著其節目的特色,能反映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人們社會實踐活動、社會意識和社會關系的某一焦點,使廣播電視節目具有廣泛的代表性,為觀眾所注目、所欣賞。隨著廣播電視節目的日益豐富,行業內部、節目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讓觀眾鐘愛、稱贊自己的節目,已是眾多廣播電視工作者苦苦求索的最終目標。一個好的廣播電視節目雖說離不開它的創意、設計和編制等,但更離不開它獨具一格、獨有特色的個性語言。因為無論什么節目最終都要通過語言配合畫面傳遞其全部內容,最有個性的感情、最深刻的思想往往要靠富有個性的語言來表達,最有趣味的游戲、最有意義的活動也需要有個性的語言來主導。如果廣播電視語言僵硬、平淡或套用固定不變的模式,那么我們很難想象這樣的廣播電視節目能打動觀眾的心、贏得觀眾的信任,更難想象它能在激烈的角逐和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在如今高速發展的媒體電信化時代,廣播電視媒體的語言影響力是巨大的。“媒體的語言影響力,指的是媒體對社會語言生活發揮作用的大小。”不同類型的媒體對語言影響的方面是不同的。報刊主要影響書面語,廣播電視主要影響口語或書面語的口語表現形式(英特網由于出現時間短,語言使用不具有權威性,對社會語言的影響還較小)。不同媒體或媒體欄目,對不同受眾群落的語言影響力也有差別。與其他媒體相比,廣播電視擁有范圍最廣、數量最多和層次最為豐富的受眾群體。”廣播電視無疑是集權威性和社會親和力于一身的“強勢媒體”,它對社會語言生活的影響之巨大是其他媒體所無法比擬的。回顧百年來語言統一所走過的道路,成就最為顯著的時期應是改革開放的20年,這20年推廣普通話的速度之快、質量之高前所未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廣播電視的普及和發展。

“廣播電視提供了普通話語音的樣板,而且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對社會具有較強的親和力,許多人愿意模仿他們的語言,從而加速了語言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