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微電影宣教分析
時間:2022-11-15 09:57:44
導語:法治微電影宣教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微電影是隨著科學技術和移動信息終端的迅速發展以及新媒體下影像創作自由的產物。而法治微電影正是利用這樣的新型傳播形式,賦予預防文化更長的生命力和傳播力。法治微電影作為一種法治宣傳與社會正能量宣傳手段,在法制宣傳領域已經具有比較廣泛的影響力。本文結合法治微電影《兄弟》的內容與創作方法分析,探索法治微電影的在法治教育方面的宣教功能,同時對法治微電影的創作和法制宣傳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創作借鑒意義。
一、微電影與法治微電影的相關概述
(一)微電影的概念界定。微電影,顧名思義,就是微型電影。它是2010年左右網絡短片流行起來后出現的一個新名詞,目前沒有統一的明確定義,學者對其含義的界定也各不相同。2011年沈陽日報記者陳鳳軍在《微電影—動人的故事怎樣講》中首次提出微電影的概念內涵:“微電影是指專門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播放、適合在移動狀態觀看、具有完整故事情節‘微時(30秒-3000秒)放映’、‘微周期制作(1-7天或數周)’和‘微規模投資(幾千元-數十萬元/部)’的視頻短片”①。優酷網總裁古永鏘指出微電影“短、快、精、大眾參與性、隨時隨地隨意性”,也有學者指出微電影是具有電影類似的情節和畫面標準,擁有比較專業的制作團隊,作品以網絡平臺傳播為主的影視類型②。因此,微電影的基本概念應界定為:微電影是網絡媒體作為播放平臺的具有較為完整的故事情節的微時放映、微周期制作、微規模投資的電影短片③。相對于“DV作品”而言,微電影具有電影的故事性、畫面性和創作上的技巧性的網絡影視。(二)法治微電影界定。所謂“法治微電影”,是以普法傳播為目的一種法治行業類型的影視短片。形式上屬于微電影的一種,講究故事創意和影視表現手法和技巧,內容上是法治題材,主要是與法律相關的各類題材,制作傳播的目的在于加強受眾的法律知識普及和法律意識培養,基于公眾正反兩方面的法律警示或者法律啟示。目前,法治微電影的分類也是多種多樣,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則。就微電影而言,類型劃分與電影一樣,標準不同,劃分的類型也不一樣。從主題劃分一般分為草根惡搞型、青春愛情型、勵志奮斗型、感人親情型、唯美風景型,從題材劃分又可以劃分為農村、都市、教育、法治、愛情、親情、青春等各種類型。兩種分類方法往往具有交叉性,例如法治微電影《兄弟》既屬于法治微電影,又屬于感人親情微電影,因為無論何種題材的微電影都要表現一定的主題和意義。
二、法治微電影與同類影視作品比較分析
(一)法治微電影與法制欄目劇。法治微電影作為一個類型的興起,得益于電視媒體法制欄目劇的興盛,其實某種意義上來說,30分鐘左右的法制欄目劇,也是屬于法治微電影的一種,同樣具有“三微”特征,不同之處在于:一是法制欄目劇具有電視節目性,具有電視劇的創作手法和電視欄目的欄目流程性,也就是說,法制欄目劇制作一般具有電視劇的基本技術要求和流程規范,內容以紀實為主,播出以欄目的形式由主持人引入引出,觀點也主要有主持人闡述,具有直觀的教化功能,而微電影創作手法更接近于電影,虛構性創作性較強,主要是通過內容、情節和人物潛移默化的達到宣教效果。二是首播媒體平臺不一樣,法制欄目劇雖然也可以網絡傳播,但其始終30分鐘左右的時長、直觀的說教和欄目化的形式,不利于網絡的圍觀和擴散。因此法治微電影在網絡渠道更具有傳播宣教優勢。(二)法治微電影與警匪、犯罪類型電影。