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戰狼2國家敘事研究
時間:2022-03-28 09:40:38
導語:電影戰狼2國家敘事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講好中國故事是2013年習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來的,他指出“要精心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創新對外宣傳方式,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1]。由此可見,講好中國故事,樹立好、傳播好中國國家形象成為新時代國家對文藝作品的新要求。電影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載體之一,電影要講好中國故事,包含如何講述和講述什么兩方面內容。目前,中國電影在如何講述方面取得很大的進步,但在講述什么方面進展不太理想。如我國21世紀興起的景觀電影就是典型范例。“景觀電影是相對敘事電影提出的一個概念,是指在當前圖像化的時代語境中,電影對畫面和視聽效果的重視,傳統的單純靠講故事取勝的電影觀念在新近國產電影中發生了重要轉變,圖像的作用發揮到令人眩目的程度,而敘事則不見起色甚至漸趨空洞”[2]。以2002年的電影《英雄》為例,這種重視觀眾視覺享受、場面宏大、形式華美的影片掀起國產景觀電影的創作熱潮,一度成為中國電影的主流創作形式。此類電影還有《無極》《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夜宴》等。這些電影在如何講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通過華美的講述形式贏得市場。但電影在完成如何講述(電影形式)后,沒有進一步琢磨講述什么(敘事內容),這使得這些景觀大片在內容上缺乏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時代精神,無法激起觀眾的共鳴更無法贏得觀眾的認同。2017年電影《戰狼2》完成對景觀電影的超越,影片既講究如何講述,具有好萊塢大片的視覺效果,更重視講述什么,尤其國家敘事法則的運用使影片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一次成功的文藝實踐,點燃了觀眾的中國夢激情,產生轟動效應,創造了國產電影的奇跡,獲得了票房與口碑雙豐收,成為2017年夏天最燃情的電影。國家敘事是指敘事學視野下以國家為主體的政治傳播,其目的是對內凝聚共識、引導認知,對外展現國家形象,以此獲得國際認可[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政治化文藝觀念被成功運用到很多文學藝術作品創作中。“作為最大眾化、最具影響力的藝術載體,電影除了體現藝術審美價值,還在政治與藝術的結合上創立了一套充滿政治激情的電影語言體系。”[4]電影《戰狼2》對國家敘事的成功運用,使得影片成為新時代的紅色經典影片,影片無論在主題、人物塑造還是事件安排上都極具主流意識形態,時代精神指向鮮明,國家敘事特征明顯。
一、英雄主義敘事
英雄主義是國家敘事的重要組成部分,“英雄主義是人類社會由野蠻向文明演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具有集體意識的精神價值觀,它具有鮮明的民族和國家特色,有強烈的歷史感、時代感和人格的震撼力”[5]。英雄主義具有集體主義特征,代表國家的理想,承載國家的意識形態。英雄具有榜樣的力量,是民族理想的表征,是國家意識形態的符號代碼,能喚起整個社會對其奮斗目標的認同,社會群體通過對英雄的認同進而認同英雄身上承載的國家意識形態。1.新英雄形象的塑造。電影《戰狼2》的英雄主義敘寫特征,首先體現在對英雄人物冷鋒的塑造上。影片開場,冷鋒在回國的輪船上遭遇海盜襲擊。面對海盜入侵,曾是軍人的冷鋒挺身而出,從游輪的甲板跳入海中,在水下赤手空拳與海盜展開殊死搏斗,打敗海盜,解救了整船人的生命。這凸顯了冷鋒作為超級英雄的能力,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氣概。之后,由于要為女友復仇,冷鋒踏上非洲的土地,卷入非洲國家叛亂之中。冷鋒原本可以安全撤離,但曾經身為軍人的經歷使他產生保護受難同胞的使命感。