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的屬性和語言分析

時間:2022-02-26 05:05:20

導語:播音主持的屬性和語言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播音主持的屬性和語言分析

【摘要】播音主持人是新聞工作者,需要掌握新聞理論,并參與到新聞實踐、社會實踐中去,但更為基本的播音主持人是語言工作者,他們需要通過有聲語言、副語言準確地傳達信息。語言是思想情感的外化,話要說得漂亮,讓人舒服、明白,首先播音主持人要有自身的思想、自己的情感反應,對此本文將從播音主持人語言表達技巧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播音主持;語言表達;新聞理論知識;有聲語言;媒體融合

一、播音主持的能力和地位

對于播音主持人來說,感知的材料越豐富,大腦和心運轉得越敏感,語感越好,說出的話更具魅力,這就需要主持人有較強的語言功力。語言功力是指語言的功底和能力,一方面是接收、判別和儲存語言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是發生、深化和駕馭語言信息的能力,二者的核心是語感。語言功力包括觀察力、理解力、思辨力、感受力、表現力、調控力、鑒賞力,其核心是有聲語言的表現力。對于廣播電視節目而言,主持人是整個節目的中心,節目主持人的語言表達技巧對于提高整個節目的質量具有重要的價值,主持人憑借良好的語言表達和組織能力,可以對節目現場氣氛進行有效調控,提升節目的品牌價值和社會影響力。廣播電視節目競爭愈發激烈,受眾的審美要求越來越高,要求播音主持人要與時俱進,從傳統的播音腔向個性化、情感化的主持風格轉變,通過語言表達技巧凸顯自身的人格魅力。

二、播音主持的定義

播音主持看上去是語言表達工作,實際上它是三件事的有機結合,即駕馭內容、語言表達、非語言表達的融會貫通。語言表達是播音主持工作的核心,是播音主持工作的落實。概述播音主持的內涵,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1.狹義說,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就是廣播電視傳播過程中,播音員、主持人運用有聲語言及其他非語言表達手段駕馭節目流程、傳遞節目內容的大眾傳播活動。2.廣義說,播音主持是一種有聲語言的創作活動,是廣播電視播音主持運用有聲語言及其他非語言表達手段對廣播電視節目進行傳播的創造性活動。基于互聯網技術媒介融合大背景,播音主持因媒介傳播技術和方式的不同而有一些創作上的新技巧、新樣態,而在內涵上有沒有變化,則是個前沿性的問題。

三、播音與主持之辨

在我國廣播電視史上,從1949年到1981年,聽眾只知道播音和播音員的稱謂;自1981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廣播《空中之友》欄目設主持人徐曼之后,主持一詞才為人所知;從1993年開始,我國各廣播電臺、電視臺涌現出大量主持人節目和節目主持人。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播音主持之辨甚囂塵上,直到現在也沒有定論。隨著視野的開闊,人們不再爭論什么是播音、什么是主持,而是用自己的默會知識在不同語境下使用播音、主持或者播音員、主播、主持人等概念。播音主持作為廣播電視傳播工作中一個露面出聲的崗位,發源于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在美國沒有出現過此類辯論,主要原因是美國沒有把在廣播電視節目中出現的有聲語言傳播行為概括成專有名詞,他們賦予具體行為以具體指稱,比如新聞主持人叫“Anchor”、新聞播音員叫“Announcer”,現場報道的記者叫“Reporter”“Correspondent”、談話主持人叫“Host”、儀式性娛樂節目主持人叫“MC”(MasterofCreemony),等等。在我國,沒有將對應不同工作內容的職業角色賦予不同的指稱,而是統稱為播音員、主持人。即興之辯。在探討播音、主持是不是同一性質的工作之前,我們先要知道播音的概念可抽象為“在廣播電視節目中,具有特定和固定身份的人進行的語言傳播。”語言傳播是播音的鄰近屬概念,廣播電視節目中的語言傳播大致可以概括為兩種情況:①依據事先寫好的稿件說話,有時被要求一個字都不能錯;②即興地將腹稿轉換成有聲語言,邊想邊說或者脫口而說。我們發現,播音主持之辨的聚焦點就在語言傳播上。有些人認為,上述第二種情況的口語表達是即興的,是“主持”的根本特征,這種觀點強調即興口語表達在廣播電視語言傳播中的重要性。問題是:播音主持中即興的內涵是什么?在廣播電視節目中,無論是播報事先寫成的稿件,還是打好腹稿就說,抑或是來不及打腹稿邊想邊說,都具有即興的特征。當我們有稿件依據進行口語表達時,不是簡單地一字不錯地把稿件念出來,而是按照文稿的主題、意圖、構思、邏輯以及寫作的風格等,把內容有重點、有層次、有感情、有趣味地表達出來。在表達的同時,主持人自身要素和表達的外部環境要素處于變動之中,比如主持人注意力、意志力、情緒、反應力隨時可能產生變化,主持人對因環境變化而產生的內心反應和應對隨時可變。主持人的對象感也是隨時變化的,例如在節目訪談中,主持人因為嘉賓的回答產生了事先沒準備的提問、評價、感慨,這都是即興的口語表達。有些人認為,即興口語表達無需準備,有準備就凸顯不了即興的魅力,就少了神來之語的暢快淋漓,筆者認為,廣播電視節目的語言應該是經過構思、篩選、調整、琢磨、潤色的,需要工作人員經受一次次訓練達到一定水平,評價即興口語表達能力的高低,不是看播音員、主持人是否即興,而是看在無稿的情況下他的表達是否讓人聽得清晰、聽著明白、讓人舒服。