就題材而言,類型電影的警匪片、犯罪片和微電影雖然具有題材一致性,但其創作目的、主題傾向和表現風格具有很大的區別:警匪片、犯罪片作為院線電影,票房是第一位的,在主旋律電影市場表現不佳的情況下,警匪片、犯罪片一般都是娛樂片,為了收回成本往往會劍走偏鋒、制造噱頭,對匪徒、罪犯的能力和形象進行了夸張甚至歌頌,滿足觀眾獵奇心理④,雖然根本上具有懲惡揚善的主題,但往往表現形式被弱化,只有為數不多的警匪片、犯罪片對人性進行了深入的挖掘,起到了警示和教化作用。相較于警匪片、犯罪片,法治微電影更重要的意義在于普及和宣傳。法治微電影承載更多的教育功能,在演員的選擇上,一般不選明星大腕,而是選擇一些更接地氣的平民化演員⑤。承載法理點的故事也不能像時下流行的情感類的微電影那般煽情,創意上并不突出,內容上標新立異的東西也不是很多。法律的嚴肅和公正,決定了法治微電影制作和傳播過程中會遭遇各種短板。(三)法治微電影的比較優勢。法治微電影跟其他類型的微電影一樣,具有極強的生命力,這是因為,法治微電影具有不用于其他類別微電影的特質:一是貼近生活,實用性強。法治微電影以對大眾進行普法教育和宣傳為目的,這個特性也就決定了絕大多數的法治微電影的故事發生和發展都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故事都以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利益為依托,通過影視手法進行普法宣傳。因此法治微電影的實用性和針對性是非常強的。通過觀看法治微電影,受眾可以將作品中涉及的法律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在遇到困難時,懂得利用法律作為武器更加理性的保護自己。因此,法治微電影具備了其他類型微電影所不具備的實用性和指導性。二是表現靈活,法治沖擊力強。法治微電影都是通過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展開故事情節,達到宣傳教育的目的。故事情節中關乎情感糾葛、經濟糾紛或者刑事犯罪等等,在絕大多數普通觀眾眼中,題材本身就已經極具吸引力,可以滿足觀眾獵奇的心理。最重要的是,法治微電影的選材貼近生活,無論從故事情節還是人物沖突上都有很強的沖擊力和感染力,很容易引人入勝。
三、法治微電影的宣教功能優勢
(一)微電影的敘事特點與宣教功能發揮。1、短小精悍的情節吸引力電影史學家安德烈•葛東特曾說:“電影一直用故事吸引觀眾,讓我們以為電影就是如此聰明”⑥。相對于電影來說,微電影既繼承了電影用精彩故事來吸引人的基本要求,又拋棄了電影紛繁復雜的人物關系、多重線索的結構安排,具有情節集中、結構緊湊、節奏強烈的敘事優勢。具體來說,微電影的情節特點是:傳統電影一般采用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這樣的敘事結構模式,微電影則將開端盡量壓縮,入戲快,很快進入情節的發展和人物的矛盾沖突,進入高潮后很快就是結局,沒有拖沓的尾聲。如法治微電影《兄弟》通過幾個簡短的淡入淡出鏡頭交代了哥哥替弟弟入獄,為后來弟弟出獄后索要情感債奠定了基礎,并很快進入主人公情與法的矛盾沖突中,在哥哥醉駕和父親突然重病的雙重困境中進入高潮,并很快以哥哥出獄的鏡頭作為結局和尾聲。微電影這種短小緊湊的情節,對受眾來說具有天然的吸引力,而且容易記住和人際傳播。2、小處著眼的情感吸引力電影是以情節取勝的,而情節的表現在于細節的傳神,如影片中小人物、小命運、小細節的傳神處理⑦。不止是商業電影,一部微電影要吸引人,也必須有引起受眾情感共鳴的細節敘事內容。一般主旋律微電影突破了傳統主旋律電影“高高在上”的姿態,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細節等方面,注重人物個體的話語表達和現實的生活化刻畫。例如法治微電影《兄弟》中,弟弟的職務身份和親情身份處相對低位———公司的科長和家中的養子,發生在這個小人物身上的情感糾葛與錢財糾紛更容易讓人動容,特別是賣房救養父的舉動讓受眾深深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價值取向,同時哥哥的處境和不平衡心態也是現實中小人物具有的通常心態,他的看似無理的要求具有情感邏輯和現實邏輯的合理性。