他孤身一人勇闖硝煙彌漫的戰場,到戰亂區解救即將被屠殺的同胞和難民,與雇傭軍和叛軍展開生死大戰,從而樹立了孤膽英雄的形象。由個人復仇到拯救同胞,冷鋒完成了個人英雄主義的升華。為正義而戰、為民族而戰、為國家而戰這些英雄主義的特征在冷鋒身上得以彰顯。驚險的打斗場面、重型武器的熟練使用、堅韌的意志力等淋漓盡致地刻畫了冷鋒作為新時代英雄的智勇雙全和堅韌不拔。新英雄冷鋒,喚起大眾深藏于心的英雄情結,引發大眾對具有正義、勇敢、犧牲等特質的英雄代表人物的呼喚,喚醒人們對具有社會責任感、國家使命感的英雄思想的認同。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對新時代新英雄的塑造是以強大的祖國為后盾的,冷鋒的義無反顧、奮勇前行是在祖國的支持下實施的。當英雄冷鋒面對蜂擁的敵軍、呼嘯的子彈、死亡的威脅時,來自祖國軍隊的炮彈呼嘯而至,準確地擊中敵軍,國家的強大讓英雄具有了時代自信與民族豪情等新英雄特質。2.對傳統英雄敘事視點的突破。電影的英雄主義敘事還體現在對傳統英雄敘事視點的突破上。《戰狼2》突破了傳統華語電影中民族悲情英雄的敘事視點,構建了新時代背景下能引發民族自豪感的新英雄敘事視點。在傳統的功夫電影中,電影中的英雄往往在近代中國的失敗和屈辱中奮起,飽含民族悲情。20世紀50年代,中國功夫電影迅速崛起。傳統功夫電影《精武門》《霍元甲》《黃飛鴻》等塑造了一批強身救國的英雄形象,這些傳統英雄背負著沉重的包袱,往往身處困境,通過武術較量獲得象征性的勝利,成為具有時代特征的悲情英雄。比如李小龍、李連杰、甄子丹等演員在電影領域的成功都離不開悲情英雄的塑造。他們演繹的英雄在國家積貧積弱的時代背景下,即使在武術上取勝也大多難逃死亡或隱姓埋名的命運,電影充滿了悲情與傷感。《戰狼2》中的英雄冷鋒則不需要背負傳統英雄的沉重包袱,他背靠世界新格局下日益強大的中國,擺脫了傳統功夫電影的悲情與傷感,展現了充滿民族自豪感的新英雄形象。其中“一朝是戰狼,終身是戰狼”的戰狼精神是新時代英雄的特質,面對受難的同胞與非洲難民,冷鋒義無反顧地伸出援手。與傳統悲情英雄的被動反抗不同,冷鋒更多是主動選擇保護。比如他所說的“我就是為他們而生的”,充分體現了時代英雄的豪情與自信。《戰狼2》新英雄敘事還體現在對新時代英雄群像的塑造上。當國家和同胞有需要時,我國的軍人總是義無反顧地站出來,牢記軍人的職責與使命,就如同電影里所說的“一朝是軍人,終身是軍人”。軍人的職責和使命在退役軍人冷鋒、何建國和海軍艦長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延續了革命英雄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他們以生命為人民保駕護航,體現了新時代新英雄群體的特質。
二、民族主義敘事
民族主義敘事是電影敘事的重要方式之一,“羅蘭•巴特在其名著《神話學》中對《巴黎競賽》雜志(ParisMatch)所做的分析或可作為一個例子,他為我們解讀民族主義敘事提供了一個有趣且重要的視角——視覺文化”[6]。民族主義研究學者安東尼•史密斯提出:“影視成為一種有效的工具,用于表現國家的文化政策以及那種影響千百萬人的民族理想……通過攝像機對獨特的民族風景、傳說與環境、歷史與現實重新創作,傳達一種民族個性意識。”[7]可見,民族主義敘事與電影的有效結合,使得民族想象共同體——國家形象變得鮮明直觀,成為國家敘事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主義是強調民族獨特的歷史、文化、語言、價值、制度,維護民族的自治、統一和認同的情緒、學說、意識形態、政治原則或運動”[8]。民族主義是電影《戰狼2》的重要敘事元素,但電影中的民族主義與傳統近代民族主義的悲情不同,更多是對新時代背景下引發民族自豪感的新民族主義的敘寫。其主要體現在愛國主義精神與國際人道主義精神的敘寫與展現上。1.愛國主義精神的彰顯。愛國主義是電影《戰狼2》的主基調,列寧說愛國主義是個人對祖國最深厚的感情,“中國的多民族統一國家的現實意味著中國人的民族主義本質上就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中國民族主義的最高表現形式”[9]。《戰狼2》中的愛國主義敘寫主要表現在冷鋒的愛國形象刻畫與中國國旗和中國護照的特寫上。首先,對男主人公冷鋒的愛國形象刻畫。