四、播音主持的屬性

互動性。基于分類角度的不同,廣播電視的互動性可以分為顯性互動和隱性互動,也可以分為即時互動和延時互動,這種互動形式的復雜性是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區別于其他表達方式的特點。報紙、雜志、圖書的傳播很難與受眾即時互動,影視、話劇、演奏等很難做到顯性互動,唯有在互聯網技術支持下的廣播電視是可以同時實現顯性和隱性互動、即時和延時互動的。獨立性。播音工作要想做到合格甚至優秀并不容易,因為播音主持有獨特的專業屬性和創作規律,就是以語言為介質和手段對節目進行藝術化表達,要求播音主持吐字清晰、有力、耐聽,這是決定傳播力的生理基礎。也有人說,只要說的內容好,聲音和吐字都可以忽略。融合性。在廣播電視節目中,從事播音主持工作的傳播主體不但要播讀稿件,還要確定選題、組織采訪,特別是在廣播傳播中,主持人承擔著采訪、編輯、撰稿、播音等一系列的工作流程。在節目中,主持人不但要播讀有文字依據的內容,也要承上啟下地串聯內容、采訪嘉賓、連線現場記者展開報道,要能抓住節目的新鮮點、重點,深挖疑點,并在必要情況下抒發感想、發表議論,這些工作內容通常只有準備關鍵詞、線索提綱、腹稿,而沒有完整的文字稿件。另外,播音員、主持人除用有聲語言之外,還須擅用體態語、空間語言、服飾等非語言表達手段傳播節目。

播音主持人作為新聞傳播工作者,應具備新聞傳播方面的歷史、理論和業務知識,只有了解本行業的歷史,掌握本領域的基本理論及業務操作流程,才能樹立職業認同,少走彎路,比較快速地進入和熟悉新聞傳播行業。播音主持創作者,應重視受眾反饋。創作者一方面要重視反饋回來的信息,另一方面還應抽出時間,主動深入生活調查研究,也要看到受眾反饋的差異性,正確選擇所獲得的材料,才能提高播出質量。

參考文獻:

[1]畢一鳴,葉丹.播音與主持藝術概論[M].江蘇: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08.

[2]柴璠.廣播電視播音主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10.

[3]曹晉英.播音主持語言技能訓練[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4.09.

[4]崔梅,周蕓.播音主持話語表達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08.

[5]段汴霞.電視播音與主持[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3.05.

[6]高祥榮,趙炳翔.播音主持語言表達藝術[M].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10.01.

作者:朱晶 單位:房山區融媒體中心刊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