這樣的情感敘事具有細膩親切的受眾認同感,易于受眾接受和感動,也就有了受眾之間傳播的情感推動力。3、表現蒙太奇的感染力微電影敘事篇幅短,如果僅僅為了敘事節奏而忽略電影的藝術表現,將使微電影缺少電影韻味和藝術感染力,因此創作者往往在敘事蒙太奇的基礎上融入表現蒙太奇,完善電影的敘事邏輯和情感邏輯,表現電影的畫面意境和情感氛圍⑧。例如《兄弟》影片中,幾個主人公的內心活動都非常豐富,創作者將演員的表演、鏡頭的呈現以及后期的鏡頭剪輯有機結合起來,最大程度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節奏,是打動人心的關鍵。影片采用表現蒙太奇的方式較好的處理了人物心理活動,但在情節安排上,人物心理活動的畫面對敘事節奏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綜上所述,微電影的洗練情節、小人物、小感動和唯美畫面處理,具有典型的親民性,利于受眾的心里接受和情感認同,從而在內容上具有了廣泛傳播的功能,起到較為廣泛的宣教作用。(二)微電影的傳播特點與宣教功能發揮。從傳播角度看微電影和電影區別在于一個是主要是網絡傳播,一個是以院線傳播為主網絡傳播為輔。微電影一般都進不了電影院,因此本文只從網絡傳播角度對微電影宣教功能傳播進行分析。1、微電影的“三微”特征利于網絡傳播根據微電影的概念界定,其具有“微時、微周期、微規模”的特征。微時,確定了微電影的觀看時間短、數據容量小的形態特征,網絡傳播具有“碎片化”的特點,也就是人們從網絡獲取內容具有“散、快、多、雜”的特點,微電影正好符合這一傳播要求,容易使受眾快速獲取、快速看完、快速轉發,數據容量小也使得微電影易于在手機端終端設備播放和留存,自由靈活的觀看。而電影觀看時間長、數據容量大,相應的缺少觀看和傳播的靈活性。相對與電影長周期大制作而言,微電影制作周期短、規模小有利于微電影快速生產、快速輪換,不足之處是如果影片質量不高容易淹沒在“碎片化”的洪流中。2、網絡圍觀效應有利于微電影快速傳播尼葛洛龐帝在《數字化生存》中指出:“信息技術的發展將變革人類的學習方式、工作方式、娛樂方式,一句話,人們的生存方式”⑨。也就是說,信息技術改變了人們的傳統生活方式,除了電腦,平板、手機等新媒體終端的快速應用突破了網絡的時空限制,同時QQ、微信、微博等即時通訊的普及,關注網絡內容成為人們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使得網絡內容可以隨時隨地傳播,并在一定人群中快速產生圍觀效應。微電影自身“微”的特征有利于網絡空間傳播并引起圍觀者的話題討論,達到傳播影響的效果。3.網絡受眾分散性有利于微電影廣泛傳播毋庸置疑,網絡的大眾化使得網絡具有時空分散性和受眾年齡分散性。目前來看,微電影主要是年輕的網絡用戶,但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網絡微電影已經開始在不同的年齡階層傳播,各個階段和不同受眾人群的界限開始模糊⑩。因此微電影作為網絡傳播的主要電影形式,其傳播廣泛性和影響范圍的廣度也是自然而然的特點。
四、結語
微電影是現代人樂于接受的藝術形式,符合現代快節奏的生活。而法治微電影正是利用這樣的新型傳播形式,賦予預防文化更長的生命力和傳播力。通過小故事講述大道理,更加觸動人心。微電影在網絡傳播的快速廣泛傳播的特點,其自身的“三微”特征更有利于網絡空間傳播和分享,從而對主旋律微電影來說,其網絡傳播方式比主旋律電影更靈活自由,所起到的宣教功能也更及時、廣泛和深遠。
作者:張婧 單位: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政史系
- 上一篇:電影《變形金剛》影視特效及設計
- 下一篇:淺析電影配樂審美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