冷鋒是新時代中國國民形象的代表,他展現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為了祖國和人民,冷鋒不惜一切代價甚至生命,去救助受困的華僑和中國工人,這種無畏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延續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當冷鋒和雇傭兵頭子“老爹”決戰,“老爹”使用卑鄙的手段將冷鋒壓制在身下。冷鋒命懸一線時,“老爹”以侮辱的言語“你們這些民族就是懦弱膽小,就該一輩子被欺壓”挑釁冷鋒。此時民族曾經的苦難、國家榮譽感激發了冷鋒的潛能,他奮起反抗,壓制“老爹”并給他重重一拳。這一拳打消中國百年的屈辱,打出國人的自信,也打出國人的赤誠愛國之心。其次,對國家象征符號——國旗和護照的特寫。冷鋒帶領國人在途經非洲硝煙彌漫、槍聲密集的交戰區無法通過時,他爬上車頭,丟掉槍支,化右臂為旗桿,充滿自信地高高舉起鮮艷的五星紅旗。交戰區的政府軍與反叛軍因此暫停交火,讓冷鋒帶領的中國車隊順利通過。國旗是國家的象征,隨著國家和民族的崛起,國旗成為新時代祖國強大的代名詞。中國國旗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力量,當國旗護佑人們走過炮火紛飛的交戰區的那一刻,觀眾們深刻體會到祖國強大給自己帶來的尊嚴、安全與自豪感。因此,當電影最后給出中國護照的特寫時,每一個中國觀眾火熱的愛國激情被激發了,這時的劇情凸顯了愛國主義精神,有些影院甚至出現觀眾全體站立一起唱國歌的感人場面。《戰狼2》通過國旗、護照等象征物激發民眾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可以說,這是電影通過愛國主義敘事,激發民眾對國家強烈的認同感與歸屬感。2.國際人道主義精神的體現。國際人道主義精神是《戰狼2》彰顯的主題之一,主要表現在國際人道主義援助與以人為本的精神上。國際人道主義援助是新民族主義內涵之一,《戰狼2》通過對國際人道主義援助的敘寫,完成了新時代下國家新形象的塑造,從而激發民眾對國家的認同感。電影中中國派出以陳博士為首的醫療隊對非洲進行人道主義援助,對抗瘟疫。在戰亂與瘟疫蔓延的非洲,為了幫助非洲人民,以陳博士為首的醫療隊不僅以醫療技術提供幫助,甚至獻出生命,以生命譜寫了一曲國際人道主義的贊歌。自中非建交,中國給非洲提供了多方面的人道主義援助。電影中,非洲土地上有許多中國烈士的墓碑,這些烈士是中國派到非洲開展醫療、建筑等人道主義援助而不幸犧牲的英雄。電影通過墓志銘的方式傳達了中國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同時讓觀眾在滿懷對中國烈士的尊敬和感動的同時,涌現滿滿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國際人道主義援助獲得了非洲國家人民的認可與尊重。當冷鋒手舉五星紅旗通過非洲交戰區時,無論政府軍還是反叛軍都停止戰爭,讓中國車隊安全通過,這是中國推行國際人道主義援助在國際上特別是在非洲獲得尊重的體現。電影中國際人道主義精神還體現在影片打破國界,弘揚以人為本的人道主義精神上。主人公冷鋒在非洲淪陷區救助中國同胞時不忘救助非洲平民,這種不分國界、不分種族、以人為本的人道主義精神向觀眾傳達了一種超越民族與國家的大愛,這也是人類和平共處的大愛的體現。影片通過男主人公的價值取向進一步向觀眾傳遞了中國堅守的以人為本的人道主義精神,體現了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中承擔的責任與義務,還體現了中國在人類發展史上做出的努力與貢獻,進而樹立中國在世界格局中的國際新形象。電影《戰狼2》通過英雄主義與民族主義的國家敘事,完成了影片講好中國故事中的講述什么的環節,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新時代中國具有代表性的文藝作品,它點燃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觀眾在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精神也得到洗禮與升華,可以說,《戰狼2》激發了觀眾強烈的愛國精神與民族自豪感。綜上所述,國家敘事法則的運用不僅為影視文藝作品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可供借鑒的視角與經驗,同時對新時代下國家形象的構建具有積極意義。
作者:趙銳 單位:凱里學院人文學院
- 上一篇:大數據對電影行業價值影響
- 下一篇:計算機管理農村有線電視研究